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互联网行业的那些大佬——不知妻美刘强东
1992年,刘强东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将亲戚们凑的500块生活费缝在内裤里,决定要开始独立生活,不再向家里要一分钱。从大一开始就频繁地参加了很多兼职。
1993年,大二的刘强东迷上了电脑编程,为了学习编程,经常是在机房睡到早晨再去上课。学会编程的刘强东给老家的政府部门编了一套电力管理系统,给沈阳的快餐店编了一套餐饮管理系统,赚了不少外快。
大三开始刘强东课余时间更加卖力地做兼职、编程,很快,刘强东给自己买了“大哥大”,还花两万多元购置了“人大第一台学生机”。靠着自己积累的一部分资金,又跟父母亲戚借了不少钱,大四时他用20万元现金盘下了学校附近的一个餐厅,做起了“餐饮连锁店”的梦。刘强东给餐厅的员工们每人发了块手表,工资翻倍,将住的宿舍从积水的地下室变成了地上的楼房,规定他们不许再吃客人的剩菜,每天要有两荤两素,固定日子还可以喝点酒。
然而餐厅两个月后就出现了问题:因为他的放权,采购的师傅会购买高价的食材换取更多的折扣,前台和大厨悄悄不写对账的单子,都变着法贪钱。最后,刘强东关了餐馆,总计亏损了20多万。
毕业之后,刘强东在一家外资企业工作了两年,历任电脑担当、业务担当、物流主管等职。
1998年,刘强东拿着1.2万元积蓄赶赴中关村,租了一个小柜台,售卖刻录机和光碟。柜台名叫“京东多媒体”,这便是“京东商城”的前身。到了2001年,京东商城已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光磁产品代理商,并在全国各地开设了十多家分公司。刘强东的个人财富也首次突破了1000万元。从这时候起,他把京东商城定位为传统渠道商,打算复制国美、苏宁的商业模式经营IT连锁店。
戏剧不喜剧
· 上海东哥这是生米煮成熟饭后再结婚的啊
谏壁女婿
· 江苏那个小餐馆要是办下去,东哥也许现在就是餐饮界而不是互联网巨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