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馆新来了一个成员——可以调节高度的篮筐,于是想试试,发现跟想象中大不一样,把感受分享给大家。第一次扣,虽是
矮框也想分享扣篮成功的喜悦。
亚里士多德说过一句名言:
每个人都可以扣篮,这主要取决于篮筐的高度。为了保证一定的质量,这个篮筐也没有太矮,在2.7m左右。普通人,后面有数据,这是个人第一次扣篮,虽然是矮框但扣了几次发现完全不是想的那么回事,太难了。更别提标框。
扣篮的难主要基于以下几点,不过多讨论具体起跳高度的问题了,就基于现有的水平,毕竟高度够了就没其他因素什么事了:
A【运球扣篮】(1)空中对球的掌控很困难:
单手持球没有足够大的手和力量很容易
脱手,
双手虽然稳妥但是会
损失第一点起跳高度(对于地板流来说一点即关乎成败)。理论上是手与球的相对关系,但并非手小就一定控制不好球,加强球性是一种改进的方式。
(2)运球起跳与无球完全不同,重量上,篮球的重量在650g左右,相当于你拿了一个
1.5磅的药球在起跳;尺寸上,由于单手难以抓住球,对助跑速度有一定影响,可能会在收球时下意识地降速或者发力僵硬,
影响起跳质量;抓不住球在空中做动作也有限制。
所以选择
运球扣篮,由于不能改变手的大小
可以选择的方式是:
1、改变球的大小和重量,等比缩小,参考一些街头扣篮大赛
2、【推荐】增加球性,但需要有针对性。比如练习绕球,托球到抓球的转换等。
B【抛球扣篮】(1)抛球比运球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
充分起跳,由于不用运球,可以解放双手充分摆臂同时充分助跑。在每个人现有高度的条件下,最大程度发挥弹跳。但难度在于下面这一点。
(2)抛球的时机与起跳时机的结合:抛球后球弹起的
位置与高度需要和起跳的位置与高度完美结合,同时抛球后球飞行的距离需要和你助跑的节奏和速度配合,否则会影响起跳。所有目标都是为了尽可能地达到最佳弹跳高度,因此球的落点高度要匹配自己的助跑速度及重心。
选择抛球扣篮,可以选择的方式是:
1、抛球砸地:参看他人抛球咋地扣的视频,观察球的落点、弹起高度、助跑方式(节奏、速度)、起跳方式(单\双脚),配合自己实际练习来改进。
2、抛球砸板\墙:这种方式相对咋地似乎更易操作,但需要一定条件(板够大等),仍需练习。
另外,请别人拿球或做球也是一种方式,可以免去部分运球和抛球带来的困难,但首先要有个别人。而没有一定弹跳高度请人拿球似乎也没有必要。
最精彩的部分来了,把上面的要点默记了一遍发现并没有什么卵用,扣起来本体感应完全不是想的那么回事,普通的扣篮都很难,更别说做什么动作了。只有小风车扣进了一次,其他动作全军覆没,抛球扣更是次次失败,悻悻而归。
原地扣就不多说了,相对容易,但是损失的是助跑能带来的高度和高度对应带来的美感。
环境和一些数据附上供jr参考:
1、室外温度3-9℃
2、身高土豆韦伯,臂展
格里芬,年龄利拉德
3、最大摸高和弹跳(跳箱)可参考下图
4、时间有限没有热身,想扣着扣着自然就热了……
虽然是第一次扣,但还是总结了一点经验:
1、以后
热身要充分,不然有你难受的。
2、不管扣什么动作、怎么扣,
起跳速度和重心要保证,这样才能保证高度。扣不扣进都另说,至少有扣得进的前提。
3、基于第2点,不要把目光聚焦到篮筐,而要
更高,这样可以通过目标让你的起跳高度得到保证,在同等弹跳高度下,你能发挥得更多就更容易成功。
动图如下,希望大家能够在空闲之余指点一下扣篮,虽然是娱乐但也要有点追求。希望懂行的jr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