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诚勿扰看中超]第30期:中华美食博大精深,为何外援不懂享受?

avatar
关注


中华文化,深厚广博;中华美食,讲究情感、注重情趣。作为中国人,我们骄傲于自己的传统文化,同时也享受着我们色香味齐全的美食。

不过那些来到中超的外援,却并不是每一个都能乐在其中。吃蛇?吃虫子?!这些让国人乐在其中的饮食文化,却吓到了西方人。或许我们也应该接着此次疫情的机会反思一下,善待生命、敬畏自然、不吃野生动物。

01
是真的可怕?还是外援不懂享受美食的乐趣?!

a. 把蛇肉当做鸡肉吃?!离开中超的外援差评中国食物

相比于走南闯北的巴西人,最不适应中超的就是那些来自于欧洲的外援。就在本周,曾经效力于辽足的罗马尼亚外援比克法尔维在接手一档俄罗斯采访节目时赤裸裸地表示:在中国期间遭受的饮食上的“折磨”。



作为曾经的乌超金靴,比克法尔维在加盟中超后12场比赛1球未进,结果2015赛季结束后被辽足解约。他对于自己在中超的经历非常不爽,甚至抨击说中国的食物都很单调,而且油很大。



比克法尔维表示:“我现在不会再回到中国,我去的前两周非常有趣,一切都是新鲜的。之后一切变得困难。有一次,他们莫名其妙地喂给一块蛇肉吃,我还以为那是一块鸡肉呢。他们还给了我一些幼虫,我尝了尝,看着非常恶心。我们队里的守门员却像吃花生一样狼吞虎咽,他们说这里面有丰富的蛋白质。”



比克法尔维将自己在中超的失败,归结于食物,他甚至还说自己因为吃这些东西得了蠕虫病毒。

蛇肉远比鸡肉高级:不过吃虫子的确是很大的心理冲击

b. 不适应中国饮食的外援很多:高拉特都有过这样的烦恼

前天津泰达的瑞典外援阿里坎在离开中国时,表达了自己属于华夏美食的厌恶:“我绝对相信我已经吃了狗肉了,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会吃到什么肉,都是一些很奇怪的肉。中国吃很多动物,比如狗、猫和蛇。”



河南建业的波兰外援萨哈拉也有过控诉:“中国人吃的东西让我感到非常新鲜。不过有一次我与我的队友们去吃饭,他们试图说服我尝尝动物的大脑!”



昔日里巴西《环球报》有过一则报道,当时来到广州3个月时间的恒大外援高拉特,对刚到中国时见到的食物感到惊讶:“我见到过烤鱿鱼、甲鱼和蝎子等奇怪的食品。”  

中华美食博大精深:覆盖面太大,的确有些“重口味”

02
“以形补形”是中国特色?职业球员的饮食需要更规范

a. “吃兔腿”让你草上飞?以形补形的中国特色

鲁能足校为中国足球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尤其是在边锋的位置上,可谓收获颇丰。王永珀和糜昊伦在面对媒体的采访时,曾经泄露过天机。



鲁能足校的“特色美食”是兔子腿!糜昊伦甚至笑称:“足校出快马都是吃兔子腿吃的”。此言一出,兔子腿顿时在网络上成为了鲁能足校的关键词。



吃了兔子腿,变身草上飞?中国饮食文化重视以形补形的概念。这样一来,也会让我们尝试更多不同的食物。不过作为职业球员,真的可以吃这些吗?

兔子腿让你草上飞:无论你信不信,反正鲁能足校是信了(不过在引进英国专家后,兔子腿已经消失)

b.  职业球员不能下馆子:看看巨星德罗巴连大米都空运

曾经来到中超效力的德罗巴,在很多方面其实给中国足球上了一课。“魔兽”的饮食习惯很豪爽,最爱吃牛排、羊排,同时还习惯1日5餐来时刻保证自己体内充满能量。



值得一提的是,德罗巴每顿饭都需要一大盘子的米饭,而且只吃台湾大米,他认为这能确保他的身体获得足够的能量。来到中超之后,德罗巴吃的米饭甚至需要空运,来保证质量。




前阿森纳主教练温格曾经说过:“食物就像燃料一样,如果你给你的车加错了油,那这车肯定没法动。”越来越多的球队开始认识到---比赛的结束也是开始。更好的饮食和休息,将会让球员们为下一场比赛做好准备。



对于职业球员,他们或许应该远离“下馆子”。因为餐馆的用油,对于职业球员是没有益处的。中国球员不见得是练不出肌肉的“白斩鸡”,但吃多了“地沟油”,显然会降低战斗力。

“地沟油”虽然吃着香,但对身体是不香的


03
疫情带给我们的思考:善待生命、敬畏自然、不吃野生动物

a. “舌尖上的诱惑”:我们需要学会管住自己的嘴

古希腊著名寓言家伊索,曾经是贵族手下的奴隶。 有一次,他的主人设宴请客,吩咐伊索备办酒肴,要做最好的菜招待贵客。伊索专门收集各种动物的舌头,精心准备了一席“舌头宴”。 开席时,主人面对满桌的“舌头”菜大吃一惊,问:“这是怎么回事?” 伊索回答说:“您吩咐我为这些尊贵的客人办最好的菜,舌头是引领各种学问的关键,舌头宴不是最好的菜吗?” 客人都被伊索说得频频点头,哈哈大笑起来。



主人又吩咐伊索说:“那我明天要再办一次宴席,菜要最坏的。” 然而到第二天开席上菜时,依然全是舌头。主人一见此状,不由地大发雷霆。伊索却镇定地答道: “祸从口出,难道一切坏事不是由舌头说出的吗?”



这一次疫情肆虐华夏大地,一切的源头是否在于我们没有管好自己的舌头?当蝙蝠与果子狸被摆上餐桌的时候,危机早已来敲门。


b. 敬畏自然: 拒绝野味

野味市场在中华大地越发走红,野味需求量的有增无减,最终的结果就是我们终于尝到了这次“人祸”的可怕。



17年前,SARS冠状病毒来自中华菊头蝠,随后通过果子狸与它们接触、感染后,再将病毒传染给人类。不过究根结底还是因为人类对于口腹之欲的贪婪。我们缺乏对于大自然的敬畏,因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即便不是球员,作为老百姓的我们,也需要对于美食有一种更严肃的态度:善待生命、敬畏自然、抵制吃野味!这既是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也为了全人类的公共安全,更是保护自然。

拒绝野味,从我做起

结束语:

美食带给了我们极大的快乐,不过在享受的同时,还是需要限制自己的欲望。作为球队,就更需要注重科学的饮食。作为老百姓,依旧需要有敬畏自然的心。为了自己、为了家庭、为了人类,更是为了整个地球的大自然,我们需要作出一些改变。
发布于上海阅读 41080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开灯泡

· 江苏

不喜欢很正常,就像中国人去外国生活同样吃不惯。

亮了(204)
查看回复(4)
回复
discusser-avatar

苦爱久

· 北京

中国很多地方就爱吃“非主流”肉,比如蛇肉,鼠肉,我就挺难理解的

亮了(137)
查看回复(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