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毅今晚发的什么水平?我觉得很赞
因为科比,我们又不爱国了?
原创 老杨本人 杨毅侃球 今天
也许你们收到和打开的时间不同
本文的初始推出时间设定为晚8点24分
今天大年初六。昨天初五,俗称破五,祝各位五福临门,财源广进的日子。初五一过,年就算过去了。
原谅我后知后觉,可能这几天我都没怎么上网,昨天晚上才看见所谓“为什么这么关心一个美国打篮球的死了,而不去关心疫情”,“为什么为科比哭泣,而不去关心钟南山院士”这种言论,还有说“死一破老外,这时候为他哭就是不爱国”的,人数还不少。到了今天,反正年也算过完了。年里头总得有个礼数。过了年,咱们有一说一,不用讲究了。
网络上的SB们,真是从来都不嫌少啊。
是长着什么脑子,经历怎样的教育长大的人,才会把“为科比之死伤心”和“关心疫情,关心钟南山院士”这两件事对立起来?一个人为科比之死伤心落泪,就不能为疫情焦急,为同胞落泪,关心钟南山院士了吗?你怎么知道人家没有关心疫情和钟南山院士?这是怎样非黑即白,非傻即蠢的逻辑?这和这么多年来那些骇人听闻的逻辑:开日本车,就是不爱国;支持西医,就必须反对中医;过去15年来篮球迷圈里的喜欢科比,就是讨厌詹姆斯——有什么区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网络搜不尽,SB吹又生。
每到这种时刻,我都禁不住暗暗想,像SB这种词儿,我们断不会鼓励去说,我平时也不会说。可到了某些时候,你会发现,之所以它那么流行,是没有哪个词儿能比它形容这个族群更简单、准确,更具爆破性和痛快感。因为他们……真SB呀……
SB族群的形成,一般有两大特征,一是无知,因为无知,所以狭隘;二是从众,因为没有思考辨识能力,所以听风就是雨,煽风就是火。
就拿对科比之死这件事的定义来说,这就是典型的无知而狭隘。他们当然并不知道,科比是怎样的存在。篮球运动130年,科比是这项世界上最流行之一的运动领域里,百年罕见的图腾。我从来都不是科蜜,这跟杨侃上的朋友们就不用解释了。但科比就是那种,无论你是否喜欢他,你都能见证他的精神,被他震撼和激励的人。
篮球之神是迈克尔·乔丹,他是公认的历史上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也是科比的偶像。但科比是生长崛起在21世纪媒体和社交媒体飞速发展环境下的巨星,因此他的一切传播更广,也更为人所知。从性格上,科比也更愿意给后人传授技艺,从不吝啬。当今世界顶尖超星里,科比的门徒、被科比激励走上球场的人数不胜数。站在这个角度上,科比对当今世界的影响,是超越乔丹的。在篮球层面和精神层面上,都激励了几代人。
他是一位真正的大师。在任何一个领域,出现这个级别的大师,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都象征着人类对技艺和精神极致的追求。科比之于篮球,就像肖邦之于音乐,梵高之于绘画,李小龙之于武术,迈克尔·杰克逊之于流行,是可以作为全人类的财富被世界欣赏的,是跨越领域、种族和国界的,也是跨越政治的。在他意外而惨烈地去世的时候,你无视他对几代人精神层次的激励,只把他定义为“一个美国打球的”,“死一破老外”,或者一个“已经与中国关系紧张的NBA退役运动员”,你是不是太无知,太狭隘了?
无知不要紧,还要有起码的人性。再说一点,人们为他们熟悉的人或事物投入情感,真情流露,这是人之常情。我们了解科比,了解他的性格、故事、家庭。中国从21世纪开始大量转播NBA比赛,那正是科比的盛年。人们一年年,一幕幕,见证了他的人生,所有的一切就在眼前。他的退役之战,球衣退役仪式,仿佛就在昨天。他的妻子,女儿,那仿佛说不完的没儿子的梗和对他最终能拥有儿子的期待,都那么鲜活。这不仅是一位年仅41岁的大师,这还是一个美满家庭的丈夫和父亲,正在享受他家庭最美好的时节。你看到他的家庭,就会憧憬幸福的样子。就这么咔嚓一下,带着最继承他运动天赋的二女儿同时没了,只要你稍有了解,稍有人性,能不悲伤动容吗?
我媳妇洪老师,她压根不看球,不是球迷。去年夏天我去主持一个科比的活动,能去和科比合影,她都没跟我去。可是这两天,我们只要一扫到科比的事儿,她就哭了。前两天,有一次,她自己躲进书房哭了好一阵儿,把我闺女吓着了。后来她找了一件科比的小球衣出来,给我闺女穿上。我媳妇不是球迷,她哭什么?不只是痛惜这样天才的早逝,更是作为一个妻子和母亲,痛惜科比和他的女儿,痛惜他们破碎的家庭。这眼泪里没有分界,只是最普世的情感和人性。我媳妇不关心疫情吗?她特别关心。她是我们家庭的卫生监督员,看护我和孩子们。她知道北京的口罩都卖光了,和她美容院的合伙人通过关系从韩国买了1500个口罩,完全平价转给朋友们。我觉得我媳妇做的很棒。
从传播的角度看,为人熟知的人或事更容易传播,这是规律,是职业特性的不同,而不是特意地选择关心什么,不关心什么。17年前,钟南山院士在非典之战里挂帅出征,那时还是传统媒体时代。现在新媒体完全崛起,对钟南山院士的报道明显更多,也更详细。人们开始真正了解他的生平,贡献,甚至知道他妻子是篮球运动员,他喜欢健身和打篮球。当人们越了解他,就会越尊敬他,越亲近他。抗击肺炎的医护大军里,绝不止钟南山院士一位斗士。你完全可以想见,有多少可歌可泣的医务工作者在战斗着。他们更多是一组群像,你很难一个个讲出和传颂他们的故事。可这不代表我们不尊重,不感谢他们。人们心中的尊重和感谢,也不一定全要体现在微博和朋友圈里。只有没有思维能力的群体,才会把这总结为“全去关心科比,没人关心抗击疫情”,小本本小旗子又举起来了。这群人,和当初砸日本车那帮人有区别吗?
钟南山院士和他的同仁们,能治好非典,也一定能治好肺炎,可是治不好太多中国人的人心。
也有人问我,你看,你们杨侃过年休息不推送,疫情的事你也没推过,科比一死你就写推送了,你就关心科比?各位,我们的名字叫杨毅侃球,我们是个体育媒体,有时聊聊生活,我喜欢聊生活。但我不是公知,我也不靠网络搜索假装我什么都知道,我们也不负责报道社会新闻。疫情的事,第一我们不专业;第二我们不假装专业;第三我们既然不专业,就不要非写不可去蹭这个热点。现在媒体那么发达,大家可以得知信息、求证和帮助、解决问题的渠道那么多,我们不需要跨领域去凑这个热闹。我觉得在新媒体时代,如果每个人都能敬畏专业,少蹭热点,我们的媒体环境会好很多。作为一个普通民众,我们就是把自己管好,把家里人安顿好,不给国家添乱。如果可能,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事,这就是我们应该做的。当然了,如果你不理解,跟你说再多也没用。取关吧,我不希望我们的读者里有这种玩意儿。
最后,杨侃上的各位,昨天我已经开工说球了,说了热火凯尔特人,明天还有爵士掘金,下周还有。生活还得继续。咱们的心情都一样,也紧张,也悲痛,抗击疫情,保护家人。前两天早上我醒来,第一感觉总是做了个噩梦,总想让我媳妇告诉我那不是真的。但那就是真的,真实无比的疼痛。咱们得用力生活,把力量用到该用的地方。
下周一,大年初十,我们的每日推送就正式恢复了。我们将永久更改每天早晨推出的时间。以前是早晨8点,从下周一开始,我们的推出时间将定为每天早晨8点24分。
谢谢你们。咱们拥抱,努力前行
行不行说句话
· 内蒙古写的很对啊,抛开个人成见来说,说的都是大实话
你请叔叔
· 山东你的第一句很适合评论你的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