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从来没有在HP发过帖子,正好家里装修了,在这里记录一下历时一年的辛苦。
坐标江苏三线吊州,这套房子购于10年那时候还在读高中,房价9k左右吧,买完跌到过7k当时还挺后悔的。但是16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涨到1w7了,感谢父母的先见之明让我提前有了自己的安身之所。15年开发商破产后延迟交付(应该知道是哪个),毛坯放了几年直到18年下半年才开始筹备装修。
建筑面积113平方实际也就105左右,七八年前的户型拿到现在来看真是一言难尽,南边(上方)阳台三面都是窗户洗衣机是肯定不能放的,西边(右)阳台实在太窄毫无用处,卫生间很不合理,厨房还是斜的。
改动后。其实也没怎么改动,也就把卫生间重新规划了一下虽然浪费了厨卫外面的两个平方,其实这块地方被我拿来放
中央空调的外机了因为三个原因:一是另外两个外机位都太小放不下,二是为了远离卧室和书房避免噪音,三是这两个平方外面就是别人家厨房的窗户。其他地方基本保持原样,承重墙太多了也并没有什么好改动的。
至于为什么选择中央空调,因为挂壁机太low直接不考虑了,四台格力的变频风管机2w打不住但是5.5p的一拖四中央空调也才2w6。选的是双风扇型号的外机所以高度比一般窗台高也就没办法放在其他地方了。
开工时间是18年国庆节后。装修过程其实并不复杂,烦的是细节的把控。这就要设计者的经验和细节到位的图纸,除了这些还有让施工的师傅看懂图纸。最重要的是控制施工误差,误差这个东西3mm之内都是正常的,比如地面是否水平、地板完成面和门槛石的高低差、门框墙面垂直度。超过3mm的话像柜子、门套、踢脚线安装的时候强迫症就会受不了了。
窗户年久失修+太丑+打开方式不好,所以全换掉了。落地窗外面的窗台一定要包不锈钢一是美观二是不用等瓦工进场就能直接装好玻璃。
进户门有些生锈也换了,同时也是为了和隔壁的厨房移门做到一样高。上一张新老门的对比照片,新门由于太高了门框进不了电梯是楼梯抬上去的。
过年前,瓦工和木工结束后的样子。篇幅有限施工过程就不多讲了。
年后批底腻子完成后的照片。
等了半个月地板到货,色号是8mm的宝地雅624,2v的断货这个是4v的版本,包装好像不对不管了。
地板安装中,地面手工找平了3遍有的地方还是有2mm高低差。
柜子装了一半,现场东西太多乱成一锅粥。
现场拼接台面,打磨很灰,水槽孔是预制的。
木饰面和玻璃安装,玻璃直接卡在了两边木饰面的中间。
电视背景是石膏板做的原因其实并不是为了美观,因为电视背景太宽,弱电箱露出来了只能出此下策。
加长黑风口装好后的样子,加长出风口里面一定要刷黑漆,否则会露颜色出来。
移门轨道卡了石子划了一道,后面换掉了,移门是单双套的所以轨道不在中间。
保洁了,弄到这里已经是7月份,没有安装的东西还是很多。
这边开始是完工后的拍摄照片,沙发后面的玻璃有方便观察调试投影仪的作用,还可以增强蓝牙信号。因为预埋了高清线和音频光纤,在客厅的电视和投影上都可以控制书房的电脑。
直接预埋的成品高清线然后装带孔面板,美观度要差一点。
电视柜上留的走线槽,里面都是线,其实上面是一块活动盖板。
锐驰的沙发坐感的确不错,羽绒坐垫。其实这个沙发买了有些后悔,价格太高了。
经典斜拉椅,原版PU的。
1.8m的餐桌放在了中间,感觉稍微大气(装B)一点。
宜家的杂志架,支架拆掉就是临时鞋柜不过离餐桌近了些,主要的鞋柜还是那一截高柜容量非常大。挂钟纯装饰辨识度很低,秒针老是卡分针被我拔掉了。
进户玄关几乎没有,但还是做了挂衣服和放包的设计。
不要吐槽乱了,还没空整理。路由器和分线都挪到了书房,这里只放一个光猫。
厨房用的是亚克力的门板,全是免拉手。
蒸箱买不起,位置空出来了放了一个微波炉。
内配全用的宜家,包括抽屉,装了抽屉感应灯。
正角度来一张,进门的灯带其实是为了把进门墙角的突出柱子盖住。
卫生间门口的洗手池,细节比例还算完美。
没有做镜柜,感觉并不实用。
挂打扫用品也用了宜家的洞洞板,不得不说一句MUJI的拖把效率是真的低。
洗衣池不常用,所以门是左内开的。
拍照的时候台式机还没搬过来,看起来空荡荡的。
HNI美时的人体工学椅,价格只有赫曼米勒的三分之一。
这个床是我自己安装的,因为有个床垫拉出装置极其难装花了整整两个下午。
柜内灯带都是IKEA的,没有采用暗线方案预算有限。
阳台地上用的六角砖,瓦工贴了大半天。
最后补一个采购清单,全屋整体花费大概是35w左右,小东西太多没有写在清单里,有些东西采购时间比较久了价格可能偏贵。
今年国庆才把收尾工作做完,过了年打算搬进去了婚后有孩子还要换房子,可能住两三年就卖了
我之前的确是室内设计师,不过18年因为各种原因不做了,偶尔还会接单
有空还会更新一下细节
仅在此分享一下装修的历程,感谢JRs关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