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对比:80、90、00、10时代与小球时代!你觉得哪个时代的防守才是最强?!

avatar
关注

本文主要从各时代的:

球队场均得分、打球风格、规则变化、球员变化、球员毁灭性伤病,这五大方面进行对比。

第一:【NBA球队场均得分】

毕竟防守的根本就是限制得分!

NBA球队场均得分——从1985年开始有这项数据统计。

(目前可查1985-2019,一共35年)

从图中可知。

每五年一算:

NBA历史球队场均得分最低top3

top1: 99-04(94.4分)

top2: 05-09(98.6分)

top3: 10-14(99分)

NBA历史球队场均得分最高top3

top1:85-89(113.8分)

top2:15-19(106.8分)

top3:90-94(104.8分)

第二: 【各个时代联盟的打球风格】

80年代(80-89):

一个字:快!

快打旋风节奏飞快、不投三分、球队场均回合数历史最高。

90年代(90-98):

内线崛起、球队逐渐降低节奏、阵地战增多、较少投三分。

现代篮球(00-14)

球队投射三分逐年增多,各时代特点都有的最平均的时代。

小球时代(15-至今)

全民三分时代开始,球队场均三分球数量激增、二次进攻控制在14秒以内、球队场均回合数历史第二。

第三:【联盟规则的改变】

1:恶意犯规

在1990年代沿用至今,目的来保护职业球员不受身体上的伤害。

一级恶意犯规:不必要的接触

二级恶意犯规:指不必要的或过度的身体接触,通常是故意的重度碰撞以及后续动作。

季后赛中球员恶意犯规累计三次禁赛一场,从1992年沿用至今。

2:Hand check规则:

允许用手接触对方的身体来跟踪对手的位置,但手部不允许加力,也不允许阻碍对手的视线。

不能用手阻挡进攻队员的走位;

不能张开双臂阻挡防守队员的移动;

不能用手阻挡进攻球员行进和行进路线;

否则就是hand-checking(防守犯规的一种)

3:No Handcheck规则:

指在罚球区前,对突破前进者不能进行任何手上的顶触和干扰,否则犯规。

【开始时间】:2004-2005

【具体条文】:New rules were introduced to curtail hand-checking, clarify blocking fouls and call defensive three seconds to open up the game.

4:非法防守(illegal defense)

此项规则初稿在81-82赛季。

“人盯人,不允许联防、不允许包夹非持球 球员,鼓励一对一单打"

有严格的限制联防的条例,稍有违反,即吹“非法防守”(illegal defense )

第一次发现吹警告,以后再犯就判技术犯规,对手一罚一掷。

后为限制奥尼尔,2001年此项规则被联盟废除。

5:联防合法与防守三秒

联防: 顾名思义,即联合防守。

防守球员可更好的包夹在禁区内的球员

防守球员可在球场任一区域对球员进行包夹和协防。

防守三秒:

当防守球员站在三秒区内防守时,如果裁判认定他并没有特定地去防守某个球员,那么防守球员在三秒区停留的时间不能超过三秒钟,否则会被视为“防守三秒违例”。

这是NBA特有的规则;

【联防合法和防守三秒开始时间】:2001年

相关扩展资料:

联防合法化的原因:

2001年,在奥尼尔帮助湖人蝉联总冠军后,奥尼尔已经成为联盟的头号梦魇。

NBA为了限制奥尼尔在内线的变态威力,

决定将此前一直禁止使用的联防合法化。

【2001年4月12日,NBA官方做出决定:联防合法化】

同时,为了减少联防的负面作用,防止球队堆积内线,防守三秒规则也随之出现

事实上,尽管在此之前,NBA一直将联防列为非法防守。

但联盟内却一直都飘荡着联防的影子,而80年代末响彻联盟的“乔丹法则”更是在打联防的擦边球。

联盟禁止联防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联防会大量压缩进攻空间,导致进攻停滞进而比赛美感大减。

尤其是在80年代J博士、魔术师、伯德、乔丹等外线球员无比依赖突破的大环境下,联盟自然更坚定了联防非法化的决心。

但21世纪初奥尼尔的所相披靡的压制,让联盟不得不痛下决心,改变这套传承了几十年的游戏规则。

斯特恩的解释冠冕堂皇:“这样的规则将会使NBA焕然一新,目的就是为了让比赛节奏更快、更好看。”

但谁都知道,限制超级球星才是联盟允许联防的真正原因。

节选自—《巨人推进NBA三秒区不断变大 奥尼尔使联防合法化》

第四: 【球员变化】

2014年nba球员的平均身高为2.01米为历史最高(数据更新日期2014-15赛季)

NBA联盟里白人球员比例逐年降低。

在80、90年代的NBA里身高虽不足180cm,但不仅有稳定出场时间,还打出名堂的球员比比皆是。

斯伯特-韦伯(165)

厄尔-博伊金斯(169)

马格西-博格斯(160)

卡尔文-墨菲(178)

达蒙-斯塔德迈尔(180)

迈克尔-亚当斯(178)

艾弗里-约翰逊(178)

而在00年后至今,身高不足180cm,但打出名堂的球员,至今只想起有3人。

以赛亚-托马斯(175)

内特-罗宾逊(175)

布莱文-奈特(178)

而像在80、90年代这些身高不足180厘米,甚至不足170厘米的球员以及——属于90年代球队特殊的时代产物—矮小又老迈的白人首发球员(如代表人物霍纳塞克)。

以上这一批类型的球员,在2000年后的NBA联盟里还能否有容身之处?这就见仁见智吧。

第五:【毁灭性伤病】

对球员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伤病无疑就是——跟腱断裂

因为所有竞技体育运动员都清楚,一旦跟腱出现断裂,他的运动生涯,可能会出现断崖式滑坡,甚至就此终结了。

但很值得注意的一点是。

历史上遭遇跟腱断裂的NBA球员基本都集中在现代。

特别最近几年跟腱撕裂的球员:

如科比、比卢普斯、奥库、詹宁斯、查莫斯、马修斯、考辛斯、沃尔、盖伊、巴里亚、杜兰特、达柳斯米勒、胡德、努瓦巴等等...

而在80、90年代跟腱撕裂属于罕见伤病。

至今的那年代跟腱撕裂的球员,我只想得到威尔金斯。

篮球在进化,NBA对球员保养水平也在提高,为何跟腱撕裂这种毁灭性伤病却越多?

以上五大对比分析,供各位参考。

发布于黑龙江阅读 20164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1989MJ

· 福建
King玖叁你往自己添加私货回复有一手,还跟我玩三真一假的套路呢?啊打脸吗?原文来自Reddit。
收起

1,94-99年的统计你是故意漏掉的吧?2,场均得分高低不能完全代表防守好坏,缩水赛季的场均得分很低,主因是磨合时间短进攻便秘3,这是NBA规则完整版,你可以仔细阅读关于zone defense的条款https://cdn.nba.net/nba-drupal-prod/nba-rules-changes-history.pdf

4,全篇关于无球包夹说的非常明确:C、禁止包夹弱侧无球人!D,强侧的任何进攻球员(包括无球球员)都可以包夹!
对强侧无球人以及球未发出没有形成强弱侧时都可以包夹!半桶水就不要在这里卖弄!5,zone defense是区域防守站位,还什么“联合”防守,简直令人笑掉大牙!守区域不一定盯人(视进攻球员是否进入该区域以及他的进攻威胁程度),盯人防守是跟人不守区域,都是对无球人的防守,根本没有什么先进好坏之分,更何况NBA的zone是加入防守3秒的伪zone、阉割版zone;真正的团队多人防守,英文叫double-team或者triple-team(双多人包夹),你不要不懂装懂!

宽图
亮了(15)
回复
discusser-avatar

骑二八跨黄河

· 北京

世纪初头几年。。。真是把防守这玩意整到有点儿恶心了。。。基本都是要落阵地,一个一个凿。然后到了0405那时候逐渐改规则,球员适应规则。这几年则是把进攻加强到有点恶心了。。。攻守平衡这事儿,nba一直以来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无论防守还是进攻,规则倾向性一旦过重了,观赏性多少都会显得有些单调。

亮了(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