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桑塔格评价戈达尔
苏珊·桑塔格聊戈达尔
戈达尔不仅是一个睿智的偶像颠覆者,更是有意识地要‘摧毁’电影本身。
戈达尔在电影中大量运用了第一人称视角,他这样做并不是出于一己的技巧,而正是应合了已然确立了的艺术潮流——在作品中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认知。如同现代文化中的所有艺术作品一样,戈达尔以其纯粹性促使观众重新思考电影艺术的表现方式和其包容的领域。他的影片已不仅仅是艺术作品,更是旨在重塑受众感知体系的后现代主义艺术活动。
戈达尔的核心观点是:在本质上,任何文化素材都可以被电影物质化;而文学也要像其他文化形式一样,经历其物质化的过程。
电影终将完成文学无法完成的使命,因为所有重要的文学作品都难以摆脱批判手段不彻底的先天不足。如我先前所述,戈达尔的作品意在破坏旧的电影传统,他充满锐气,仿佛正站在电影事业革命性进步的门槛边,而不是走向电影艺术的尽头。
戈达尔暗示了艺术的另一个作用;感觉和概念上的错位。戈达尔的每一部作品都是一个自我否定的整体,(借用萨特的话来说)是一个解除整体的整体。
戈达尔在尊重每一个人文化选择的前提下,指出这种净化文化的理想不论多么引人入胜,最终也只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就戈达尔本人而言,虽然他的叙事风格很激进,但他看起来仍然拥护着我们的——而不是东方的——wg方式,仍然追求着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
戈达尔为了让观众意识到电影本身的存在,故意让场记板在影片中多次出现,还给了摄影师拉乌尔·库塔短暂的镜头;此时,观众立即就会联想到,还有其他的摄影师拍摄了库塔的镜头,也还有其他的底层工作人员正在为此举着场记牌。虽然戈达尔想说明电影是一种媒介,但电影的媒介身份却被其自身隐藏起来了,因为观众无论如何也看不到电影拍摄的全过程,无论如何也揭不开电影的最后一层面纱。
戈达尔提出了一种新的,关于电影视角的概念:将电影个人化。我所说的个人化电影并不是指简单地突出主观性与个性的电影——比如许多先锋电影和地下电影,而是指更为严谨的、展现导演原创性的电影。在近期作品中,戈达尔向观众展示了导演作为一个叙述者的存在,并使自己成为了影片叙述过程中的核心结构要素。
无论戈达尔的作品看起来多么松散、画面多么缺少精细处理、导演的个性表达多么突出,我们都不能不欣赏他始终坚持着的、曲高和寡的艺术观点:让电影吞噬电影,让每一部电影在自我宣扬的同时走向自我毁灭。
戈达尔在《大诈骗犯》中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电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谎言。”
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文化英雄,与乔耶斯,毕加索并列
评论区开荒,我辈义不容辞
来抢第一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