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表弟今年高考,目前成绩就在一本线上下,全家都很着急。疫情开始前,我们家和表弟家吃了顿饭,我妈听到他最近很努力学习甚至感动到掉眼泪(我妈比较感性)。正好今天在街上看到有个评论说 他很努力学习但最后还是没有考上一本。这两件事让我不禁思考为什么他们这么努力还是考不上或者很难考上一本?我个人认为考上一本是不需要十分十分努力的,至少我四年前高考是这样的。
既然深夜和jrs谈心,我就自爆老底了。lz坐标成都,小学上的事五朵金花之一,初中读的第一公立校七中育才,高中考上了前三公立校的理科实验班。高考没有发挥到最佳状态考到了川大。初中到高中我很少熬夜,基本11:30前就睡觉了,晚一点估计12:00。我自认智商普通,不会过目不忘,试着搞过竞赛但最后还是放弃了。回过头来看我之所以能不费力的考上川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父母对我教育的重视程度。虽然我父母也是普通人,但是他们费劲心力把我送进成都市最好的小学和初中。小学让我补习奥数和英语,初中语数外都在补习(都在名师的班上),为我高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高中初了弱项语文和化学,其他科目就没有补过。平时就认认真真把课内作业做完,也不会找课外作业来做。初中1100人里100名左右的水平,高中500人里50左右的水平。如果我高考没有失常,应该能去C9学校。
但我表弟的父母就没有这么重视他学习,就近读了一般的小学,初中摇号进了育才但是没怎么补习所以成绩排在后面,高中去了很普通的学校,年级前几名才能进川大的那种。如果我爸妈不重视我的教育或者出身在小县城的话,估计也很难考上一本。所以我很感谢我的父母。但是反观我们初中班上的一些成绩和我差不多甚至比我好的同学。他们高中就准备出国读书,本科有去英国G5的,有去美国top30的。当时我还很纳闷他们在国内能轻轻松松考个C9,干嘛花这么多钱去国外念书。但是现在其中一个直接申请到了牛剑的博士,还有几个申请到了伯克利,卡内基梅隆的计算机硕士,而我连美国前三十的计算机硕士都申请不到,大概率以后混口饭吃能过上小康生活就不错。但我那些出国的同学以后要么是名校教授,要么是硅谷年薪10万刀以上的码农,我真的有点柠檬。可以说我父母的眼光和对我教育的投资已经很好了,但是他们家长投入的更多。
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