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一些错误,更详细的一些1978年菲律宾世锦赛的资料汇总

avatar
关注
1978年菲律宾世锦赛
主教练:钱澄海
队员:张卫平、穆铁柱、王德礼、匡鲁彬、柳继增、陈凯、王宗兴、嵇照光、何钜华、张明书、黄频捷、邢伟宁
总成绩:2胜5负(第11名)小组赛全败
中国97:154巴西
中国104:107波多黎各
中国95:125意大利
排名赛2胜2负
中国102:90韩国(张卫平30分,穆铁柱20分)
中国95:118捷克斯洛伐克(张卫平35分)
中国79:89塞内加尔
中国115:112多米尼加(张卫平32分,穆铁柱25分)
张卫平场均25.3分排名得分榜第二,入选赛事最佳阵容,穆铁柱13分

中国队78年世锦赛队内得分榜
1. W. CHANG(张卫平)25.3
2. T. WUCHI(柳继增)14
3. T. MU(穆铁柱)13
4. C. CHI(嵇照光)10.3
5. W. HSING(邢伟宁)9.9

纠正一下,之前从网上查到的资料78年去的是一位叫王忠明的球员,更正上事实那篇文章里可能是抄错了,去的是嵇照光,当届比赛里场均可以得到10.3分,是队内重要的得分手,王忠明怀疑是不是湖北名宿王宗兴的弟弟王宗健,还是别人?
12位国手资料
张卫平 大前锋 北京队,1950年12月19日出生于北京,目前是央视篮球评论员
穆铁柱 中锋 八一队,1949年6月1日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职业生涯从济南军区出道,之后加入八一队,中国篮坛著名的中锋,于2008年9月14日去世rip
王德礼 前锋 山东队,1947年8月1日出生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从山东队退役后入伍北京军区成为军人球员兼教练继续职业生涯,执教青年女篮培养出郑海霞、隋菲菲、苗立杰,之后去到北京奥神男篮拿过甲B和亚冠冠军,最好成绩是CBA第四名,离开奥神之后又去到华侨大学和太原理工做主教练,目前在清华大学,曾经率领三支不同的大学夺得过CUBA的总冠军,一直奋战在校园篮球的一线。
匡鲁彬 前锋 武汉军区,1956年1月26日出生于黑龙江呼兰,新中国篮球50杰,武汉军区出道,帮助武汉军区在八一统治的年代拿过两次全国冠军是真的流弊,目前是中国男篮总领队。
柳继增 后卫 辽宁队,1954年出生于辽宁营口,现在应该还在辽宁队任职。
王宗兴 后卫 湖北队,湖北人,1980年湖北队夺得全国冠军时的绝对主力,入选过国家队;1985年出任湖北女篮主帅,第二年就把球队带上了全国冠军的宝座。曾出任中国女篮主帅,之后也辗转过甲B、NBL的职业队,去年入选了湖北篮球名人堂。
何钜华 后卫 广东队 广东南海人,目前在广州搞青少年篮球。
张明书 前锋 吉林队 吉林长春人,目前应该还在吉林体育局工作。
邢伟宁 内线 上海队 上海人,之后被去到了八一队,退伍后在上海某医院工作,1986年10月18日遇车祸身亡。
黄频捷 后卫 北京队 1947年3月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县,当时的国家队队长,新中国篮球运动员50杰之一,2013年卖金牌救球迷事件是他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里。
嵇照光 前锋 广东队 1956年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兴宁一个随军部队家庭,之后成为了中国男篮队长,一直活跃在广东篮球界。

另外一名球员陈凯因名字太过大众化,实在难查,希望论坛球迷补充
发布于上海阅读 19429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显宗孝明

· 广东

78年陈凯,86年李峰,这两个名字烂大街的国手都很难查到资料

亮了(0)
查看回复(2)
回复
discusser-avatar

赵战楼主

· 上海
显宗孝明78年陈凯,86年李峰,这两个名字烂大街的国手都很难查到资料收起

李锋查的到青岛人,1959年出生的,济南军区

身高1.86米,体重128斤,百米速度13.8秒,摸高3米……这是李锋年轻时的身体测评数据。放到现如今,别说打职业篮球,恐怕好多大学校队的后卫都要比这优秀。但“跑不快、跳不高”李锋不仅吃上了职业篮球这碗饭,还一口气打进了国家队。
李锋入选国家男篮是在1985年,当时他已经26岁。与他同时入选国家队的还有宫鲁鸣、王非、王立彬、孙凤武等一批后来成为中国篮球发展功勋人物的球员。他们一起合作,在主教练钱澄海的带领下,拿到了第十届汉城亚运会男子篮球项目的冠军。回忆起当年的辉煌,李锋并没有显露出多少骄傲的神色,“其实6年前我就有机会进国家队,那时候我在济南部队篮球队是得分主力,国家队当时想调我和张斌两个人过去,但因为1979年参加全军篮球比赛的原因,没有能够到国家队报到。”李锋解释道。
李锋(左)与当年中国“第一神投手”郭永林一起接受《解放军报》采访时的留影。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济南部队篮球队可是国内篮坛的绝对劲旅。穆铁柱、马连民等一批优秀球员叱咤球场。能够在这样的队伍中成为主力得分手,李锋自然是“有两把刷子”。可看看年轻时的身体测评数据,李锋也承认,自己的先天运动条件真的不算优秀。“我那时候一百米跑不过我们队里的中锋,我打了一辈子球也没扣过篮。”但跑不快、跳不高的李锋却有自己的绝活——得分手段丰富,用现在球迷形容来说,那就是一个“进攻万花筒”。虽然身材不高,李锋还能在场上胜任多个位置。在队友遭遇包夹时,他能把球运过前场组织进攻,需要他得分的时候,他甚至能背身单打到内线去得分。
李锋每场比赛的篮板数还总能排到球队的前三名。“现在想想啊,我就是用自己一些优点弥补了自身的缺点,比如我脚步很好,这就弥补了我身高的劣势,我速度慢但我启动快,我弹跳一般但我弹速快。”李锋道出了自己为何能够有所成就的秘密。1982年李锋(左一)随八一男篮征战世界军人锦标赛。“怪球国手”是被逼出来的很难想象李锋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已经掌握了后仰跳投、抛投甚至是后撤步投篮这样先进的篮球进攻技术。并且,能够在球场上合理地运用这些技术去取得分数。也许正是因为动作太过“超前”,李锋在球员时代一直被认为是一名“怪球手”。李锋小时候的家住在市场三路,趴在自家的窗户上就能够看到当时市场一路上的房管局灯光球场。而李锋的篮球之路也正是从这块球场开始,他的队友和对手也都是比他大七八岁的大孩子。“那时候为了打球,天天翻墙进到球场里,被人撵出来再爬进去,没事的时候就趴在窗户上看别人打,我是喜欢研究学习别人打球的技术特点,所以自己就琢磨了一些进攻办法。”李锋说道。1979年第四届全军运动会,济南军区部队篮球队在决赛落后10多分情况下逆转战胜沈阳部队获得第一,20岁的李锋因为决赛独得30多分,被安排在正中间举着冠军锦旗拍照留念。“野路子”出道的李锋在小学毕业后去了青岛第二体育场跟随朱斌老师练习篮球。两年后,67军篮球队选中了他,很快就被调到了济南军区篮球队。期间,李锋还曾三次到山东队测验,但都因为身体条件原因被拒之门外。回想起自己刚开始接触专业篮球的情景,李锋说:“我刚打球的时候因为又瘦又小,在场上经常被人盖得昏天黑地,这就逼得我得想办法,有时候看到别人用抛投动作,或者电视里面有球员用到后仰投篮,自己就去琢磨,回到场上慢慢去尝试,发现这些动作确实好用,特别是对我这样身体条件一般的球员,那我就去专门练习这些技术动作,慢慢形成了我的技术特点,我总觉得打球最终还是要靠脑子,光苦练也不行,还得思考,也就是苦练加巧练吧”。李锋的技术特点让他成为济南军区篮球队不可或缺的得分利器,并且也影响了身后一批年轻队员打球的风格。后来,济军天马篮球队征战CBA时,那些有名的后场球员娄延东、柳勇等,在球场上都有着李锋当年打球的影子。

亮了(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