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庆余年》电视剧里的不足之处。

avatar
关注

王倦牛逼的地方我就不说了,对小说里人物和剧情的挖掘、丰富甚至提升润色,确实做得不错。

现在说一说我不满意的一些剧情。

《庆余年》原著主要是讲述的是作为棋子的范闲与庆帝 陈萍萍 范建 长公主等人的思维推演以及隔空对弈,最后成功成为棋手,逆转棋局 ,成为庆余年成功通关玩家。

范闲的最强之处是他的背景,但是在原著的前期,阅读氛围透着一股悬疑凶险的味道,总有一种波澜之下起刀光的压抑感,所以范闲的思维能力才是他最强的地方,毕竟原著主要方向是权谋,范闲并不是靠武力称霸天下,武力值到了最后也就是前十的样子。

因为原著的范闲贪生怕死、小心翼翼、心狠手辣,虚伪刻薄,人设虽然很真实,但是却并不讨喜。

所以将范闲人设改成了伟光正的热血中二少年,为了过审迎合大众审美什么的也能理解。

在剧里同样被降智打击的,还有太子、皇子以及一系列狗腿,导致明明可以是和琅琊榜媲美的思维缜密的权谋 变成一个开心欢乐的网剧,别的原著党也许不能接受 但是作为我 (或者大部分原著党)觉得也还能看,毕竟原著范闲不受欢迎。

但是不少无脑爽局的剧情设计,让人感觉有一种弱智荒诞的闹剧感觉。

原著的公堂审案,没出现过太子,更没有二皇子的救场以及之后的皇帝口谕(因为这些人的身份地位都不会在意这种小事)。

原著也没有在反杀程巨树后,三处师兄、王启年、言若海的轮番救场。

原著也没有范建带领突然降临的红袍骑士,或者树林里突然降临的黑骑这种天降神兵救范闲的戏码,因为范闲的智商心机,不会在被刺杀之后还傻乎乎跟王启年地贸然出城追司理理。

那就更不会产生抓司理理回京以后,言若海恰好拿了公文帮范闲从城卫手里要人,大半夜还要突然出现告诉范闲“就是要让你来审”这样的桥段。

这种性质重复的桥段太多,导致出现了一种“整个世界都围绕范闲转",范闲可以为所欲为的局面。

这跟原著里范闲谨小慎微,一步一步小心试探自己的势力边界比起来,显得非常不高明,有种无脑爽剧感。

包括后面出现的林相要试探范闲,派出一群杀手的原创剧情。

一边是林相和袁宏道阴沉着脸在谋划,渲染这次树林击杀会多凶险,多可怕,另一边是一群蠢贼在那里搞笑,而且这群蠢贼劫持太子的时候下手是如此温柔客气。

这种一边想显示阴谋,一边又想搞笑的矛盾设计,产生了氛围和逻辑上的割裂,细想下来不舒服。

更可怕的剧情是后面,一群所谓的鉴查院间谍,犹如街头混混一帮,在鉴查院里面,喊打喊杀追追击势单力薄的陈萍萍的剧情,宛如一场荒谬搞笑的儿童剧。

我觉得王倦有时候会过于迷恋反转和反套路的桥段,从而设计出一些不符合逻辑,或者降低了人物智商、或者降低了世界观设定的逼格的剧情。

这样会让人产生严重的出戏感。

但愿之后的第二季和第三季能够好一点,该搞笑就认真搞笑,该权谋就好好权谋,二者可以结合,但是不要互相掣肘,造成出戏。




发布于河南阅读 15694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永远的海布里国王亨利

· 广东

原著小说里的心理描写很多,各势力人物关系也基本都是靠范闲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慢慢发掘出来,读起来有一种惊喜感 但是电视剧里不能这么拍,只能通过观众开上帝视角来直观的看,这样就少了非常多填坑的愉悦,编剧通过无厘头或者搞笑来带过去也行 就是原著书迷会觉得心痒痒,这里是一个非常好的推理桥段和反转剧情,你怎么一下就给带过去了??

亮了(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