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建成绩刚出来的时候,我在网上咨询大家,不是建筑专业,也没有工作经历,一建考出来到底会不会给证书?很多网友都给我私信留言,我这个专业是不能考建造师,没有工作证明就更不行了。今天,我终于拿到2019年一建电子证书。心中的一块石头落地了。在这里,要跟大家科普一下,并不是只有建筑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的同学才能报考建造师。只要是工程类专业(包括:电子电气专业、机械专业、环境化工、园林专业),有些省份要求社保,都是可以报考就能报考建造师。
一建证书:
简单介绍下本人的情况,我大学本科读的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毕业以后在一家上市公司上班,做的是类似于销售的工作。从12年毕业到现在,一直还在基层工作,可能是对于现状的不满吧,我自学了一建跟二建。我没有任何关于建造师的从业经验,我有的仅仅是一张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本科文凭。学历证明:
2018年,报着试试看的心态报考了二建,起初以为二建会很难,我当时的策略是优先过两门,最后一门实务第二年考。二个月的时间,我把所有看书的时间都留给了《管理》、《法规》两门课,裸考上的《机电》考场,虽然裸考,但是考场上,我觉得机电并不难,当时很后悔为什么不一起准备3门,成绩出来,两门公共课的成绩很高,而裸考的机电也仅仅少了18分就能合格。
二建成绩单:
所以在这里,我奉劝所有准备2020年二建考试的同学,其实二建并不难,尽量一次性准备3门,否则又要多花一年的时间。况且今年二建考试时间又推迟了,对于备考可是千载难缝的机会。二建成绩出来后,我深刻的反思了自己在备考路上走过的弯路。同时制定了2019年的备考计划。2019年,准备一次性备考一建四科,二建机电实务。因为有了二建的基础,在备考一建时,我直接选择裸考《管理》、《法规》两门课,仅在考前半个月做了这两门课的最近5年真题。因为执业类考试,并不是以高分取胜,及格万岁,多一分浪费,时间要用在刀刃上。
从2019年3月份开始,我先复习一建《机电》这门课,因为我知道自己最薄弱的环节就是实务这门课,跟那些有工作经验的考生比起来,我有着天然的劣势,我没有任何实操经验。所以我先花45天时间,学了一遍一建教材,然后又花了30天时间学了一遍二建教材。另外做了近10年的二建实务真题。就这样,上了二建的考场。二建考的并不顺利,我重点看的全没考到,我没看的,案例全考到了。但是我知道浙江的分数线应该不高,过得问题不大。考完二建,给了自己3天的思考时间,继续总结二建实务备考上的不足,将二建考到的案例题作为重点在一建备考时关注。
时间来到了6月,我一建实务看过了一遍,二建实务也看了一遍。这时候,一建的新教材出来了,然后我又花了一个月重新学了一遍教材。这个时候,已经7月份了,距离考试只剩2个月的时间了。于是我开始准备一建《经济》这门课,《经济》这门课学起来很难,但是考试的题目很简单。于是我每天晚上花1小时学习经济,其余时间开始拿来总结《实务》这门课的历年考点,并将历年考到的题目,在书本上标注。7月份这一个月的时间,我就拼命的做《实务》近十年的真题。发现一个规律:《实务》考试题目重复率不高,历年的题目完全相同的概率基本为0。但是考点的重复率还不少,案例考的就是自己的综合实力,是需要将自己所有的知识能够用上去。出题比较灵活,盲目的做真题,对考试并一定有用。
到了8月份的时候,我就开始回归书本,因为在7月份的时候,已经把10年的真题考点划到书本上了,联系前后文,开始背考点,联系前后文背考点,对案例问答题帮助非常大。很多时候,我们看完答案,恍然大悟,原来这答案就是自己背过的,但是在考场上,我们就是没想到用这个知识点去回答。其实这就是我们在备考的时候,一味的背知识点跟考点,却忽略了这点考点,有几种问法。咱们试着在备考的时候,看到答案,多去思考,假如你自己就是出题人,这个答案你会怎样去设计问题。只有学会这招,你在考实务时,才能高分通过。
本人不是什么培训老师,也不是什么中介机构。我只是茫茫考生中的一员而已,发这篇文章初心就是为大家提供自己收集的考试资料,以及分享自己的考试心得。时至今日,我终于有资格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去跟大家分享一些经验体会。其实这篇文章的大部分内容我曾在自己的公主号(建造师考试交流圈)也发表过,只是今天拿到了证书,再跟大家分享下喜悦的心情。最后附上我一建的成绩,以及将自己备考时,浏览各大论坛找到资料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争取今年都能拿到证书,加油!!!
一建成绩单:
备考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