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明与春娇》这部电影差不多也上了十年了,当年余文乐一脚996和580,直接把new balance抬上巅峰。(虽然我个人喜欢的朴树和周杰伦都穿着过nb,不过在带货这件事上影响力没有余文乐大)。当时的街头充斥着574,580,996。
nb的爆火,直接也导致了各种神奇的“nb”占满街头。
时过境迁,当年的nb已经走下了街头神坛,现在满大街的aj1和椰子,再回首过去,看一下nb这个过百年的经典跑鞋品牌,还是有他独特的味道。
手上目前有三双nb,990v1和v4,1500.自己以前穿过的有990v3,574和996,都是穿的有点破损,报废了(主要想换新鞋),给家人买的有1700和990,给老人家穿的。
先下结论,nb9系和千系是很好的走路鞋,完爆“凯丽二代”。
作为一家已跑鞋起家,跑鞋出名,跑鞋主打的百年运动品牌,nb和耐克阿迪最大的区别,恐怕是累计了百年的鞋型设计。虽然耐克和阿迪靠着先进的运动实验室,已经远远超过。但是在走路这件人类诞生就有的运动中,大体的变化不大,nb的鞋型结构设计,基本可以保证够用。
作为一双日常出街的鞋子,软并不是唯一要求。支撑性,发力点结构,都是要考虑的元素,而nb在这方面做得相当优秀。
1、支撑
如果要长久的走路,鞋底的支撑是必不可少的,这点可以从他们的后跟结构明显看到。
v1和1500的后跟还是传统的跑鞋底,并没有做区分设计。而v4已经是很现代化的支撑设计,在Asics的支撑鞋型上面也容易看到,这个设计可以保存后跟支撑性,不至于在走路时使后跟不稳,增加疲劳。加上他们祖传的后跟环抱tpu,可以让后跟处在一个比较舒服的发力位置。v1和1500,虽然没有这个设计,单靠比较硬挺材质,可以稍微弥补一点稳定性。这边举个反例,耐克出街鞋里面比较受欢迎的racer,虽然很轻薄,但是因为后跟没有稳定性,我这种低足弓穿的话,两只脚会非常往内弯曲,脚踝和脚底不在一条直线上,走几步就受不了,很快就被我出了。
2、前掌弯折点
作为一个有轻微足底筋膜炎的人,对这块比较看重。除了专门为运动时候穿着而穿的鞋子,日常中还是多穿弯折点正确的鞋子,不然时不时的脚底有撕裂感,简直受罪。
作为对比组
可以明显看出,nb的鞋子弯折点都在前掌位置,而且因为中底设计比较合理,不太容易过度弯折(v3上面用了碳板,虽然并没有想象中用处大)。而作为对照组的匹克,就有过度弯折的问题。实际走路中,匹克也会有足弓酸痛的问题。3、缓震
缓震嘛,算是nb的传统弱项,就算同为老品牌的索康尼,也跟着这两年的中底科技,推出了新的科技,脚感不俗。nb没有跟上这波风潮,更不用说这些复古跑鞋,缓震性能已经被远远甩开。就算v4只能说是,有点软。v1基本上靠鞋垫带来脚感。1500只能说不震脚
从左到右,分别为v1,v3,1500的鞋垫。v1的鞋垫是最好的,脚感柔软,而且可以看出有两层设计。他的脚感主要就来自于这里。而v3用的是常见的o记鞋垫,不功不过。1500的就比较垃圾了,有种纸板的感觉。
从中底形变也能看出,nb的形变比较少,更加的硬挺。不会有新材料这么大的形变幅度
对比ub的话,光论缓震形变,可以说是惨不忍睹
可以看出,三双的形变有限,一方面是缓震不足,一方面也说明韧性不错,有一定支撑
总结:
作为复古跑鞋里面最出名的几家,nb可以说是常青,一方面也可以说吃老本太严重了。但作为鞋子本身而言,适合长时间穿着,可以让脚舒服的鞋子。(日常打球脚后跟疼,穿nb可以缓解很多)
最最重要的是,真的很适合日常搭配,无论什么裤子,都能完美契合。nb真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万能选择。而且现在nb热度已过,除了个别几款。大部分鞋可以挑到价格很合适的美产英产。
风潮这种东西,每次都是来得快,去得快。在风潮之下,偶尔尝试一下不同的体验,也算是鞋狗们的独有乐趣了。毕竟百花齐放,才能玩出更有意思的东西来。
最后,日常穿搭,复古慢跑鞋加骚袜子,直男的偶尔风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