看了太多JR发的全国面食排行,面食总结一类的,关于福建的面食,大多尬的不行。虽然我们经常被广东人吃,死里逃生后平常的主食是米饭,但我们也爱吃面,也会吃面啊,所以开个帖聊聊福建面食,如果有福建的JR欢迎补充啊。本排名不分先后。
1.福州捞化
作为福州JR,当然先说说我们福州的面食,捞化做为我们福州最经典的面食,是我们日常经常爱吃的小吃之一。
其中的"化"指的是兴化粉,也就是米粉,放沸水中一煮,捞到碗里加些配菜,海鲜下水内脏之类,想起来就流口水。
2.福州线面
这面极细,直径在0.7毫米以内。线面的煮食方便简单,将线面投入沸水锅中,待线面上浮后捞起,盛放在碗内,即倒入炖好的羊肉或鸡肉、上排等高汤。我们那,过生日时要吃线面煮成的寿面,一般用鸡汤,再加上两个鸭蛋,称为“太平面”,象征平安长寿;外出远行或办喜事迎送宾客,也要吃上一碗太平面,希望一路顺风和居家平安。
3.福州杠面
杠面是福建福州市长乐区的一种特色小吃,面粉和水按比例调配和成面团,面团反复揉到不沾手为止,然后再将揉好的面团放置发酵一个晚上,后将面团放置杠面器反复压成大的面皮,等到面皮表面看起来光滑润泽之后,就能将其切成面条了。
根据福州长乐名俗记载,杠面是在五月节(即端午节)时才能吃到的,最早以前,长乐人过端午节,除吃粽子外,也吃杠面。
4.沙茶面 沙茶面,(闽南读音:sa-te-mī,英语sate noodles),是一道著名的汤类面食小吃。流行于福建闽南地区、台湾地区、东南亚地区。中国的沙茶面分闽南沙茶,广东潮汕沙茶等风味。其妙处在在于沙茶酱的制作,而沙茶酱用以制作汤头。沙茶酱主料有虾干,鱼干,葱头,蒜头,老姜等十几种食材构成,经油炸香酥再研磨细,制成沙茶酱待用。根据各位JR大佬的描述,沙茶面不仅厦门的好,泉州、漳州也是非常不错的,而且据各位大佬描述,沙茶面来源于泉州。 福建是最早对外开放的沿海地区也是华侨的主要祖籍地之一,福建的人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舶来品,沙茶就是一种。沙茶始源于马来西亚,也有来自印尼一说。闽南人饮茶成风,因此讲马来语的sate翻译做闽南语的沙茶(沙爹)。
来张泉州沙茶面的图
5.卤面
卤面,口味香甜、滑润、浓郁,是由各种配料做成卤汤与面团混起来的地方传统风味小吃。分为 莆田卤面、漳州卤面、泉州卤面。 先来说说莆田卤面:
估计大家的补充,大家强烈觉得莆田这个地名比福州厦门名气大
,莆田的经济就不说了,大家都懂的,但它的特色美食也有很多的。 莆田的卤面以江口的卤面最为有名,莆田卤面的关键在于面、熬高汤和配料上。根据大家的补充莆田卤面的汤不是猪骨熬成,但也有人认为使用肉熬汤,配料上,瘦肉、香菇,虾干,干贝,牡蛎,蛏、韭菜是必备的,正宗的莆田卤面还会加上红菇。(感谢@拉风的昵称小、@深爱一个女人的、@梦里菲思 、@虎扑JR0929304169)
然后是漳州卤面:根据各位大佬的补充,漳州卤面的面是碱面,汤也是另外用木薯淀粉之类的做出来的,汤有点粘糊糊,再加点料,卤好的大肠,小肠,豆腐,猪干沿等 。
后来我查了些当地人写的攻略,里面描述了莆田卤面和漳州卤面的不:1.漳州卤面只有在市区(芗城区、龙文区)较为盛行,而莆田卤面则是覆盖全市,在漳州市区只要婚庆、店铺开业、乔迁等等卤面必不可少。2.莆田卤面都是现煮,原料一般以海鲜为主,红菇、炸蒜蓉;漳州的卤面是汤已经调好了,要加的配料很多,有卤大肠、鸭血、炸肉、卤猪肺、卤竹笋、卤豆干……大部分以卤菜、炸至好的配料为主;3莆田卤面的面是用生面,而漳州卤面的面是用碱面(也叫油面)是熟的。
最后是泉州卤面:泉州卤面并非卤水作汤之卤面,而是由各种配料做成卤汤与面条混起来的“卤面”,一碗好吃的泉州卤面的精华也就在卤汁里,能让卤汁的味道融入原本无味的生面中,才是泉州卤面的上乘品。 6.漳州干拌面
本JR去过很多次漳州,对于漳州的干拌面真是恋恋不忘,哪个卤味加上拌面,实在好吃。
7.宁德芋头面
把煮熟的芋头剥皮后加入地瓜粉,揉成面团。再切成圆条,放入滚烫的高汤中煮。再加入五花肉、泥鳅、鱿鱼干、葱、香菜、红糟等一系列配料。煮到面条浮起成晶莹剔透状就可以出锅了。
8 宁德屏南寒草粉干 屏南地处高山,湿气较重,所以屏南人都有将一些中草药熬成汤加入菜肴中烹饪的习惯。这里我介绍一种小吃叫做寒草粉干。它的主要成分寒草其实就是夏枯草。具有清热解暑和防治感冒的功能。屏南人不管春夏秋冬都经常吃寒草粉干来防治生病。 本JR第一次吃苦的不行,但是当地十分爱吃,去白水洋旅游的JR可以去品尝下。
9.宁德福安拌面 拌面起源于福建,广东人称捞面,新疆人称拉条子,福安人则称之为搓面。因为旧时的拌面面条不是用机器制作的,而是用手工搓制的,所以,福安人就给取了个俗名叫“搓面”。
其实,拌面之所以叫拌面,是因为烹制拌面的原料除了机面、阳春面、鸡蛋面等面条外,还要用蒜蓉、酱油、味精、香醋、肉末、豆芽、葱花等与之拌匀。
福安拌面,是福安一道著名的特色小吃,完全不输给福州、沙县的拌面,福安拌面在闽东同类小吃中可谓一枝独秀,颇具盛名。
10、龙岩清汤粉
这道面食虽然名不见经传,但是各位福建JR提到最多,于是楼主查了下,果然是道名小吃,有机会一定要去龙岩当地吃下。
清汤粉的制作并不复杂,诚如其名,清汤里边加粉。当然,你也可以加面,只是一般选择粉的居多罢了,粉也可以分有粗粉和细粉。将粉和青菜放入沸水中烫熟后,加些肉品,再加满清汤,一碗热腾腾的美食便摆在了你的面前。
需要说明的是,青菜一般是豆芽和韭菜, 也有用空心菜等其它青菜的,但老牌清汤粉店一般都用豆芽韭菜。肉品也有瘦肉、咸肉、牛肉、肉皮可供选择,做法不一,各有特色。
而且本人在龙岩市人民政府的网页上居然搜到了龙岩清汤粉的宣传文章,可见这道面食在当地的重要性,网页上推荐了曹溪老大众清汤粉、龙门戴萍清汤粉,还有调皮郎咸肉粉,各位要去龙岩的大佬可去尝尝鲜。
11.泉州面线糊
本JR孤陋寡闻,居然把面线糊写成厦门,结果被骂惨,在此再一次向各位泉州JR道歉。
面线糊起源于福建泉州,是福建闽南地区和台湾地区的风味小吃,成糊状,是由细面线、地瓜粉制作成。一般为早餐食用,也可以当做点心和夜宵。其味道鲜美,清甜爽滑,具有闽南地方风味。一碗面线糊,加上配料,来跟油条,就是泉州人最经典的早餐组合。
洪濑酸菜面起源于南安洪濑镇,以大骨汤或牛肉汤作为底汤,以酸菜为主要浇头,可自行选择卤味、蔬菜作为配料,制作简便,汤鲜味美。
对于所有中国人来说,酸菜绝对是共同的味觉底色,不论你出身东北还是西南,不论你来自农村还是都市,酸菜几乎都能在瞬间俘获你,甚至让人瞬间想起“家的味道”。闽南人对梦幻的酸菜,也难以抵挡,尤其是来自洪濑的酸菜面,面劲道、汤鲜美,成为与鸡爪齐名的当地代表小吃。
13.沙县拌面
为什么把沙县小吃放最后呢,因为我觉得外地人都知道福建的沙县小吃,就不用我在这科普了,沙县的拌面我们福建人也是从小吃到大的,我记得舌尖上的中国上有句话说“兰州人的一天是从一碗牛肉面开始的”,放在我们福建其实也可以这么说“很大一部分福建人的一天是从一碗沙县拌面开始的”,便宜好吃,简单方便,反正本JR非常爱吃。
14.武夷山紫溪粉 紫溪粉属于福建南平武夷山一带的特色小吃,紫溪粉卖相与桂林米粉差不多,口感更劲道,但也更辛辣,更容易被北方人接受。
16、妈祖面妈祖面是福建莆田沿海地区的一种汉族特色小吃,它是平海当地百姓生活中一道不可或缺的主菜肴,连每逢亲友来访时,当地主人便会特别端出一碗色、香、味俱全,寓意着妈祖赐予的平安、吉祥、富贵、长寿的线面,来迎接尊贵的客人,彰显主人的诚意和良好的祝愿。
相传这面条是唐代空海法师传至日本香川县,演变成了今天闻名于世的乌冬面。外形会比普通的面更加的粗壮,而且很长,看上去类似于筷子,因而又被称为筷子面。面里加了食用碱的缘故,弹性十足,口感甚好,深受当地人喜欢。在尤溪县内的各个乡镇你都能见到它的身影,但是出了尤溪县,这面条就销声匿迹了,所以才说是尤溪特有的,尤溪的秘食,在外面几乎很难能够吃到。
18.......
本JR见识浅陋,希望其他福建JR帮忙补充。
本着吐槽的心情,本JR写了这帖子,结果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点评,在此谢过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