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玩完后谈一点感想

avatar
关注


2月4日16:10分左右,我的第二架遥控小飞机——大疆 御MAVIC AIR 在返航途中因电量耗尽失联。尽管我和老婆在第一时间,大约也就是失去讯号后三分钟左右就赶到了飞行轨迹显示的最后落点,但经过当天一个多小时和次日上午三个多小时的搜寻后依然没有任何发现。

到现在我写这个帖子过去了整整一天多,非常不巧的是,昨晚大约九点开始我们这里已经下起了时密时疏的雨,搜寻不得不迟滞,而时间越久,找还的几率无疑也就越小,在我个人的判断里,这架小红机十有八九已经可以官宣”Game Over”.

作为个人用品,四五千块的电子产品就这么失去了,说不难过肯定是假话,但从买来之后就被各种坛子里的“炸鸡”案例洗脑的我其实也知道,这大概率也是最终的宿命,只是到来的时间早晚而已。今天发帖既不是为了吐槽也不是求安慰,仅仅是把我心中的一些疑问和个人见解说一说,未见得都对,只做陈述和探讨,也欢迎大家交流意见,互换观点。

说正题前,先补充两个信息。

首先是关于飞机和我的一点个人信息。这架无人机是18年7月25买来的,截止2月4号最后一次总共飞行29次,飞行总距离35240M,时长是5小时3分钟,这些我会上一张截图。

买飞机之前和收到货后我都在飞行学院和网上找了不少的学习资料,进行了相关的飞行学习,加上之前飞过两年的小型遥控直升机(视距内遥控),算有一定的操作基础,拿到大疆御后也是很谨慎的开始试飞,慢慢从视距内发展到视距外盲飞。19年还参与了本地农业局组织的植保无人机飞行培训,拿了一个操作证。这里并不是想说明我的飞行技能多厉害,只是说明,我的认知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是能够保证正常操作无人机飞行的。

第二个补充信息是关于我寻找的落点。在飞机坠落后我第一时间是按技术手册上的“找飞机”方法去寻找的。当时看到有说“最后GPS记录点可能与实际落点有误差”我们还把搜索半径扩大了二十多米。为什么没有进一步扩大呢,因为当时天色渐暗,我们的手机电量都开始报警,也没有照明工具,加上落点附近有不少冠状苗木,搜寻难度很大,所以放弃。

回来之后我寻思还是不能就这样放弃,于是网上找了找大家的意见,第二天一大早就和大疆客服进行电话沟通,他告诉我根据我的情况要搜寻飞行记录里面飞行轨迹的最后落点,并很清楚的告诉我,这种因电量过低造成的迫降,飞行轨迹最后的位置就是实际降落位置,我和媳妇当然立马赶过去了,通过经纬度定点仔细搜索,还是无果,以落点为中心半径扩大到100米,找了一上午,因为那一片全是大伞状的桂花树和柑橘林,所以找起来非常费事,在努力三个多小时后头晕眼花的我们最终放弃了。也不是不想找了,而是我们要去村口负责守路了(我在湖北省宜昌市,大家懂吧)

到了晚上,嗯,开始下雨,一直到今天。

老婆起床后问我还找吗,今天休息,不用守路口。我说,如果客服说的是真,那么飞机降落在那个点,我们又没看见,势必让人捡走了;如果说客服说的不对,飞机真实落点不在那里,而偏差又无法计算(客服说的)出来,那我们要搜到的难度也非常大,加上一夜的雨,十有八九找回来也是要大修,所以,基本上,Over!也别费事找了,为啥呢,这种天,出去找,弄不好感冒,非常时期,要是搞个发烧,整个疑似,乱子还要大。

补充完两个情况,咱们言归正传,说一说我从这件事中发现的问题和自己的一些想法。


首先声明,大疆的产品无疑还是很厉害的。我在丢了飞机之后回来也曾考虑直接换一个,在网上花了半宿比较了从千元级别一直到万元左右的产品,说句实话,综合能力来比的话,我们民用市场上还没有可以和大疆产品正面刚的产品,无论是飞行状态下的稳定系统,图传能力,还是摄像的质量,单个划分也许有一两个产品在技术上是要超越大疆的,但整合为一个合格的工业产品后能干过大疆同级别的我目前没发现。当然这也只是我一家之言,所见所识毕竟有限,大家有异议也可以谈。


回到正题。我在这次坠机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呢。看我上图。



说明一下,我实际的截图顺序应该是倒过来的,红绿色箭头这一张显示的是最后GPS标记的位置,也就是飞机坠落的点。在这张图上面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我起飞的位置飞行的路径和最终落点。


我发现的问题是什么呢,看我最上面第一张图,也就是飞机电量显示为30%的时候,因为我的低电量自动返航设置就是在30%时触发,按照御所公示的经济飞行耗电25KM/H,和20分钟左右的电池飞行时间(这些在他们的宣传页面都有),也就是说大约能飞8公里(总里程),30%的余电量是可以支持2.4公里左右的飞行距离的,算上风阻,就算打个7折再扣点,那么稳稳地飞个1.4公里总还是可以的把。


看第二张图,飞行时间从第一张的9分7秒,到了10分3秒,飞了56秒,与我的距离从900.7米到了509.7米,我算了一下飞了391米,又拿计算器确认了一遍,是的,391米,一秒约飞6.98米,耗电从30%到了22%(有一定误差,毕竟手截图),也就是说8%左右的电耗飞了391米,倒算一下,余电量30%差不多也就是要飞1466米,和前面的估算出入不太大。


再看第三图,截止最后,距离我的直线距离483米,飞行时间12分12秒,此时显示电量7%,飞行距离26.7米,耗时2分9秒。这里我要补充一下,飞机的高度从前一个255.3下降到了-23.6米,没了解过无人机的可能不太明白,学习过无人机知识的则或多或少听说过,在飞机升空和降落中所需的能耗是极大的,无论是生产生活中的大飞机还是小小的无人机,原理都有相通之处。那么说只飞行这么短的距离,又出现了这么大的电量损耗,问题是不是真出在降落上了呢,我仔细动手截图,出了这一张



所料不差,就是这两百多米的高空降落生生耗掉了13%的电量。

我是来说明起降最耗电吗?并不是,我这里要吐槽的是这个非常奇葩的自控降落逻辑。

给大家说明一下,我这款飞机在电量低于20%后是不让我继续操控的,而是由电脑程序自动接管飞机的掌控权,也就是说它自主选择降落的路径、落点和迫降的方式,而我也正是因为在30%电量的时候过于信任的选择了自动返航,而后又没有主动管理,一直到20%电脑接管提示出现后我才开始慌了,因为按照我的经验,大约在消耗10%的电量后我的飞机应该已经飞到了距离我两百米左右的直线距离,目测虽然有难度,但是差不多已经可以听到声音,当电量还有10%左右应该已经差不多可以降落了。被程序自动接管飞机降落,这也是我第一次遇到。

再之后就是一切无可逆转的结局,坠机丢失。从最后的活动空间实际上我个人是更相信飞机被人捡走了,因为在他选择降低高度的区域刚好有密集的住户,尽管,目前的疫情大多数人闭门不出,但是飞机降落近一分钟多的响亮噪音足以引起注意,而后它往偏北方向降落的位置距离它从高空降下来的点也不过三十米左右。


我为什么觉得它这个管控降落的逻辑有问题呢,因为按照最开始的一二图,它是有能力以较经济的速度缓步同时降低高度和发生距离改变的,打个比喻就是俯冲,在降低高度的同时缩短里目标点的距离,前面它是做到的,而到了22%电量后我不知道为什么他选择了主动开始降低高度(反复的水平移动距离只有几米)而没有继续往我的位置(我的位置是设置的自动返航点)返航,我相信这是它基于自身飞行状态做出的判断,但这个判断的逻辑是正确的吗?



如果从我们最后的勘察来说它这个判断并不好,它降落在了一块观赏苗木围起来的幼苗林中,视野并不好,地也不平,障碍物和小鸟很多,而就在它盘旋降低高度的位置往东北去大约二十三四米就是本村一家屋主的稻场(可以理解为没有院墙的院子),水泥地面,平整开阔,识别起来也比较方便。但遗憾的是,它没有选那里。


在飞控操作中,主动刹车和避障当然好,就像沃尔沃一样,这是锦上添花的东西,但最终的主导权我还是觉得应该在操控者手中,毕竟它懂得危险,但并不擅长决策。


我在咨询客服的电话中曾问过如果被人捡走,他们在后台能否锁定机器,答案是否,也就是说只要别人配上遥控,充好电,这一架飞机大概率也就不会再属于我。想到这里,我的心有点塞!


好吧,这一段也就到此为止了。我来说一说我的一点体会和想法。

首先,大疆的产品真的是不错的。但是并非完美,这不是屁话吗?世上本就没有完美的东西,我要说的是任何产品它的设计师的思路和想法都会在产品身上流露出来,关注的点不同,那么表现出来的东西也就会有差异,大疆作为首屈一指的无人机厂商无疑是带着骄傲的,所以在应对失控风险时,他们肯定会更倾向于自己的产品而不是飞控手,这可能是要买他们产品的人要接受的东西。

第二,电子产品也好,其他机械产品也好,选择的时候千万千万别执迷于“最大”、“最高”。当然,不是绝对,是约等。相反,保底的数值,日用的数值意义更大,最佳效能比下的数值最有参考价值。


第三,除了奢侈品,以实用价值为基础的产品都遵守一分钱一分货的原则。不要贪便宜,也更不要攀比,一切要从自己的切实需求出发。


第四,不要认为无人机盲飞才是炸鸡的罪魁祸首,视距内一样有各种各样的风险,炸鸡一样会发生。相反的,盲飞真的是飞无人机非常重要的一个技能,有很多的时候必须盲飞才能完成任务(我这次飞就是为了拍全村的俯瞰图做宣传片),我鼓励练盲飞。


最后,真的热爱飞行,一定多弄两块电池。


最后祝各位飞友,大吉大利,永不炸鸡!


福利,我的两宝贝



















发布于湖北阅读 3080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DNA不纯

· 浙江

吓得我不敢买了

亮了(0)
回复
discusser-avatar

youngiOS

· 上海

看到“失联”这两个字心头总会有种悲伤的感觉。

亮了(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