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测评——老鞋新评】Under Armour Curry 1
Under Armour于2015年签约NBA球星Stephen Curry或许是在其品牌史上做得最为正确的决定之一。当时的Curry以不可思议的三分球和灵动的打球方式吸粉无数,成为了赛季的全明星票王和常规赛MVP。那么,UA为Curry推出的Curry 1究竟表现如何呢?
由于近期受到了伤病影响(投篮手肘腱梢炎、肌腱炎,简直投不了篮的酸爽。但是与鞋子性能无关了)我插入了这个老鞋新评,挑选了我个人非常喜欢(仅限外观)的UA Curry 1 Party&Surprise (Splash Party)夜光生日版,希望大家不要嫌弃- -!
Curry 1采用了Charged中底缓震技术,试穿脚感没有很硬,但是反馈似乎略显不足。有看过以前拆解的应该知道,这其实是一种密度不同的缓震胶了,如果不是重型选手的话,应该还凑合够用,不至于震脚,启动不拖沓。其他配色的鞋面采用的是一种网面和EVA搭配的Anafoam鞋面,这种鞋面还比较轻质,而且兼顾了一定的强度,不会觉得软绵绵,而生日版的话因为做了个特殊的夜光的效果,鞋面材质也变成了一种合成革的材质,强度也凑合,就是鞋帮有点硌脚,还有穿久了前掌内侧弯折处的折痕还挺明显。(生日版配色的鞋面材质有别于其他配色,经JohnnyXM这位JR指正后已作出修改,谢谢他。)另外,鞋面还做了不少的透气孔去达到透气的效果,话说这透气孔还不小。重量上,单只43码约400g,在高帮鞋来讲应该还算轻质。前掌相对比较窄,包裹很紧致,而后掌脚踝处的填充比较缺失,鞋帮也比较高,得靠把鞋带系紧来尽可能达到鞋帮贴脚,强烈建议穿着一定高度和厚度的篮球袜,不然这个高帮还比较能磨脚。可能是为了方便Curry双脚佩戴上护踝吧,单纯鞋子后跟的包裹,包括TPU的包覆范围对我这种玻璃属性来讲是不太及格的。我在有一次全场实战中当场崴了3次,无对抗跑动自己崴的,踩到别人脚崴的,绊了别人脚崴的,都遇到了!好在我开场前就把鞋带系得贼紧(这可能是我的一个个人习惯吧,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崴了后都靠系紧了的鞋帮给掰回来了。坚持打完后,没有很肿胀,但是接下来的两周痛感还比较明显。鞋子前掌的防侧翻设计是有,但其实并不强悍,包括贯穿整个鞋外侧和后跟的TPU,其实强度和包覆范围似乎并不太科学。鞋底足弓处有塑料板,应该说得益于此,长时间穿着也没有觉得足弓很酸痛。
实战以外场塑胶地居多,然后内场木板地也有,平时不打球也有穿过一段时间(名曰以备突然有约球又没额外带球鞋出来,可以直接干),磨损还比较明显。新鞋在外场塑胶地打了两场就可以看到发力点的磨损,而且抓地力在有灰的外场还真在突破的时候滑了有几次,比较吃灰吧,在内场木板地的抓地倒是不错。
因为是老鞋新评,我不打算给这双鞋评分了,总结起来就是合格但不优秀:启动还算干脆利落,缓震一般,适合外线非重型球员;耐磨较差,外场吸灰了对抓地影响较大;前掌较窄,尺码如果不是追求极致包裹的,更推荐选大半码。
自从Curry远离了脚踝伤病以后,Curry系列的鞋帮也是越做越低了,而考虑到自身的心理阴影面积,低帮的鞋子我可能就不会做到测评了,实属可惜。目前来讲,针对原价定价来讲,我还是觉得UA的篮球鞋还没有达到Nike那个级别,Curry正代系列的性价比显得不太高。如非Curry粉丝,目前市场有售的当代的普通的配色我甚至会觉得半价才具有吸引力,并不是说鞋子不好,而是总感觉还差点意思,价格还不至于去到那么高(外观、用料看上去有点廉价?科技感不足等等?不明真相,粉丝别打我T T)
话说图片在编辑状态下怎么自动帮我选转了?我有点难。
(后面可能还会保持更新一些老鞋新评,等我伤好了再更新最近鞋子的实战测评,欢迎继续关注)
袁帅
· 山东我觉得很好!
蕉丶老头楼主
· 广东那很好啊,买到自己喜欢适合自己的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