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商业化之路
“足球俱乐部的商业化之路,是由激烈竞争的比赛和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所决定的。它是一个俱乐部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曼联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但无疑它是做得最好的那些俱乐部之一。”
——题记
曼联的上市以及此后的加速商业化,给弗格森带来了强劲的支持。
曼联商业化一直是体育商业领域的重要案例,几乎每一个商学院都认为曼联的商业化是全球俱乐部中最好之一。不过,大洋彼岸的中国却有些奇怪搞笑的言论。90年代的时候就有一些球迷或者说一些球评家对曼联的上市不断进行批判。他们一直反对包括曼联、热刺这些俱乐部的上市。他们往往都是一副斗士模样,动不动就上纲上线,几乎张嘴就是批判,只有负面评价,从来不会正面肯定。他们将曼联上市归咎为爱德华兹圈钱和贪婪,认为曼联上市沾污了足球的纯粹,让曼联过度商业化,等于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未来将不可救药。关于曼联的上市,国内体育媒体的某个大人物同样给予了非常负面的评论,他认为是贪婪成性的爱德华兹以及董事会的成员们对曼联的压榨,是对曼联球迷的金钱掠夺。曼联的上市,被他形容成就像中国股票市场的那种典型的圈钱行为。
这些观点和批评是经不起批驳和事实检验的。这些评论实在有点对牛弹琴,不知所谓。不同于中国或者其他不规范的地区,在英国这样金融、证劵制度比较规范,管理透明、法制健全的国家,公司的上市其实最主要是为了筹集资金,扩大发展,增强竞争力,以及取得更大的成功,保证公司的持续发展。曼联上市的考虑也不外如此,而最终的结果也印证了上市的正确。当时的曼联经济上不算宽裕,首先是翻修球场看台需要一大笔资金,并且将因为站席取消而减少收入;其次是曼联急需更多的资金来引入经营人才,引进强有力的外援,实现联赛的突破,也实现经营上的进步。这都需要巨额的资金。
当然爱德华兹等原股东是可以暴得大利,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说,这也扩大了曼联的股东人数,给曼联球迷们一个更好的投资机会,让更多股东参与分红,同时也将促使俱乐部经营提高透明度,符合俱乐部和球迷的真正的利益。至于说足球被过度商业化,上市意味着足球的纯粹消失,这些言论未免显得有些好笑。足球比赛跟随着社会经济一起发展,球队的商业化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趋势。门票、转播、其他销售收入、球员和教练工资薪金、买人支出、各种日常营运费用……没有那一项不涉及到金钱,离开了商业化,足球不要说举步维艰,甚至可以断言会走上绝路。至于是不是过度商业化,会不会影响球队运转,其实标准不是看上市,而是看它是否资不抵债,它的负债特别是利息支出是否超过了正常的现金收入。从那个时候看,曼联是没有这样的问题的。就算是二十几年后格雷泽家族让曼联背上了巨额债务,曼联也从来没有走到危险边缘。
曼联上市之后,吸引到了惊人的资金。在大量的资金支持下,曼联的发展开始进一步加速。以这一个赛季为标志,曼联成功地、天才地将商业化与竞技结合,使得俱乐部整个经营效益迅速地放大,也使得俱乐部真正有实力问鼎冠军。在金钱与冠军的保驾护航之下,老特拉福德一步步向真正的“梦幻场”演变,曼联的足球,从比赛到日常运营,从转播到广告,从小球员培养到巨星打造,都变得更像一个娱乐产业,更像一门生意,一门具备足球运动的特性和绝佳观赏性的生意。曼联的“新市场营销攻略”逐步走向现实,超越了当时它所处的环境和现实。这种良性发展使得它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越来越强。“世界上最富有的足球俱乐部”就从这里起步。
足球的商业化其实一直在持续,这是现代社会不可逆转的潮流。离开了市场,离开了商业化,足球的发展将成为镜花水月。在意大利足坛将商业化运作到七姐妹的巅峰阶段的时候,曼联的商业化也一直在努力。在上市的举动之前,曼联的资金来源除了门票收入之外,同样有广告收入、商品销售收入、电视转播收入等等,要求一个俱乐部不搞收支核算,要求一个股份制俱乐部不盈利、不扩大业务范围、不增加收入,在一个竞争极为激烈的环境下那是不可思议的,那还不如叫它直接去死算了。
曼联的上市将自身的经营范围提升到一个新的档次和水平。上市,意味着更多的资金来源,意味着可以支付更多的转会费、薪水,意味着可以吸引更多经营人才,继续提升营运水平,这对于曼联的发展,是绝对的、重大的利好。上市,意味着曼联转变成一个公共股东持有的公司,它的运营将更加透明和规范。它的经营情况将向股东及公众公开,将接受更多的监督和规范,受到更多的关注和审核,对于球迷来说,这也是绝对的好事。
至于说上市会大幅度提高门票价格,将更多的球迷拒之门外,这完全是荒谬的。没有上市的俱乐部,一样不断提高门票价格。而曼联的门票价格,在英超,甚至在欧洲绝对不算最贵的。而且,每场主场比赛都是门票早早卖光、座位爆满的情况下,门票涨价是可以理解的行为。俱乐部不提价,那么,更多的钱只会被黄牛党赚走,而不是球迷得益。事实告诉我们,曼联的主场在上市前后,包括直到现在,都是场场爆满的,并不存在什么球迷越来越少的问题。
另外,说什么曼联上市是从球迷手里圈钱的论调是站不住脚的。曼联的上市,面向公众发售的股票并不多,而且基本上都是面临抢购的局面。英国人并不比我们傻,他们如此热衷去抢曼联的股票,就是基于他们自己的判断。而事实证明,投资曼联股票的第一批股东,在曼联身上都赚得盆满钵满。所以,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千差万别,但是,曼联上市时宣传的让球迷和有兴趣的机构分享曼联的成长,提供优质的投资机会,这最终是被事实证明了。曼联的上市和此后的商业化发展,切实为球队和股东们实现了双赢——竞技成绩和经营业绩的双赢。
新世纪之后,曼联的商业化甚至还在发展,还在走向更加复杂、更加精深的商业红海。当然,其中是轩然大波的美国人格雷泽收购曼联,将其私有化的事件。这个事件不仅激起了很多球迷对格雷泽的反对,很多红魔的铁杆死忠甚至因此不再支持曼联。不过随着曼联在竞技成绩上的持续进步,随着曼联的财务状况一步一步优化,随着曼联的股票又一次在纽约上市,曼联的商业化道路继续前进,红魔依然保持着全世界最有价值足球俱乐部的骄人光环。
格雷泽家族在2003年中期出手收购曼联股票,于2005年夏天完全收购曼联,收购总价为8.31亿英镑(其中5.59亿英镑为借款),作为上市公司的曼联也从伦敦股票交易所退市,成为格雷泽的私人公司,曼联正式进入格雷泽时代。格雷泽最被人诟病的一点,是他的杠杆收购给曼联带来的不可承受之重——债务。典型的指责包括:格雷泽已经耗费曼联4亿英镑,还将7亿英镑的债务转嫁曼联;格雷泽总负债已经高达11亿英镑。 当然,指责还包括格雷泽将俱乐部的利润拿去还债,为了偿还债务大幅度提高门票价格和相关产品价格,以及异常吝啬不愿意大手笔购买球员、甩卖球队中的核心球员来还债,球队缺乏支持成绩大幅度滑落……等等等等。仿佛格雷泽是曼联球迷的敌人,不赶走格雷泽,曼联注定跌入万劫不复之深渊。
格雷泽收购曼联之前,曼联无债一身轻,但实际上那个时候在竞技上已经被阿森纳和切尔西超过;而目前曼联债务已经从7亿英镑降到了不足5亿,近几年的成绩也有目共睹。实际上,格雷泽并不是让曼联俱乐部欠债,而是使用了惊人的财技,成立了一系列的关联公司来进行融资操作,而不是将曼联作为直接的主债务人。曼联俱乐部永远是一个金字招牌,俱乐部本身不存在任何直接损失。退一万步讲,加入格雷泽破产,曼联俱乐部也仅是会变化持有公司名字而已。这么好的优质资产,没人会笨到完全拆解变卖。
格雷泽入主曼联6年间,俱乐部经营的事实是收入不断上升,商业赞助不断增加,就算球员和工作人员薪金支出不断增加,单纯俱乐部的利润还是迅速增加,格雷泽收购时的借款经过多年复杂的融资、覆盖、拨备、偿还,已经减少到了一个安全线以内(以曼联关联公司的标准。如果是以格雷泽家族资产的标准,那么这些借款其实并不会有任何危险。)曼联俱乐部的成绩则出现了一个惊人的进步,从2005至2006年赛季算起,曼联在7个赛季里面拿了4个英超冠军,曼联在英超联赛又一次实现了三连冠,并且更加难得的是,红魔还三次打进欧冠决赛,一次冠军,两次亚军,真正成为欧洲的超一流强队。这一支格雷泽私人拥有的曼联,完全可以比肩甚至超越了92黄金一代时期的曼联,在欧洲赛场上达到的高度,更是远远超过曼联上一个黄金年代。
曼联确实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代,在2011至2012赛季,红魔被曼城生生抢去联赛冠军之后,格雷泽在2012年的夏天大手笔引援,重新开始打造一支超级强队。而这个时期,曼联重新在纽约交易所上市,又一次走上了融资发展的阶段。看看格雷泽家族收购曼联时付出的代价,算算一共拿出多少钱吧,再看看曼联现在的估值,曼联现在的盈利能力,以及曼联的俱乐部价值吧。特别是2011年曼联重新在纽约上市时的市值已经被估到20亿英镑左右,出让的仅仅是无投票权的股份,就已经引来了无数机构投资者。在那些专业人士眼里,没有人认为这是亏钱的生意,更没有人认为这是曼联毁灭的开始,或者走向堕落的终点。
我们只知道,在格雷泽私有化之前的那个时代,曼联股票上市之后 ,几乎所有的曼联原股东,无论大小,在卖出自己手上的曼联股票的下一刻,他们就开始后悔了。
另外一个相关的话题是英超的俱乐部与西甲、德甲、意甲俱乐部不同的发展之路。曼联的足球商业化在英国这样的经济环境和足球发展历史中,走的是一条螺旋式向上发展的道路。英国俱乐部不同于西甲、德甲和意甲,产权大部分都是股份制或者家族私有,至于是否上市,则视市场欢迎程度和俱乐部所有者的考虑。格雷泽入主曼联,先是收购股份,后来实现了私有化,然后再运作上市,这样的商业化已经成为了更高的阶段。曼联在这样的历程中,俱乐部的市值得到了极大的增加,但是俱乐部的运作也受到了影响。
如果不是弗格森一直在执教,后果难以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