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陈道明庆帝:帝心如渊——庆帝射箭

avatar
关注

《庆余年》陈道明表演赏析:帝心如渊——庆帝射箭

/荞麦花开

 

庆帝在宫中一般干两件事情,一文一武,武的是打磨箭头,拉弓射箭,文的是濡墨执笔,写写划划。但不论文的武的,其效用除开遣兴破闷,以消宫禁之长日而外,便是敲打臣下。大庆国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嘴上喊的都是忠于陛下,心里头拨的是各有一把算盘,诚如庆帝弓开满月,一语破空:“这宫里宫外的,有几个不欺君!”

31集,庆帝放过长公主一命,撵出京城,命其回封地。朝着长公主离去渐远的背影,庆帝向范闲低喝一声:“让开!”然后拉满弓,觑定长公主背心,面无表情,利落松手,箭去如流星——只听得“砰”的一声,原来是洞穿作为箭垛的那件铁质盔甲护心镜!李云睿背对弓箭,笑着流出了眼泪,果然是“帝心如渊,劝不得、猜不得”……我想深一点,庆帝射穿箭靶之“心”,有没有一点“杀人不如诛心”的意思?李云睿是长公主,议亲议贵,罪不至死,但敲打必须到诛心的程度,才能有力震慑,“触及到灵魂”。长箭穿心,正杀人诛心!

42集,庆帝再一次敲打侍卫副统领宫典(前次是吃馄饨那番:“人生在世,各有所好,何罪之有!”庆帝两次三番敲打身边侍卫统领,甚有必要——君不见燕小乙乎?那还是正统领,都暗地里投在长公主门下了。难怪陛下没几个时候睡得好,剧中台词:“早上起来,做了个噩梦!”):“陈院长真的这么说的?”宫典抱拳躬身:“臣字字铭记,不敢有半句谎言!陈院长对陛下的忠诚,天下无二!”庆帝不动声色:“天下无二?你回头看看,朕的穿甲箭已经试成了——”宫典当然“遵旨”转身回头,看到的是高低正斜插着箭头的铁制盔甲,他心惊胆战地再转过身来,却看到陛下迅捷地抬起双臂,张弓引箭,瞄准自己!庆帝:“你还想说什么?”宫典握紧双拳,闭目大喊:“庆国万岁!”庆帝:“睁开眼。”宫典紧张地睁开双目——“嗖!”的一声,箭去流星!然而并没有心窝一凉,箭不知飞到哪里去了!庆帝:“为什么不躲?”宫典:“陛下没有下令!”庆帝微微颔首,庄容说道:“庆国若想万岁,不光靠朕,还要靠你们这些忠臣。”宫典双膝一软,跪倒在地。庆帝:“平身吧!”宫典伏地叩首:“谢陛下!”

同样是敲打,同样是射箭,具体处理却有不同,但不论射中不射中盔甲之心,却都射中了臣下之心。演员陈道明之善于借助道具可见。据剧组透露,陈道明接演庆帝一角时便与编导主创探讨,如何让人物更丰满立体,编导建议给庆帝加上爱摆弄天文仪器的爱好,陈道明大手一挥,“要不射箭吧。”就现在演出效果来看,射箭的确生发出颇多妙用,让庆帝的戏份更耐咀嚼回味,恐非其他道具如浑天仪可及。譬如上论射向李云睿后心的一箭,如果要咀嚼,还能咀嚼出两层意思:一是割袍断义,这一箭射在君臣而兼兄妹之间的距离,便是情分已绝;二是恰好因为射出了这一箭,表示这个情分即便已绝,那也是君臣而兼兄妹的特殊情分——为何?换一个人,换其他臣子,庆帝也许根本就不再出来,特为打这一声“招呼”。长公主也许正是体味到了背后这射穿盔甲的一箭的复杂深意,才惨然一笑,双目流泪。从这里我们也看出,一出好戏需要配合,如果没有李小冉这一刻的精准反应,陈道明此处表演处理留白的深味,恐怕观众就不是那么容易捉摸出来。

再有,庆帝是武勇之君,如果说宽袍大袖深V造型鬓发凌乱体现人物魏晋风度(北齐南庆历史背景虽然虚化,但大体定在两晋南北朝),那么,武士装劲装结束,气凝丹田弓拉满月,便是相对于“一弛”的“一张”,彰显人物尚武之风——很难想象,一个文弱靡靡之君,能掌控这片天下、下好这盘大棋、操控那么多硬扎人物于手掌翻覆之中。这也是陈道明提出的“射箭”这一设计胜出于编导提出的“浑天仪”,奥妙之所在。

俄国戏剧家别林斯基评价优秀演员:他(她)们的表演是创造性的、天才的,他(她)们不是作者(导演)的助手,而是创造角色中与作者(导演)相称的合作者。”(《别林斯基选集》第一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3年版)我国话剧大师石挥认为:演员(Actor),最低限度要有一个健全的体格和智慧的头脑,地位是和导演相同的重要,不过导演要给演员在各方一种启示,使演员得以充分发展一己的天才,千万避免傀儡式的演出。……‘不要做演剧匠,要做演剧家。’”(《石挥谈艺录》,后浪出版公司,2017年版,主编李镇)——所以,演员的表演其实不只是被动地完成编导的指令,更重要的是创造性地补编导思虑之未足。陈道明是一个非常具有创作者思维创造性思维的演员。陈道明曾在给朋友史航的短信中言及自己的“表演前准备”工作:“每个戏开拍前我都会根据剧本勾出很多人物的图像,寻其神、形、态、饰、物,找准确后再按其表演还原。”——“饰、物”就是道具的范畴。事实上,陈道明亲手设计角色特色道具,其例俯拾皆是:

1.据《二马》(1998)制片人之一曾日华透露:“他(陈道明)一会儿找化妆师,交谈化妆定妆的细节,一会找服装师比划各种服装设计的方案。”(《〈二马〉中的陈道明和王晖》,载《当代电视》1998年第2期)

2.据《黑洞》(2002)剧中饰演聂明宇妹妹蕾蕾的袁立在其自传《正午时分》中透露,“剧中的密室和道具枪也是陈道明设计的。而聂明宇的衣服也都是陈道明自己的。他对角色的投入之深绝非一般人可比。”

3.《冬至》(2003)中,陈一平的魔笛、日记、围棋,也都是陈道明为所演人物添置的特色道具。

4.《建国大业》(2009)中,陈道明自述所演阎锦文:“2009 年拍了《建国大业》……甚至连军装也是经过我亲手改良过的。”(《新民周刊》文《陈道明解读陈道明:业余爱好都要认真》,2010年10月)

5.《归来》(2014)中,获释后“归来”的陆焉识,戴的是一副上半框暗黑皮质镶边眼镜。这副眼镜搭配陈道明为角色精心挑选设计的修身剪裁呢质大衣与暗绣花毛围巾,不露声色的烘托出陆焉识旧式知识分子(教授)的儒雅沉稳品位的气质。陈道明对记者解说:“你看类似现在这个造型,比如这个眼镜,我父亲就是戴着这样的眼镜。”(《东方早报》专访陈道明:《他的脑海里早有那么一个“陆焉识”》,2014年5月7日)

不特此也。高级的道具设置,还要通过服化道之变化,不露声色地折射人物性格情态之变化。2011年演出话剧《喜剧的忧伤》,陈道明是巧借服装变换这一妙手,映射了审查官情态和心理、审查官与编剧关系的转折,且引他自己的话:“我在塑造这个人物(审查官)时,是有意把前半段跟后半段脱开,形成巨大的转变和落差,因为剧本里他是一个古板的审查官,一个很生硬的人。你看我的服装设计都是很谨慎的,实际上这个人有禁锢感,做事说话都很规律、很刻板,他不光禁锢别人,把自己都禁锢起来了,我为了让他逐渐放开,身上穿的衣服也逐渐、慢慢解开。”(《南方周末》“2011中国梦践行者”系列专访之《陈道明:大家都在齐步走的时候,我可能在散步》)。

陈道明曾解说受到部分观众质疑的“康熙坐没坐相”的问题:“2000年的《康熙王朝》里,我想把康熙的后宫跟前宫分开,因为我们以往的电视剧,帝王的后宫和前宫生活,皇帝都是一个姿势,一个状态,这皇帝太累了。皇帝在后宫的时候,他是属于天无二主的人,应该是想干嘛就干嘛的人,他可以在接见大臣的时候正襟危坐,他也可能到了后宫席地而躺。”(《新民周刊》专访陈道明文章:《陈道明解读陈道明:业余爱好都要认真》,2010年10月)

陈道明区分“帝王的后宫和前宫”,除了姿势状态的“正襟危坐”或是“席地而躺”之外,还有服装和造型。《庆余年》(2019)中庆帝,在后宫中宽袍大袖,额上飘垂着几绺头发,衣着装束随意;而出了后宫,不论是在太平别院召见范闲,抑或是在前殿宴请外国客人北齐文坛宗师庄墨韩主持诗酒大会,都是装束整齐头发一丝不乱。

而且即令在后宫的深V造型,也有深浅之分。张若昀和李纯做客李佳琦直播间时爆料,庆帝爱穿深V也是陈道明老师自己为角色刻意设计的。当时剧组人员给庆帝设计好深V戏服之后特意拿着衣服给陈道明看,问陈道明“深成这样行么”,然后陈道明回复“还可以再V一点”。对了,张若昀还说了,庆帝有两套深V戏服呢,一套体现大慵懒风,一套体现小慵懒风。细节处见功夫,此正王家卫电影《一代宗师》中梁朝伟叶问台词:功夫是纤毫之争。

2000年的康熙到2019年的庆帝,20年过去了,陈道明演皇帝这一特殊人物,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他的用心是更深入的。

大庆国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嘴上喊的都是忠于陛下,心里头拨的是各有一把算盘,诚如庆帝弓开满月,一语破空:“这宫里宫外的,有几个不欺君!”

发布于四川阅读 45970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钟鼓迟迟

· 福建

其实庆帝只是怕那把炮狙🐶,不过lz写的很棒

亮了(65)
查看回复(5)
回复
discusser-avatar

世事未变初心

· 浙江
钟鼓迟迟其实庆帝只是怕那把炮狙🐶,不过lz写的很棒收起

庆帝一直在琢磨啥箭能那么厉害,毕竟大狙的头在庆帝看来就是支箭

亮了(51)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