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片名:花样年华
领衔主演:梁朝伟、张曼玉
执导导演:王家卫
标签类型:爱情、文艺
制片地区:中国香港
上映年份:2000年
亮点福利:
1. 这或许是演技最好的华语男演员和演技最好的华语女演员之间的一次巅峰之作。梁朝伟拥有一次戛纳影帝、五次金像奖影帝、三次金马奖影帝。张曼玉拥有一次戛纳影后、一次柏林影后、五次金像奖影后、四次金马奖影后。
2. 王家卫在电影中的色彩和光线运用很出色,我不是电影专业的,很难准确讲解他的技术。不过,对拍电影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研究一下。
3. 张曼玉展现的旗袍之美。影片里张曼玉轻松驾驭二十多套旗袍,展现出了她的修长身姿和柔和气质,为世界绽放出了中国古典之美。和同时代的关之琳、李嘉欣、张敏相比,我一直get不到张曼玉的颜值。但在这部电影里,我却体会到了张曼玉的体态婀娜、风姿绰约,《花样年华》里的张曼玉,就是最美的张曼玉。
荣誉奖项:
2000年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梁朝伟)
2000年欧洲电影奖最佳外语片奖
2000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张曼玉)
2000台湾金马奖最佳摄影奖(杜可风/李屏宾)
2000台湾金马奖最佳造型设计奖(张叔平)
2001年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梁朝伟)
2001年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张曼玉)
2001年香港金像奖最佳剪辑奖(张叔平)
2001年香港金像奖最佳美术指导奖(张叔平)
2001年香港金像奖最佳服装造型设计奖(张叔平)
2001年德国劳拉奖最佳外语片
2001年法国凯撒奖最佳外语片
2001年华语电影传媒奖最佳男主角(梁朝伟)
2001年华语电影传媒奖最佳女主角(张曼玉)
2001年华语电影传媒奖最佳摄影奖(李屏宾/杜可风)
2001年英国独立电影奖最佳外语片奖
2001年乌拉圭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奖
2001年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奖
2002年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奖
2002年美国Chlotrudis Awards最佳外语片奖
2002年阿根廷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奖
剧情描述:
1962年,香港。在外贸公司当秘书的苏丽珍(张曼玉饰),为她和她丈夫在一幢公寓里租了个房间。同一天,报社编辑周慕云(梁朝伟饰)和他太太也租了同一幢公寓的某间房。
巧合的是,两人都在同一天搬进来。
而且都是一个人过来搬,各自的配偶因为工作忙,都没有出现。
两家人互相搬错了家具。
归还对方的物品时,周慕云和苏丽珍正式照面。
苏丽珍的丈夫去日本出差回来,带了个电饭煲回来。苏丽珍给邻居们体验。大家都说好用。房东建议周慕云为了老婆,也让苏丽珍帮忙买一个电饭煲回来。周和苏又有了交集。
周慕云亲自去苏丽珍家致谢,并给苏丽珍丈夫买电饭煲的钱,却从苏丽珍丈夫口中意外得知自己的妻子已经把钱给过苏丽珍的丈夫了。影片在这里埋下了伏笔。
两人发现有共同语言。
周慕云去接妻子下班,却被告知他的妻子早就下班了。
苏丽珍的丈夫由于工作关系,常常出差。周慕云的妻子和苏丽珍的丈夫一样,经常不在家。苏丽珍只好经常一个人下楼买面吃。
周慕云也只好下楼随便吃一点。
两个孤独的人在楼梯间不期而遇。
周慕云的同事有一次跟周慕云说,他看见周的妻子在街上跟另外一个男的在一起。
一天,苏丽珍听到隔壁有动静,以为周慕云的房东顾太太一家回来了,想找他们聊天。开门的却是周慕云的太太。其实周慕云的太太正在家里和苏丽珍的太太偷晴。
苏丽珍的丈夫出差了,周慕云的妻子回娘家照顾生病的老母亲。苏丽珍独自一人。周慕云也是独自一人。
周慕云约苏丽珍出来,想请教一点问题。
两人从皮包和领带中,发现各自的另一半在进行婚外恋。
或许是因为想报复各自的另一半,周和苏相互挑逗。然后一起去约会。不知道是为了报复各自的另一半,还是为了单纯的慰藉。
两人有着共同的爱好——武侠小说。
他们在周慕云的房间里一起研究写武侠小说,但房东顾太太一家突然回来,为了不引起误会,苏丽珍在周慕云房里待了一天一夜。
为了更好的创作,为了不让别人误会到苏丽珍。周慕云在外面租了一间房间,专门写武侠小说。
两人一起写小说的时候很快乐,完全忘记了烦恼。
房东孙太太觉察到了苏丽珍的异样,旁敲侧击了一下苏丽珍。
苏丽珍决定结束与周慕云那样的关系。
周慕云情怯,决定离开香港,去新加坡。四年后,苏丽珍回来,想起昔日与周慕云的那段朦胧感情,不禁泪眼婆娑。
四年后,周慕云也回来拜访房东顾太太一家,才知道顾太太一家早已搬走,问起新主人隔壁的情况,新主人说,隔壁住着一个女人和小孩。
周慕云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没有勇气敲响隔壁的房门。
他不知道,隔壁的房间里,就是苏丽珍和她的孩子。
我的感悟:
由于疫情的原因,世界各大足球赛事、网球赛事、F1、NBA、MOTOGP全部暂停。无聊之下的我只好翻看一些电影,也趁此机会,在虎扑和大家一起分享看电影的心得。
我一开始不知道选择哪部电影,来作为和大家交流的第一部电影,最后干脆选择了这部受很多国外专家认可的《花样年华》。
在很多权威电影排行榜上,《花样年华》都是排名最高的华语电影。
我看过王家卫好几部电影,比如《东邪西毒》、《春光乍现》、《重庆森林》等等。但无一意外,我都没看懂。要不是《花样年华》实在获奖太多、排名太前,我才懒得仔细看这么一部电影。
但当我认真看完《花样年华》,仔细回味了一下,感觉还可以。
整部影片的故事情节比较单薄,缺乏内在的张力,王家卫一向不善于讲故事,但他善于情绪的抒发。观众们会随着王家卫的情绪引导,而把自己代入到主人公身上,去感受到剧中人物的落寞、孤寂、虚伪、嫉妒、暧昧、痛苦、内疚、忏悔······
剥去所有的噱头外衣,《花样年华》讲的就是一个很简单的爱情故事。女主四年前没有勇气接受男主,男主四年后没有勇气敲响女主的房门。这是一个爱情错过的故事。
不是所有人都有实际的婚外情经历,但很多人都遭遇过“错过的爱情”。
“错过的爱情”能激发出很多人的共鸣。
《花样年华》里,王家卫讲故事的能力一如既往的不及格,但其它方面均是满分。当然张叔平靠着这部电影拿奖拿到手软,或许告诉了人们,《花样年华》为什么会成功,或者说《花样年华》的最大功臣是谁。
所以,虽然《花样年华》在国外专家眼里很厉害,但是我觉得,它远不是华语第一电影。
当然《花样年华》拿了很多奖项。有可能这部电影到处参展。不过我查了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得奖影片,几乎全是文艺片。为什么很多电影节上的得奖影片都是晦涩难懂的文艺片?
很多人都把电影划分为文艺片和商业片。但在我的心目中,只分为好看的片和不好看的片。拍摄手法可以有不同,但我觉得拍电影,把故事讲好是第一位的,在这个基础上再追求“炫技”什么的,而不是本末倒置。
个人评分:
剧情可看度(25分):15分。王家卫导演讲故事的能力实在一般,剧情感染缺乏张力。
题材吸引度(10分):7分。披着“婚为情”的噱头,讲述了一个相互错过的爱情故事。
主题共鸣度(20分):15分。不是每个人都有实际的婚外情经历,但很多人都遭遇过“错过的爱情”。
主角魅力度(25分):25分。梁朝伟之于华语影坛,犹如罗杰·费德勒之于世界男子网坛;张曼玉之于华语影坛,犹如赛琳娜·威廉姆斯之于世界女子网坛。
特色鲜明度(20分):18分。除了讲故事能力,王家卫在镜头语言的把控上绝对满分。
总计:8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