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的球鞋总结
lz大二学生党,家里月收入不过五万,aj科詹基本无缘。这一年前后大概买了七双廉价球鞋,也是街上jrs们比较熟悉的,趁着论文写完的功夫做一下总结(这学期就两门专业课考试,真爽!)
先说明一下,lz身高190,体重147斤(的确有点瘦,求轻喷),打法就突破和中投以及有时内线,所以对鞋子的评价也是基于本人的打法为主,希望给有类似情况的老哥一点参考
话不多说,开始:
一,PG2星座
希望老哥们别一上来就喷我用的识货上的图,因为这双鞋目前赋闲在家,没法拍。。。这双PG2其实是去年双十一花500买的(要我说PG2的质感和设计感真的吊打PG3),买的星座配色,低调又耐脏,还有故事内涵(纪念泡椒生日),应该是我2018年买的最满意的一双鞋了。
包裹,前脚掌部分得益于绑带设计,非常紧实,并且很贴合脚型。脚跟处包裹略显单薄,不过脚踝处的填充使不跟脚的问题并不突出,总体而言非常不错。
缓震,前掌zoom脚感很澎湃,适用于大多数人,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放置位置的问题,脚趾和前掌有些断裂的感觉,但影响不是很大。后掌填的是肥龙,脚感偏硬,大体重球员慎入(另外,我好几位同学的pg2气垫有踩爆漏气的问题,这一点不知各位老哥有无相似经历)。总体而言,PG2缓震称不上惊艳,但对后卫小前而言够用。
支撑和保护,后跟硬度够格,鞋身总体支撑中规中矩,抗扭转性能也不错,防侧翻设计也合理。只是脚趾部分保护感觉不是很够,踩到的话有些痛。。。
总体而言,PG2是一双综合性能不错的球鞋,颜值也在线,仍有球星战靴的感觉,但是目前似乎因为货量的问题,价格普遍偏高。PG3的设计和质感劝退lz,至于前段时间爆出来的PG4麽(闽南脏话)。。。。。。
二,欧文flytrap
这双是19年寒假买的,花了500,算是lz这么多年交的最高一次的智商税了(第二高是花99原价买的辐射4)。。。本来是喜欢它的鞋型,然后试穿时不知道当时是袜子太厚还是什么原因,凭脚感误以为是扇形zoom,回家穿上打球后才发觉不对。不过买都买了,也没什么好后悔得了。。。
这双鞋最大的问题首先是缓震,想必众多jr都知道这双鞋的缓震有多鸡肋,前掌不是evidence2那种扇形zoom,而是小小的口香糖型zoom,基本等于不存在。。。不过话说回来,这双鞋的中底不是说一无是处,前后掌过渡很流畅,打了几场后也有微微的软弹感,反应也很迅速(毕竟硬。。。),如果是喜欢直给风格又喜欢这种简洁鞋型的后卫朋友,其实这双鞋可以稍微考虑一下。。。(哦不对,同价位的全城难道不香麽。。。)
其他方面没有什么好多说的,防侧翻抓地力什么的一如欧文系列既往的很稳,鞋面材质很渣但支撑不坏,但是要穿长袜,不然磨脚踝。总的来说,这双不推荐。
三,adidas pro bounce madness 2019
春季三百块钱入的手,这双鞋总的来说就两个字:真香!
鞋型挺喜欢的,虽然显得前掌有些宽大。。。整体表现均衡,除了让人捉急的鞋带和有些忧桑的鞋面材质,其他没什么明显的嘈点(我身上没发生不跟脚现象,建议想入手的jr还是先实体店试试看)
缓震,全掌bounce有些偏薄,静态脚感和平时走路没有明显感觉,但打球时场地感很棒,既不拖沓也不震脚,前后掌过渡自然流畅,完全应付得了实战需求
包裹足够,虽然毫无弹性可言的鞋带很让系鞋带的人很捉急,但是系好鞋带之后包裹还是很不错,就是前掌有些宽似海,我的脚型还比较贴合,至于细长脚型的朋友需注意
保护性没的说,挑不出毛病,尤其这双高帮版本。宽大的前掌是侧翻几率极低,脚踝被鞋身紧紧包裹,鞋面得益于侧面的塑料片,硬度也够,抗扭转性能出色。lz有一次打球在内线连踩到两个人的脚,脚踝都有惊无险的度过危机。
就是这个鞋面的材质太廉价了,不是很适合出街(如果能稍微修改一下前掌脚型并改一下鞋面材质,这双鞋还是很帅的)。。。。。。但考虑到三四百的价位,总的来说,很值得推荐
四,欧文 low
欧文low的这双白生胶颜值是真心高,暑假快结束时450入手,就是太不耐脏了。。。回头要好好给它清洗一下。不过解释一下,lz并不是欧文球迷(是司机球迷),只是单纯冲鞋去的。
欧文系列的缓震总带给我诡异的感觉。这双号称前后掌zoom,而我上脚后也的确体验到了前后有两个鼓鼓的东西。然而。。。还是硬!看了一下拆解视频才明白道理,这双的前后掌zoom虽然厚度和面积都有,但放在靠近鞋底的位置,脚是没法直接感受到的。。。所以打球时这双鞋就有个很蛋疼的问题,虽然前后掌的反馈很强,突破时弹性十足,但打完后脚就酸的不行,平时出门走路穿更是容易脚酸。。。看样子low2在这方面有改进,希望将来有机会也入一双。
包裹足够,然而魔术贴的存在有些尴尬,经常粘到鞋带,并且感觉整双鞋的包裹性能并不来自于这对质感不错的魔术贴。。。low2的设计看出nike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但除了这一点,总体包裹挑不出大毛病。
保护性的话一般般。低帮的高度对脚踝有些不友好,防侧翻也一般,好几次突破上篮时差点崴到。抗扭转性能还是不错的,鞋身刚性很强。
这双鞋就lz得眼光看来其实比4的颜值高多了,配置又在线,不得不说nike这波操作有点迷。。。现在市场价格也还可以,四五百能入手吧。问题就是:为什么到现在low2还没在大陆卖呢?
五,superfly 2017
18年底购入,但是19年暑假才穿它打球比较多。此鞋同样是因为赋闲在家所以没有照片。。。老鞋了,记得当初lz还在上高中,这双鞋和hd17一起出的时候nike做了不少营销,傻芬穿着它和穿hd17的追梦扣篮的宣传海报现在还记忆犹新,最大的噱头就是中底的react科技。不过这双鞋似乎并没有大红大紫,高中只有一位朋友买过,现在在大学里更是基本看不到还有人穿了。
买的海军蓝配色,唯一的优点:耐脏。要追求颜值的朋友请搜首发皮革面配色。
缓震的话,刚开始react的脚感并没有让我心里产生一丝波动,甚至有一些想笑:nike牛皮又吹破了。但打了几场后逐渐发觉react的反馈感非常好,同时不震脚,场地感很强。不过貌似这双调教还不是很成熟,后期出的superfly mvp似乎更好一些。
包裹没毛病,又长又宽的(加拿大警告⚠️)飞线和形状比较独特的鞋面使这双鞋包裹很贴合,也很舒适。
保护性的话,脚踝填充略显单薄,突破时有晃动的风险。脚跟有两个小枕头卡着,所以很稳。前掌防侧翻也有相应的加宽设计。然而鞋身强度一般,抗扭转性能有些堪忧。
现在这双鞋也没什么人买了,想要体验react或者喜欢傻芬的,还是买mvp吧。
六,炮哥12代
emmm。。。想当初11年那会儿,lz还只是个小学生,联盟控卫依旧由老衲领跑,跟在他身后的则是年轻的隆指导、在阿杜头上拿下过48分然而现在不知道在哪的德隆威廉姆斯、同样现在不清楚在哪的卡尔德隆、已经步入生涯末期却仍然能为蜗牛夺冠立下汗马功劳的基德,以及但是还在黄蜂,而现在在雷霆当家的炮哥。
想当初炮哥的球鞋,对lz也是心之所向然而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特别是10代和11代。这学期开学花400入了炮哥12代,也算是给自己以前的梦想做个廉价的交代了。而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这双鞋被炮蜜喷惨了。。。话说回来,nike对炮哥的这波操作也的确太不地道,毕竟炮哥还在雷霆做大当家。听说13代要出并且配置升级,希望到时真的如此吧。
这双鞋缓震依然是nike中端篮球鞋的套路,前掌扇形zoom加后掌肥龙,脚感总体而言跟pg2相差无几,这就是nike的套路:不会给你惊喜,但也不会让你当场裂开。
而鞋面是这双鞋最大的嘈点。我看nike官方对这双鞋的简介时当场裂开:它这双居然说用了flyknit结构。。。反正我是体会不到,也许是文字游戏吧。这双鞋的鞋面强度真的很差,尤其是对喜欢大幅度变向的同学来说极度不友好,跳投打法倒是够用,不过总体来讲是在8大行。
其他的也中规中矩,抓地力外场不错,木地板偶尔打滑。。。。。。保护性总体也还可以,包裹也足够,颜值不错,鞋型是我喜欢的类型。但看到它现在逐渐又回升到五百的价位,我觉得各位实战党显然有更好的选择。。。当然如果你是炮蜜就当我没说。
七,adidas marquee boost
这也算是街鞋了。买的club配色,颜值是真的高,但也是真的不耐脏。。。十月份托朋友从加拿大带的,大概四百多吧,打了一整个冬天。
缓震不用多说,全掌boost没大毛病,但有时的确有些太软而拖沓,算不上lz打球钟意的脚感(lz还是更喜欢zoom那种韧劲十足的回弹感),不过出街还是很爽的
其他的也没什么好说,除了略不跟脚以外没有太明显的嘈点。这双鞋也是经过街上很多jr以及众多up主检验过的了,价格更是感人(本来以为四百多是超级骨折价了,结果现在发现是日常操作。。。)。相信心动的朋友们大多在双十一双十二已经入手了,还没入手的朋友也强力推荐。总的来讲一句:我永远喜欢阿迪达斯。
很快就过年了,打算再在我们泉州的折扣店里挑挑看有没有喜欢的战靴。也希望nike回头是岸,至今仍然心念念当初没买成的hyperfuse2014。
最后福利上老婆
次于
· 陕西家里月收入不过五万
風村
· 上海你这篇总结和你家里月收入不超过五万有毛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