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历史的天空》细节分析

avatar
关注

之前发过一个有关这部剧的帖子,发现看过这部剧和原著的jr数量远远超过我的预计,而且也真的有一些jr对这部剧有自己独到的分析。现在我想把我个人对于这部电视剧的一些细节分析总结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

之前说过,这部剧跟亮剑有本质不同,它着重讲内部环境和人性。在这部剧里,几乎没有绝对脸谱化的人物,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没有永远的好人和坏人,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每个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都有自己的选择。

和简单的坏人整好人的逻辑不同,这部剧不乏出现好人整好人的现象,好人有时会做点坏事,坏人有时会做点好事,成为好人不一定因为本性好,成为坏人不一定因为本性坏。草莽英雄通过斗争而掌握了斗争的艺术,成为了笑到最后仰望历史天空的英雄,其深度厚度、对人性的探索和刻画以及对历史深刻思考可见一斑。

我个人认为这部剧编剧水平很高,对于原著的改编是基本合理的,删去了一些不必要的人物和故事情节,让故事更加紧凑精炼,甚至比原著多出了那么一点点温情。

作为佐证的图片最多只能放九张,所以不可能把这部剧总结的面面俱到,万望海涵。

细节1:初次见面,张普景冷漠态度暗示矛盾由来已久。

初次见面,张普景态度不冷不热,姜大牙说了麒麟山民众对杨庭辉的神化传说,请大家注意张普景的表情。

朱预道说,张主任是钦差大臣,这就引出了背景。看过原著的就会知道,麒麟山(凹凸山)的队伍是杨庭辉、王兰田还有姜家湖拉起来的,上级为了控制这支武装,下派窦玉泉、张普景、万古碑(江古碑)、李文彬还有电视剧里被删减的角色朱疆到麒麟山工作,目的是为了换血,但是杨将了上级领导一军,所以最终还是杨独揽大权,所以这几个人就自然而然的担负起了监督的特殊使命。

张普景的表情,暗示了矛盾其实由来已久,暗示了他本人对于宗派主义和个人崇拜的深恶痛绝。

细节2:姜大牙大队长任命问题让人发现每个人的性格。

关于姜大牙任命问题的会议和关于姚葫芦问题的会议,都能让我们发现每个人的性格。

万古碑总是过早暴露火力,提出矫枉过正的建议,最后被杨抓住了弱点而击破,最后妥协投降,体现了这个人的短视、冲动的性格和人格的缺陷。

张普景总是盲目附和打头炮的万古碑,体现了张这个时候还缺乏斗争经验和头脑,这一点,与他日后写汇报材料又不直接送给领导,最后被人利用一事形成呼应,体现了此时此刻张普景还不够成熟。但是他作风正派,万提出杀姜是为了怕杨如虎添翼和保卫爱情,张提出杀姜是因为他不想把队伍交给他眼中的投机者,这与他日后两次保护姜形成呼应,他的一切想法都是出自公心。

窦玉泉总是默不作声,或者顾左右而言他,这是他的一贯作风,因为他知道恶人别人会做,他不必暴露自己的火力,借他人之手投石问路,自己再伺机而动,体现了这个人的深邃和深藏不露。杨庭辉有一次与他单独谈话,提到了他过去的历史,也暗示了窦经历过多次运动,经验丰富,轻易不发表意见。

王兰田总是能抛砖引玉定下基调,最后杨庭辉出马抓住所有人的弱点各个击破,这两个斗争经验丰富的领导者显然牢牢的控制住了局面,其战略眼光、远见卓识以及作为领导者的逆境转圜能力,绝非张万李三人可比。杨王这二人相比,杨往往在明面掌控大局,而王虽然表面上来看是杨的附庸,但实际上王兰田同样是一个深藏不露的角色,而且很容易被我们忽略,王兰田的聪明,甚至比窦更深邃,更举重若轻,他长期领导地下工作,他的角色不仅仅是一个分区副职,更是一个众多机密的收藏者,他不是手里没有杀手锏,而是引而不发,韬光养晦,在表面上做好杨的辅助工作。网络上,甚至一直流传着李文彬是被王兰田出卖的这一说法。

杨庭辉为什么任命姜大牙大队长时,把宋上大、马西平两个“保卫科”干部、带有秘密工作性质的两个人派到陈埠县?个人认为这是作者的一处暗示,杨庭辉当时对姜大牙也是且用且防,宋马这两个人带有双重的特殊使命。一方面,杨深知窦张万虽然败了,但是他们也会想方设法往陈埠县县县大队安插眼线,掺沙子,所以必要的时候,这二人可以保护姜大牙。另一方面,姜大牙此时还不成熟,性格乖张桀骜不驯,扔出去能炸别人,反过来也能炸自己,杨庭辉也很怕他一旦再做出过火的事来,引火烧杨自己的身,所以这二人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监视姜大牙的作用。姜若走上正道,则辅佐之;姜若离经叛道,这二人便可持尚方之剑及时止损。

果不其然,张普景也交给了即将赴任的东方闻英一把手枪。

细节3:姜大牙和李文彬吃面鱼,暗示矛盾。

这是一处很平常的场景,所以很容易被忽视,但看的出来编剧是动了脑筋的。

面鱼如果我所料不错,其实就是我们常吃的疙瘩汤,这个贯穿全剧的食物原著里没有,是编剧后加的。

在李文彬还没开始批评姜大牙时,姜大牙就说:我就爱吃家乡的面鱼,好吃,你多吃点。

而李文彬是外地人,对这碗面鱼明显毫无兴致。

此时此刻,编剧用这本乡本土的食物面鱼暗喻麒麟山的本土派,而李文彬对面鱼的不感冒,暗喻了双方的矛盾,无论是意识形态还是饮食习惯,都是处处不和。

细节4:张普景有他的一个“卑鄙”职业习惯。

张普景写了一份材料,矛头指向杨庭辉,但是他没有直接交给上级,而是先跟杨交换意见,这体现了他和万的本质区别,他的一切做法都是出自于公心,他不懂得除恶务尽、杀人要杀死的道理。

张对杨说姜大牙的种种劣迹,和对杨的个人崇拜,杨问他是怎么知道姜大牙说的话的,张停顿了一下,含糊其辞的回答:基层同志反映的。

原著里对于这句话解释的很清楚,张普景喜欢用盯梢的方式在下面安插自己的眼线,听小报告。原著曾经交待过,张是保卫干部出身,我想这就很好理解了,职业习惯。

但是他和别人不同的是,他重原则重证据,没有证据的小报告他不听。而且如果不是张坚持原则,抵制万李的建议,cjyd里姜大牙已经魂归西天了。

张是个君子,但是不代表君子就没有“卑鄙”的一面,好人也会做点坏事。

细节5:姜大牙让朱预道清理“家贼”。

朱预道说的梦话,李文彬都掌握的清清楚楚,说明这些人的眼线真的是无孔不入。姜大牙让朱预道查查是谁“卧底”,必要的时候“采取果断措施”。

什么叫果断措施,我想我们都明白,难道真的为了争斗,就可以对我们一起浴血奋战的战友下手?

这个同样不起眼的细节,深入浅出的显示了斗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

细节6:李文彬本性和万有本质区别。

窦为何对如何处置姜大牙不表态?因为他想借刀杀人,让万李出头,自己不用承担任何责任。

窦对李说的比较露骨,对万则是在书上划了一句话来暗示。这说明什么?说明窦对李的信任要超过对万的信任,他深知李比万人格上单纯干净的多。

李文彬觉得,按照姜大牙的所作所为完全可以判死刑,不必冒险去秘密杀他,而且cjyd是为了治病救人杀一儆百,让大家提高思想意识和觉悟,这充分说明李的本性跟万有本质上区别。

李文彬看见窦玉泉态度暧昧,所以他自己也不愿意去当窦的杀人工具,他对万说:这次运动,咱俩怕是要吃大亏啊!

说明在这件事上,李在自己的阵营里也有着充分的警惕性和防范意识,但是他也不懂得除恶务尽的道理。

二人找到张普景,张坚决反对,于是此时一来二去耽误了下来,直到老杨回来,运动结束,放虎归山。

一批过路干部被石云彪误杀,万怕承担责任,表示要装作不知道,李文彬说:那那些同志不就死的太冤了吗?

李的本性比万良善的多,即使不是绝对的好人,也绝不是垃圾人。

李的变节,是一个悲剧。实际上刚到麒麟山时,李的热情超过了所有人,甚至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陈埠县工作。姜上位以后,他的信仰彻底崩塌,他一直把自己作为正宗的布尔什维克自居,不愿意看到队伍交给一个文盲草莽,信仰的崩塌,加上内部的倾轧,导致了最后的变节。

细节7:李文彬是被谁出卖的?

李文彬出事,原著写了,对方对情报掌握的准确程度十分惊人。

李文彬到底是被谁出卖的?看过原著的都明白,唯一能确定的,就是执行者是朱预道。而策划者,有人说是窦玉泉,有人说是王兰田。

说是窦玉泉的根据:

原著里窦玉泉借礼堂时对朱预道说,李文彬的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天不知地不知,还是你知我知。

知人隐私者危,窦曾经半明确的对李说过要把姜大牙杀掉,对万则只是书上划了一句话暗示,所以窦此时最忌惮的是李。

而李不知趣,非要在窦面前提及窦想杀人灭口的想法,让窦不寒而栗,借刀杀人也顺理成章。

加上当时李文彬的警卫员是窦原先的警卫员高铁锁,张普景的推断也是窦。

说是王兰田的依据:

王兰田原先是教书先生,他的学生里有gmd,有wj,加上他长期领导tongzhan工作,与对方有联系,借朱预道的手把李文彬的行踪透露给对方并不难。通过卖掉李文彬,让这几个人抬不起头,帮助姜大牙巩固自己的地位,从而加强对麒麟山分区的控制。

原著里高秋江把李文彬留下的材料交给了主人公,主人公说这个人不是窦,主人公之所以之前一再暗示是窦出卖的,是故意卖的破绽转移读者视线,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写法。

这两种可能性,我觉得都说得通。

细节8:后期的两处暗语。

老窦,这句话是你教我的啊。

换言之,杀人要杀死是你教我的,这是血的教训啊。

再换言之,你老窦也不干净啊,别让我揭你老底啊。

在窦的世界里,凡事没有对错,只有利弊。曾经想杀姜的也是他,现在保护老战友的也是他。

通过自己的运动经验,他深刻发现了凡是运动,轰轰烈烈之后,终会偃旗息鼓,万这种人不会有好下场,所以他要保护老战友。

原著里他保护张普景,还有一层原因,就是他想从张普景的疯话里收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张也是一个众多秘密的收藏者。

老朱,你好了伤疤忘了疼啊。

换言之,做人留一线,你忘了自己以前挨整的时候了?

老朱,你对同志是有过不光彩的行为的。

换言之,李文彬的事你想让我抖搂出来吗?

细节9:残酷中的几处温情和点睛之笔。

万去东方闻英的墓前唱歌,他对爱情也有忠贞的一面。

姜反思自己没文化,与李云龙的“学个屁”相对应。姜善终,李悲剧,不是完全没有原因。

姜窦拥抱,恩恩怨怨烟消云散。(原著里后期还在搏杀)

姜去看望晚年朱预道。

姜为国防事业急流勇退,站好了最后一班岗。

草莽英雄,目不识丁,贵人相助,通过斗争掌握了斗争的艺术,笑到了最后。

发布于黑龙江阅读 66010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专门出来乱说话

· 北京
丿一蓑烟雨这个片小时候挺爱看的,那天看过帖子。之后又看了一遍,比大多数电视剧强,也算经典吧,但是跟亮剑不是一个级别,亮剑是经典中的经典,你看这个剧是在找优点,看亮剑是在找缺点,不一样的。收起

亮剑小时候挺爱看的,那天看过帖子。之后又看了一遍,比大多数电视剧强,也算经典吧,但是跟历史的天空不是一个级别,历史的天空是经典中的经典,亮剑这个剧是在找优点,看历史的天空是在找缺点,不一样的。

亮了(10)
查看回复(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范德彪今年29楼主

· 黑龙江

演员基本上都演技在线,剧本也是一流,可惜不是很火,曲高和寡吧。

亮了(9)
查看回复(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