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看完《青瓷》,聊两句
熬夜看完了《青瓷》,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想和大家聊聊感受。既然是聊感受,便会带着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希望大家求同存异,畅所欲言,只谈观点,避免对楼主、层主进行攻击。
这是一部商战题材的电视剧,并且是以拍卖行业中雅贿为核心,向外延伸而形成的一部电视剧。
剧中让我感触颇深的人物有:张仲平、徐艺、丛林、曾真、唐雯。这五个人都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而且剧中从生活、工作、情感等角度对人物进行比较全面的描绘,令这些人物形象饱满,深入人心,印象深刻。
先来说说主角中的主角——张仲平,他是一个在拍卖行业(或生意场上)摸爬滚打十几二十年的老江湖,他熟知行业中的潜规则,而且既有能力又有关系,所以无论是他本人还是公司都在这个行业有一定地位,他非常善于利用关系来获取利益。他一般获取利益的方式是:通过投其所好来打好感情基础,再进行利益交易,即使做不成实质的利益交易,通过前期的感情基础也能博得对方的好感,从而多多少少会给生意带来便利。典型的有:一是他与贪婪的颜若水在暗地里以瓷器艺术品为介质进行权钱交易;二是他与铁面法官侯昌平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是通过侯昌平儿子的书法学习。这是他在生意场中多年积累下的宝贵经验,根据这些所做所为,可以说他是个“坏人”,但张仲平不仅仅是这样这个“坏人”,他的生意之所以能做这么长久,还得益于他是一个真正富有感情的人,像对待他的老婆、对待曾真、对待江小璐一家、对待将要跳楼的左达(虽有私心,但其中的确有仗义的成分)、对待报复他的徐艺、对待侯昌平死后的家人等等都可以看出来,而且张仲平几乎从不吝啬钱财,加上隐忍低调的做事风格,待人接物礼貌客气的个人品质,让我对他又爱又恨,恨的是在处理曾真的事情和处理徐艺的事情上太婆婆妈妈都不够干脆(仔细想想这也是剧情需要吧)。
第二个人物——徐艺,在看电视剧的时候,这家伙真的太气人了,简直有悖常伦、丧心病狂、毫无人性,更恐怖的是大家都还帮他,我也是服了。但从电视剧中抽身出来后再想,电视剧毕竟是电视剧,如果现实生活中的人像他这样,根本不会混到像电视剧里那么久,他不知感恩报复姨父,他虚伪并耍小聪明来欺骗身边的人,他把别人对他的帮助当做他的能力,他姨父把胜利大厦拍卖佣金白白分给他一半,他居然觉得那是他自己挣的,太无耻的一个人。这样的人在现实中我觉得是不可能悔改的,因为我没有看到他身上一个闪光点,而且一个人的性格太难改变了。他爱耍小聪明,大事儿上糊涂蛋一个,非常骄傲自大,粗心大意其实什么事儿都办不好,仔细想想他好像都没有通过自己的双手办成一件事儿。
写着写着有点困了,其他的人物以后再写吧。下面简单说一下从剧情角度分析我觉得有点说不过去的地方。
一、徐艺后面他派一个秘书去色诱颜若水,颜若水把名片放在了镜头上,这明显就告诉徐艺:他颜若水知道是徐艺在暗算自己。之后竟然没了下文,徐艺还跑过去送钱,这不是送人头吗。
二、唐雯生病后,去找胡海洋,能理解,但她把病情告诉胡海洋让我很费解,让胡海洋可怜她??没必要啊,唐雯只要把张仲平和曾真的事情告诉胡海洋,胡海洋就会去处理他们的事儿,没必要把病情告诉胡海洋,而且这样做就会导致胡海洋告诉曾真,曾真告诉张仲平。
三、徐艺第一次艺术品拍卖,周运年和莫大华通过幕后电话买了上百万的东西但没给钱,目的是考验徐艺,但最后还是把钱给了徐艺,啥意思,你周运年考验女婿花的是人家莫大华的钱?还是说你周运年花一二百万就为了考验女婿?无论咋说都跟周运年影响不符合。
很困 脑容量不够了,先想了这么多。最后我想说:电视剧的结尾把我们的正义、我们的信仰给掰了回来,把正义和信仰展现给观众。但这个社会存在的弊病,存在的这些黑暗的交易是无法通过自身的觉悟,通过那所谓的信仰,就能清除干净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关系,人们在欲望和诱惑中前进,同样也在欲望和诱惑中迷失,这是人性,无法更改的人性,我们可以通过完善制度来尽量避免,但永远无法杜绝,因为社会就是人与人们之间的关系。
最后的最后提醒大家:求同存异,畅所欲言,理性讨论。
only丶do楼主
· 河北导致徐艺最终失败的原因太多了,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 他的欲望超出了他的能力
14年小组赛季军
· 天津就想起颜若水小姨子长的不错勾搭徐艺鬼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