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街上对于张三丰的两点看法

avatar
关注
    张三丰很强,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街上的人对张三丰的吹捧太过了,老张在射雕三部曲里表现出来的,也就是和神雕末五绝差不多,或者略高于神雕末五绝的实力。但在虎扑,张三丰都快成金庸小说里的第一人了,这明显太过。    

    今天要说的两点,第一点是今天刚看到的,也就是关于张三丰“最高境界”的事。 
     
    “最高境界”,固然是极高的评价,却未必是最高的,因为“最高境界”的人,并不少。
    首先按张三丰的用以描述“最高境界”的依据是“从心所欲,无不如意”。
===================================
  这一下变故突如其来,张三丰武功之深,虽已到了【从心所欲、无不如意的最高境界】,但哪能料到这位身负血仇、远来报讯的少林高僧,竟会对自己忽施袭击?
===================================
若按此依据,类似描述的郭靖和虚竹自然也在此列。
郭靖: 随心所欲,不论举手抬足,无不恰到好处
虚竹: 随心所欲、无往而不利

而武学最高境界的描述,另外还有两段
===================================
  按常理一人给对手举起,已处于必败之地,但【赵半山】知对方功力与自己相差太远,故行险着,要将平生所悟到最精奥的借力打力拳理,指点胡斐,双足离地,身子凌空,其行动之不能自如,已到极处,所有招数劲力,纯须顺应对手,要从不由自主之中而得自由自在,可说是【武学的最高境界】,而胡斐之所不明者,也正在此。
——飞狐外传 第四回
-------------------------------------------------------------
  两人都不知九阴真经中所载实乃【武学最高的境界】,看了一会,但觉奥妙难解。小龙女道:“就算这功夫当真厉害无比,对咱们也全没用处了。”
——神雕侠侣 第七回
===================================
    原文描述,即便是赵半山之流,都已经到达了武学的“最高境界”,可见最高境界的门槛并不是非常之高。
而九阴真经也直接给出了武学最高境界的旁白。郭靖黄蓉二人在神雕初期的时候就已经将武学“最高境界”的九阴真经练到了“内力已臻化境”,郭靖更是有着在蒙古军营利用九阴真经1打多的壮举。到了神雕末期,说一直在修习九阴的郭黄二人的武功也已到达了“最高境界”,不过分吧?而此二人已到最高境界,那么武功与郭靖相若或是相差不远的杨过,黄药师,一灯,周伯通,乃至于金轮,自然也在这个境界内。


    当然,有位JR将“武功”和“武学”两个词区别对待,张三丰是武功最高境界,不是武学的最高境界,这两个不一样。这么说也不是不行。两词在语感上确实略有不同,但在描写九阴真经的时候,我认为两词可以通用,像是武功典籍,武学典籍,这两种用法,有区别吗?(两词都在天龙八部中出现,少林藏经阁里的一下子叫武功典籍,一下子又叫武学典籍)。

    如果说张三丰最高境界的武功指的是个人修为,那么对赵半山的那段描写也是同样的基于武功展现出来的个人修为,张三丰和赵半山两段描写所说的“武功”和“武学”就是同一种概念了 。如果说这境界只是张三丰所身怀的那些具体的绝世武功而非个人修为,那么,张三丰的“武功"和九阴真经的“武学”就是同一种概念了。
    无论用哪种解释,武功“最高境界”都不是张三丰独享的,而且放在所有的金庸小说里,这门槛真的不算是非常高,类似于“震古烁今”这类形容词,就是单纯的表示某个人武功很高很强,并不一定就是古往今来独一无二的。用大家爱用的NBA词汇,那就相当于“历史级别”?

   PS:九阴真经的内容如下,无论称之为武学,还是武功,那是都不为过。
=======================================
  那《九阴真经》中所载原是天下武学的要旨,【不论内家外家、拳法剑术】,诸般最根基的法门诀窍,都包含在真经的上卷之内。 
——射雕英雄传 第十八回
=======================================
除此之外,将九阴真经所载内容直接成为“武功”的,小说内也是不在少数。
说实话,这种文字游戏是真的不好玩。


    第二点,也就是虎扑里最喜欢引用的“张三丰一人包围少林寺”的事。
    关于这事,其来源的原文如下
========================================
  一时之间,三僧都不接口。最后【空性】却道:“好老道,你要考较我们来着,我空性可不惧你。少林寺中千百名和尚一拥而上,你也未必就能把少林寺给挑了。”【他嘴里虽说“不惧”,心中其实大惧而特惧,先便打好了千百人一拥而上的主意。】
========================================
    然而很明显,这段话所描写的“欲图举寺对抗张三丰一人”的,只有空性一人,别无其他。

    这里我们需要分析下空性这个人是什么样的性格。空性自幼出家为僧,小说中也不止一次说他不通世务,张松溪几句非常简单的嘲讽,他也听不懂。这样一个愣头青对于张三丰这样的武林神话,过于敬畏完全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
  少林四大神僧之中,空见慈悲为怀,可惜逝世最早;空闻城府极深,喜怒不形于色;【空性浑浑噩噩,天真烂漫,不通世务】;空智却气量褊隘,……
----------------------------------------------------------
  张松溪道:“三位向家师叫阵,说是要以三对一。待得我们要以六人对少林派十二位高僧,空智大师却又要单打独斗。我们答允单打独斗,大师却又说不妥。这样吧,便由晚辈一人斗一斗少林三大神僧,这样总妥当了吧?三位将晚辈一举击毙,便算是少林派胜了,岂不爽快?”
  空智勃然变色。空闻口诵佛号:“阿弥陀佛!”空性自上武当山后从未说过一句话,这时忽然说道:“两位师哥,这位张小侠要独力斗三僧,咱们便上啊!”他武功虽高,【但自幼出家为僧,不通世务,听不懂张松溪的讥刺之言】。
=================================
     
     而空性之外的人,是怎么看张三丰的?看下面一段话。
=================================
  空智说道:“张真人武功盖世,天下无敌,我少林三僧自非张真人对手。但实逼处此,贵我两派的纠葛,若不各凭武功一判强弱,总是难解。我师兄弟三人不自量力,要联手请张真人赐教。张真人高着我们两辈,倘若以一对一,那是对张真人太过不敬了。”
=================================
    看得出吧,少林寺的人认为空闻空智空性三人联手,就可以挑战张三丰。当然,这也只是空智一人的话,但是联系上下文,少林寺是有备而来的,这次挑战自然是众人商讨的结果。当然,如果有人一定要坚持这是空智的个人行为,那也没事,我们来看看围观群众是怎么看的。
=================================
  众人心想:“你话倒说得好听,却原来是要以三敌一。张三丰武功虽高,但百龄老人,精力已衰,未必挡得住少林三大神僧的联手合力。”
——以上皆出自 倚天屠龙记 第十回
=================================
    可见,在旁人的眼里,张三丰未必敌得过三空。
    除了这些人,整部倚天屠龙记里最了解张三丰武功的,莫过于武学见识极高高,又受过张三丰数月真传的张无忌了。那张无忌对张三丰是什么看法?看下文
=================================
  张无忌闷闷不乐,心想本教之中,无人的武功能比杨逍与外公更高,就算换上范遥与韦一笑,那也不过和今日的局面相若,天下哪里更去找一两位胜于他们的高手,来破这“金刚伏魔圈”?彭莹玉猜中他心事,说道:“教主,你怎地忘了张真人?”
  张无忌踌躇道:“倘若我太师父肯下山相助,【和我二人联手】,破这‘金刚伏魔圈’定可办到。但此举大伤少林、武当两派的和气,太师父未必肯允。再则太师父一百多岁的年纪,武学修为虽已炉火纯青,究竟年纪衰迈,若有失闪,如何是好?”
——倚天屠龙记 第三十六回
===================================
     张无忌认为,要破金刚伏魔圈,需要张三丰要与自己联手。可见,在张无忌眼里,张三丰一人也未必能稳赢三渡。
     所以,张三丰威震天下,这没错,但在各江湖人士的心目中,远没有到达“一人可以挑了少林寺”这种地步,毕竟武功再高,那也是个百岁老人了。
     “一人吧包围少林寺”这事,当段子大家说着玩没事,但真要以此为依据证明张三丰的强,那是站不住脚的。
发布于爱知阅读 6739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DailydreamerNG

· 江苏

反正我觉得区里对张三丰有些过度神话。

亮了(17)
查看回复(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