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叔是如何绞杀Tiki-Taka的

avatar
关注

申明:

此文转自今日头条作者 德137858414,觉得写得透彻,贴来专区与各位JR分享。关注虎扑这么多年,感觉好分析越来越少,觉得可惜。文章很长,无图,但请喜欢足球的朋友耐心看完,必有获益。

——————\以下正文\——————

前言:

随着利物浦这几年在各个赛场的成绩愈发彪炳,很多球迷会心生一个疑问,那就是如今克洛普治下的红军能否战胜大概十年前巅峰时期的巴萨?这个问题的答案从狭义上讲是很模糊的,两个不同时代的顶尖球队,如果上演关公战秦琼式的较量肯定是互有胜负。但是从广义上讲克洛普的红军确实能够克制Tiki-taka(简称tk)的足球风格。

我放出的这个结论对于巴萨或者瓜迪奥拉的球迷而言可能过于生硬和难以接受。需要说明的是本人并不是数据控,没有认真统计过克洛普带领多特蒙德对阵瓜迪奥拉带领的拜仁慕尼黑或者巴塞罗那的整体胜率,也没有统计过这几年克洛普的红军与瓜迪奥拉的曼城比赛的具体胜率。我只是从足球战术的角度分析克洛普的足球风格从大黄蜂到红军,随着逐渐的成熟演变,已经可以很好的克制tk。并且克洛普的足球风格代表了当今最具竞争力的战术打法,并且未来还会像Tk过往统治世界足坛数年一样成为未来各队通向成功的范式。

一、TK支配足坛的那几年

我想自08年西班牙夺得欧洲杯冠军到15年巴萨夺得欧冠冠军的这8年是TK统治世界足坛的8年。这8年中西班牙国家队在08、10、12这三个大赛年连续斩获世界杯和欧洲杯,这八年中巴萨两次登顶欧洲,深受Tk影响的拜仁慕尼黑以及德国国家队分别获得欧冠和世界杯。这些显赫的战绩有力的证明着在这个时期TK风格对世界足球的统治力。

除此之外,这个时期大多数的俱乐部以及国家队也是TK风格的忠实追随者。TK风格最匹配的阵型就是451,2010年的世界杯几乎没有球队采用451以外的阵型。TK在这个时期不仅影响着巴萨、西班牙、拜仁慕尼黑。包括布兰登罗杰斯、萨里、波切蒂诺在内的很多新生代教头也视TK为圭臬。可以说这一段时期除了克洛普带领的多特蒙德、穆里尼奥带领低位防守的国际米兰以及萨基理论的坚定支持者孔蒂带领的意大利国家队对TK风格形成了一定的冲击,除此之外的球队都在追求TK风格,并且在遇上诸如巴萨这样的TK鼻祖时,除了中场囤积人手之外拿不出什么有新意的对抗手段。

二、TK风格的特点

1. 把控球的优势最大化

足球比赛的特殊性决定了一方在理论上有无限的控球权。除非得分,否则控球权不会转移。这是明显区别于篮球、橄榄球的地方。这就导致了一支球队在比赛中有三种状态,防守、进攻以及不以进攻为目的控球。TK的特点就是专门在控球上做文章,因为控球既是防守的手段也是进攻的手段。可以说这一点抓住了足球比赛的特殊规律,也是那几年TK被各队视为圭臬的主要原因。各支球队在面对巴萨、西班牙时在没有被领先时往往在中场通过大量的跑动、肉搏、绞杀来减少TK大佬的控球优势,终至体力下降后防线出现漏洞被对手抓住机会,而一旦落后之后很多球队连把球抢下来的信心都没有了。只能在场上看着对面控球,任凭比赛时间流逝。

2. 激进的造越位战术引领的高位逼抢

TK战术另一大特点就是后防线的高位逼抢。很多人惊叹于哈白布领衔的巴萨中场是如何把皮球传递的妙笔生花。事实上巴萨和西班牙的中后场在丢球之后通过有层次的压迫第一时间抢下皮球的能力一点也不亚于他们的控球能力。之所以有如此强的断球能力是来自于后卫线对中场的支援。而后卫线为什么敢于使用如此大胆的高位逼抢?是因为使用了看似激进的造越位战术。

那么为什么在TK横行的那几年像西班牙、巴萨这种球队的后防线敢于压的那么靠上使用激进的造越位战术?是因为各队在面对他们的时候都秉承同样的思路——在中场增加人手。那几年451甚至460阵型大行其道,各队不是在东施效颦的模仿TK就是在疲于应对TK。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2010年世界杯上几乎没有球队不采用451阵型,单前锋变成了足球场上的标配。单前锋阵型的特点就是非常容易被对方造越位。踢过正式比赛的人都知道,足球场上后卫的站位不是平行的。各队后卫线上都有一个拖后中卫,这个人负责造越位。由于他是一个队除门将以外最拖后的一个人,他参考对方前锋的位置,其他队友参考他的位置,全队就可以很有序的进行造越位。对方后防线最后的拖后中卫只要站在你一个单前锋身前就确保你落入越位陷阱。想要反越位只有通过中场或者边后卫这种后排球员无球插上来实现。但是各队在面对西班牙、巴萨时中后场的队员在疲于抢球,好不容易抢下皮球了,这个时候考虑队员的位置以及体力,让他们后插上反越位是非常困难的。正因为造越位的风险很低,TK球队的后卫线可以肆无忌惮的高位逼抢来支援中场。

3. 缩短了足球场的长度

上文提到了在各队模仿TK和疲于应对TK的年代里,TK大佬巴萨和西班牙采取激进的造越位战术,后防线前提看似冒险其实是非常安全的。

这就在足球比赛中形成一个特殊的局面就是比赛双方都在中场囤积大量兵力。皮球和运动员的活动热点区域集中在中圈前后三十米的空间内。TK大佬巴萨等队寻求在这个区域形成绝对的控球优势并且把这个优势的控球区域一步步向对方球门方向前提,对面的球队寻求在这个区域加强拼抢强度让TK大佬不要形成绝对的优势。但往往体力还是战胜不了技术。TK球队几个拉抽屉,几次换位到脚就在对方半场形成绝对的控球优势。

这时候,巴萨等队非常善于由边后卫去利用对方身后的空当,当中场取得控球优势的时候,塞出一脚贴地的斜传寻找边后卫来打开进攻局面。待边后卫持球压到对方靠近禁区的底线时,倒三角传回进攻第二线,最后由梅西、伊涅斯塔们破门是当时TK大佬的标准破门套路。

其实与TK球队力拼中场是非常徒劳的方式。球员在停传带射的技术上在与西班牙、巴萨的球员相比本身就很难等量齐观。即便是技术上能达到一个层次,这些拉玛西亚在一起踢了几十年球的队员的默契度也是其他球队望尘莫及的。

像穆里尼奥可以说是当时的异类。首先,他绝不效法TK,其次他也不跟TK球队拼中场。他采取低位防守,快速反击的战术。他带的切尔西、国际米兰在那几年取得了一些好的成绩。这是建立在他要求队员们把后防线的所有窟窿都给堵上。这种做法抛开丑陋不说,其实也占不了多少便宜。侥幸赢得那几场比赛,一是三军用命,二是幸运女神确实站在他这一边。

那么是否TK就是足球这项运动最终的归宿?足球战术的演变将就此终结?瓜迪奥拉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位战术大师?答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肯定的。直到一个人与一支球队的完美结合,尤尔根.克洛普来到了安菲尔德。

三、克洛普是如何绞杀TK的

上文提到由于各支球队在对阵TK球队的时候都在中场囤积人手,锋线上的球员数量绝不超过1个,使得造越位对TK风格的球队而言非常容易。后卫线可以肆无忌惮的前提支援中场控球和防守。这就在无形中缩短了足球场的长度,双方球队的人员以及皮球都长时间的在一个很扁的范围内活动。

1. 恢复球场长度

我相信在克洛普无数次的看着马斯切拉诺占据着巴萨一个主力中卫的位置时,脑海中肯定闪过两个念头,为什么我们不利用后场的长传抢占马斯切拉诺头顶的区域?当其他队在与巴萨比赛时屡屡屯重兵于一个狭窄的区域时,我们为什么不能把战线拉长?这就是克洛普挑战TK的第一招——利用后场长传恢复球场的长度。

这不是什么奇思妙想,英国人100年前就这么踢球。但是英式的长传冲吊往往目标很明确。“一高一快”,充当“高”这个角色的人每队就一个。希勒、奎因、赫斯基、克劳奇等等。当英式球队后场起高球时你明确知道他要找谁。这时候你可以造越位,也可以多人包夹他。总之这种战术伤害不了TK球队。而克洛普的长传冲吊的不同之处,可不是明确的找某一个人,而是有两到三个,甚至更多的人冲到进攻的第一线准备接长传球。这种长传球的战术变革使得对方球队几乎不敢造越位。道理说出来很简单,当对方锋线球员只有一个人的时候,后防线看准那一个人造越位就好了。而如果对方进攻第一线有两到三个人,分布在球场的左中右,这三人中距离最远的两个人之间的距离甚至超过四十米,那么我以谁作为参照来造越位?!这是不可能的。比如我是利物浦对手球队的拖后中卫,当范迪克或者阿诺德或者阿里松准备发动后场长传时,我判断马内是压的最靠上的利物浦球员。我往前移动准备造越位,这个时候我发现球场另一端与马内大体平行,但还是靠后三五米的地方萨拉赫或者菲尔米诺开始前插。这就意味着我对马内造越位成功了,但是被萨拉赫或者马内结结实实打了一个反越位。通过这种方式克洛普成功的逼退了TK球队的后防线,使他们不敢肆无忌惮的高位逼抢,不能有效的支援中场。在这个基础之上克洛普逼迫TK球队做他们最不愿意做的事情——回追。

2. 不想什么就来什么

在TK一统江湖之前,世界足坛的超级巨星是大小罗纳尔多、巴乔、亨利、博格坎普、坎通纳、维埃里这些锋线球员,这些锋线球员屡屡刷新着世界足坛的转会记录,也总是占据着世界足球先生或者欧洲足球先生的前几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TK统治足坛时,足球先生的候选名单被哈维、伊涅斯塔、梅西、皮尔洛、双德、布斯克茨、托蒂、西多夫、卡卡这些能玩转或者抗衡TK的中场球员占据。

在TK统治足坛的那些年,各队在面对巴萨、西班牙等队时都将本队技术最好、身体最棒、运动条件最突出、身价最高的选手囤积于中场。当这些人断下球时寄希望自己出众的脚法、身体素质以及对空间和时间精妙的把握,通过自身盘带或者与队友打小配合突破TK球队的高位逼抢向前推进。这种做法,区域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如果稍微不够合理,球员脚下处理球稍有拌蒜或者瞬间与队友没想到一块,结局就是被马斯切拉诺、皮克、布斯克茨等人迅速的把球反抢回来。当时很多的欧洲豪门像阿森纳、切尔西在面对巴萨这样的TK大佬时,全场下来控球率不到30%。一方面是巴萨控球好,另一方面就是好不容易抢下来的皮球马上就被反抢回去,并且反抢的过程很快,没费什么体力。那几年由后卫直接发动过顶长传找前锋的做法,甚至在业余球队都被认为是早已过时的,不入流至极的踢法。为什么巴萨敢用马斯切拉诺打中后卫,就是因为没有球队哪怕尝试用长传球挑战马斯切拉诺头上的区域。足球从一个三维运动变成了二维运动。

而克洛普的球队反其道而行之,把技术能力最出众的球员放在锋线上,而且一放就是三个,中场用三个所谓的“糙哥”。中场这三个糙哥断球之后并不着急找前面那三个大佬,而是把球回给范戴克、阿诺德、马蒂普甚至阿里松这些后卫线甚至门将球员。与其他球队堆在中场接队友短传不同的是,当利物浦的中场开始把球过渡给后卫线时,利物浦的锋线球员,除了菲尔米诺这个不太确定的点之外,马内和萨拉赫一定是坚决的向对方后卫线身后的区域狂奔。与此同时,无球那一边的另一个边后卫甚至还包括一个中场也在前插。也就是当利物浦的后卫接到中场传球之后,本方有多达五名球员是向着对方球门的方向移动,而不是向着本方持球人移动。这五名球员形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的扇面,两到三个人处于进攻的第一线,与对方后卫直接争抢高空球,另外的两到三个人快速靠近争抢第二点。这就逼得TK流球队一方面是后卫球员没法造越位要跟着球跑去争第一点;更要命的是逼着这帮TK球队的中场大佬玩命的回追,追赶利物浦第二线进攻球员的步伐去抢第二点。看看巴萨和利物浦两回合180分钟的比赛,主旋律就是利物浦前插,巴萨回追。比皮克与马内等人争抢第一点更要命的是布斯克茨等人与维纳尔杜姆们撒丫子争第二点。第二回合在安菲尔德利物浦进的四个球除了阿诺德最后的角球,前三个球的丢球方式如出一辙,都是利物浦进攻第一线的球员把巴萨后卫逼退,而巴萨的中场回追的速度跟不上利物浦第二线球员前插的速度。过去强如德国、巴西碰到西班牙,横如曼联、切尔西碰上巴萨,抛开少的可怜的控球率不说,全场能拿到三个角球就不错。你再统计利物浦对巴萨两回合拿到了多少角球。这是最直观的差别。

利物浦的这种踢法不但能够直接打击TK球队的后防线,同时也缓解了自身的防守压力。最正宗的TK足球是在对方防守30米区域之前,通过数十次倒角形成一个绝对占优的控球区域,然后突然由某一名球员前插,由队友送出穿透性直塞。前插球员第一下触球的地方已经非常接近对方球门。这个时候他无论打门,继续向前带球还是倒三角都极具威胁。而利物浦通过长传球逼迫TK球队的后卫线和中场线做长距离回撤,把他们逼回到本方半场。这个时候利物浦的三条线集体前压过中场。对TK球队最好的局面是后卫线赢得第一点争抢,成功把球交给中场的技术型大佬。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两条线都耗费了巨大的体力,但总算把球控制住了,然后TK球队的三条线快速调整到一个合适的距离。即便是这样,TK球队也仅仅是在本方半场建立起一个优势的控球区域。在这个时候即使TK某名球员有体力有意识前插,这个球也送出来了。那么这个前插的人触球第一下的地点也是远离对方球门甚至底线的。而利物浦防守最大的长处恰恰是范迪克、罗伯逊等人的回防速度,他们有几乎整个半场的长度去回追。除此之外亨德森、维纳尔杜姆、法比尼奥等人在高速回防过程中所保持的阵型紧凑性也会扼杀掉绝大多数反击。巴萨在对阵利物浦两回合的比赛只有第二回合上半时阿尔巴接布斯克茨的过顶长传前插到利物浦禁区拿到皮球,只可惜习惯倒三角的他挥霍了明明应该打门的机会。超过180分钟的比赛只有在这一刻之前的十几秒巴萨在利物浦的半场建立了传球的优势区域,也只有这几十秒踢出了真正的Tk。若不是巴萨场上有一个梅西,能通过自身的拿球逼迫利物浦整体阵型移动的球员,巴萨的场面会更加惨不忍睹。

3.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是不是任何一支球队往锋线上摆三个前锋,后场起长传就能轻易击溃巴萨、曼城?答案显而易见是否定的。克洛普的足球理念首先需要三条线极其出众的奔跑能力(耐力+速度) 。然后是后卫线和中场线在高速退防过程中仍旧保持阵型紧凑,这个对绝大多数球队而言都是一道天堑,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战术素养。最后是球员在高速奔跑过程中处理球的能力,包括停传带射。这也是为什么拉拉纳这种看似比亨德森、张伯伦细腻,但实则原地使用技术能力明显强于奔跑状态下使用技术能力的球员会淡出主力阵容的原因。

三、克洛普的再升级

眼下的利物浦比去年缔造安菲尔德奇迹时更加成熟可怕。克洛普的足球哲学变得更加完善。体现在一下几个地方。

1. 逼迫对手耗费更多体力

上赛季的利物浦更多的是用强大的体力冲垮、摧垮对手。这赛季利物浦在后场处理球更加耐心。很多时候范迪克等人在能够发动长传并且已经逼退对方防线的时候,反倒是选择短传找身边的队友。等到再把对方阵型逼出来以后再向前输送。当利物浦把皮球输送到对方边后卫和中后卫之间的地带,也就是马内、萨拉赫甚至罗伯逊冲刺的区域。就能实现利物浦一名球员高速的前插带动对方两名防守球员高速回追。大家都冲无氧,我是一名球员,而对方是两名球员。事实上在这个过程中逼迫对手消耗更多的体力。正是因为这个所以本赛季很多赢下来的比赛是最后十分钟进球,很多球队是被利物浦生生把体力榨干了。所以坊间有评论认为本赛季的利物浦从眼镜蛇进化成了大蟒蛇。

2. 阵型再前提

本赛季利物浦在11月份之前几乎没有零封记录。细心的球迷会发现几乎每场比赛都有一两次明显的造越位失误。本赛季的利物浦更加激进的使用了造越位战术,后防线较之上赛季更加前提。这样做的目的是发动长传球或者打反击的过程中最后一个触球的球员更靠近对方球门,明显提高进攻的威胁性。而且这赛季前场接长传球的队员位置更飘忽,更加让对方后卫摸不着头脑。越是对阵所谓传控型球队就越是坚决的使用长传球,在纵向的长传基础上增加了两个边后卫阿诺德和罗伯逊之间的横向转移。可以说当初TK球队把短传演绎得多么出神入化,现在的这支利物浦就把长传发扬的多么纵横捭阖。

3. 定位球再升级

利物浦的这一套建立在点对线发动长传的进攻体系注定会获得很多的角球。这赛季利物浦的角球得分转化率,以及角球二次进攻转化率都较之上赛季取得了明显的提高。更可怕的是这赛季利用对方进攻角球打反击的能力明显增强,甚至强于某些球队利用进攻角球得分的能力。这就导致一些球队在获得进攻角球的时候,比防守的利物浦还要紧张。

一个欧冠冠军和一个即将到手的联赛冠军远不足以定义一个时代。这也绝不是这支红军的上限。我认为等到红箭三侠退出红军,亨德森、范迪克等人解甲归田之后,如果克洛普依旧能够带领利物浦保持现在的势头。那么克洛普足以把自己的名字跻身于历史上最伟大的战术大师的行列。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一种令人信服的,并且赏心悦目的足球风格已经开始取代Tititaka。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好戏才刚刚开始。

——————\原文之外的补充\——————

既然渣叔在我军体系已近成熟,这个打法就叫Zaki-Zaka吧。

发布于上海阅读 39940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Anfielder

· 广东

就像最好的tk要有最好的哈白,这种长传转移必须要有顶级双边,战术之间的较量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除了感谢渣叔的识人和调教能力,也要感激这批球员。

亮了(132)
查看回复(4)
回复
discusser-avatar

戴锋复出

· 山东

看到夺得欧冠的拜仁和夺得世界杯的德国队深受tk影响我就下拉了,扯淡扯得每边了。稳固后防+高位逼抢+边路迅速推进+前场攻击手群高效配合+立体多样进攻方式,这是当年拜仁的经典战术,可以说渣叔现在在利物浦推行的这一套也深受拜仁这套战术的影响,你告诉我这是tk?当年巴萨怎么被七喜的?定位球开局,身体对抗,高速反击三管齐下的结果,这就是对抗tk的经典战术,深受你么tk影响呢?

亮了(101)
查看回复(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