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得罪人的贾诩是如何寿终正寝的?

avatar
关注

https://www.zhihu.com/answer/1083422299

贾诩?得罪人?兄弟你怕是根本不了解贾诩,只是凭感觉觉得他一手造就了乱世,全天下的忠汉义士都恨不得宰了他。

用贾诩和吕布这两个很像却有截然不同的下场来分析,我们甚至可以看得出文武之间思想的迥异。

言归正穿,我们先从贾诩的一生来搭建他的人物模型。

谥号

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是三国时曹魏的著名谋士。曾在东汉年间历仕于董卓、李傕、段煨、张绣、曹操、曹丕等人,后官至太尉,谥曰肃侯。

活了76岁的贾诩在三国时代无疑算得上寿星了,在这不足百年的履历里,仕六主而不倒,甚至在死后还得以谥号肃侯,肃这个谥号什么意思呢?执心决断为肃,身正人服为肃,摄下有礼为肃。这是一个很不错的谥号,后世的包拯也曾经得到过类似的谥号。从谥号来分析,贾文和在曹魏政权的地位怕是不输敬侯荀彧贞侯郭嘉这几位王佐之才。三姓家奴表示不服。

刚德克就曰肃;执心决断曰肃;威德克就曰肃;正己摄下曰肃;能执妇道曰肃;好德不怠曰肃;貌敬行祗曰肃;刚德克服曰肃;身正人服曰肃;法度修明曰肃;严畏自饬曰肃;摄下有礼曰肃;貌恭心敬曰肃。

在后世,大名鼎鼎的包拯也曾获谥,宋史记载“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或许贾诩也是因为开辟了乱世,一生阴狠毒辣的计策为其他同僚所惮,也得到了类似的谥号。但是他本人的性格,也像他的毒计一般狠辣吗?

文和乱武

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人也。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谓诩有良、平之奇。

贾诩年轻的时候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什么人,大概只有凉州名士阎忠被他请教学问,所以才知道这个平平无奇的少年郎有着张良陈平一样的本事吧。在当时,寒门士子求学很难,贾诩这一身本事岌岌无名,偏偏阎忠知道他的本事,所以我认为他有可能是贾诩的师傅,至少也跟贾诩探讨过学问。

阎忠并不是一个信服汉室的人,从他在皇甫嵩平定黄巾后劝他政变就可以看的出,贾诩对汉室的态度,大概也是受到他影响。由于在他成名之前的记载实在太少,我们不多做推测。但是从他狐假虎威保命的事迹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怕死的人,或者说身怀一身惊天本领,贾诩并不像死的平平无奇。

察孝廉为郎,疾病去官,西还至汧,道遇叛氐,同行数十人皆为所执。诩曰:“我段公外孙也,汝别埋我,我家必厚赎之。”时太尉段颎,昔久为边将,威震西土,故诩假以惧氐。氐果不敢害,与盟而送之,其馀悉死。诩实非段甥,权以济事,咸此类也。

这是贾诩在历史中的第一次出手,和他同行的人都死了,独独他活下来了,与他同行的人以段颎的声名,或许可以保下来几个,但是从他们死光的下场来看,用后文贾诩为求活命不惜劝说李郭造反的行为来分析,贾诩或许可以救下来一两个,但是他怕死不敢去尝试,更害怕救下来的人拆穿他!

贾诩再一次出手,是王允这些忠汉义士将董卓弄死以后,坚决不肯赦免他的部下的时候,深处凉州的贾诩听着王允要尽诛凉人的谣言,他为了保住自己的命毅然掀起了一场求活之战。

笔者注:很多人认为王允是个好人,因为他设谋杀了董卓。但是在史书上的记载,王允虽然是忠臣,但是并不算好人,他和吕布大权在握以后,气焰之嚣张不下董卓,先是弄死了蔡邕,又拒绝幕僚提出赦免董卓余党的罪孽,令皇甫嵩统领他们,待局势稳定以后再秋后算账的建议。笔者认为,如果没有文和乱武这件事,王允就膨胀成了下一个董卓。

李郭打下长安以后,他们很兴奋的大赏群臣,可是这个时候贾诩拒绝了他们的封赏,作为文和乱武的绝对功臣,贾诩并非为了出人头地,他只是想乱中取活,所以他拒不接受封赏的态度,无疑是在和李郭二人划清界限,从而给自己日后庇护汉室忠臣留了一份余地。

而隔壁的吕布就不一样了,被赶到关东有如丧家之犬的温侯要是有他的骚操作,同样是乱中取活,说不定就混成了“布一时不察,为奸人所惑……最终手刃仇敌”的绝世猛将佳话。

在李郭事件中,贾诩虽然是出谋划策者,但是最后也是他庇护了汉室忠臣。想来那些熟读儒家经典懂得忠君报国的臣子,也对救命恩人恨不起来,只会同仇敌忾的咒骂掌权时候把同僚全部得罪的王允不肯赦免人家了把。

宛城之殇

匆匆的从不敢用他的老段手下跳槽到了张绣帐下,好巧不巧的这家伙惹到了曹操这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贾诩第一时间便是老板我们干不过他的,要不投降了把。张绣表示,确实,曹操这个狗东西动不动就屠城,要不是他想上我叔母我真的挺害怕他收拾我的。

贾诩心想,人妻曹你这怪不了我啊,我这样的胆小鬼真的不敢和你这个动不动就屠城的杀胚对着干的,但是你都想上人家上任主母了(张济的老婆),就算我们主公是绿毛大乌龟,但是他手下还有那么多张济的老部下呢,这是你逼我的,贾诩又是一出手,上来就把曹操的侄子儿子还有心腹爱将给弄死,还是很难看的那种。

这样的血海深仇,贾诩心里估计也是绝了给曹操打工的心思,一边联合刘表,一边固守宛城,曹操气的七窍生烟都攻不下宛城。说不定老曹的偏头疼 就是被贾诩守护的宛城铁王八给气的。

事情的转机在哪里?

官渡之战。

曹操这个时候担心腹背受敌啊, 老曹疑心病多重啊,担心孙策来偷袭就听郭嘉的找刺客把他弄死了,万一和实力还在自己之上的袁绍打的正欢,宛城老毒物再给我来个釜底抽薪我该怎么办。

可以说宛城不定,曹操不敢开官渡副本的时候,贾诩劝说张绣投降了。

这一手操作,无疑是让曹操领了大人情。一方面人死不能复生,一方面贾诩的水准实在太高(赵云长坂坡不就是一句不许放箭)再加上这波来自贾诩的肯定(要是贾诩不看好他,人家肯定等着开战来一波背刺),曹操心里对贾诩所有的恨意都没了,毕竟拿刀杀自己崽儿的是张绣,贾诩这个刀有什么错?

在这一点上,曹操和曹丕都看得很清楚。(虽然我一直觉得曹丕扬言报仇是一种政治手腕,为了表明自己重视家人,而老曹正好靠着儿子的不满唱红脸,绣儿啊,不用担心我这个不成器的崽,他不敢动你云云。这样双管齐下张绣那岂不是感激涕零,死心塌地的跟着曹魏干。)

至于帮汉室说话,荀彧跟老曹一哭二闹三上吊吸引这么大火力,贾诩一个左右逢源的胆小鬼说两句话怎么了。

贾诩一生出谋划策虽然毒辣,但是为人处世却始终留一份余地。可以说我把你逼得进了死胡同,还能反咬一口都是你逼我的,你要是原谅我我就救你出去。这个被他坑了又被他救了的人要怎么对他?万一真去收拾他他再给你埋个坑又怎么办?

这样的一个人,又不去和别人争权夺势,又着实让人害怕,当你知道他绝对的中立以后,谁还敢去得罪他?

三姓家奴再次骂骂咧咧的走过。文人的心都特么是黑的,就不能像武夫一样直来直去?

发布于湖北阅读 113152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Heilcia

· 江苏
蟹王浆最主要是立储问题上站对了队立了功,本身为人又低调。不过他也就自保的格局了,位列三公,还被孙权嘲笑这种人也能当,可见在天下人心中口碑着实差。</div>有些人逻辑真的是。。。评价一个人还需要自己品德高尚?</div>这整件事就和人品没什么关系</div>一般他国听到别国人事任免,也就客套一下过了,像魏国评价蜀就是小国名将唯羽,当时通讯落后,能有多了解?</div>孙权竟然这种反应,可见贾诩此人真的是“名声“在外</div>收起

你不会因为某人说了一句 生子当如孙仲谋,就认为孙权人品很好吧?贾诩还轮不到孙权嘲笑。

亮了(257)
查看回复(3)
回复
discusser-avatar

WHAT翔

· 江苏
蟹王浆最主要是立储问题上站对了队立了功,本身为人又低调。不过他也就自保的格局了,位列三公,还被孙权嘲笑这种人也能当,可见在天下人心中口碑着实差。</div>有些人逻辑真的是。。。评价一个人还需要自己品德高尚?</div>这整件事就和人品没什么关系</div>一般他国听到别国人事任免,也就客套一下过了,像魏国评价蜀就是小国名将唯羽,当时通讯落后,能有多了解?</div>孙权竟然这种反应,可见贾诩此人真的是“名声“在外</div>收起

孙权自己口碑也不咋地啊,而且做为敌对势力,孙权一个人的看法不能可见天下人怎么样。

亮了(1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