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因为一些事很不开心,所以就找来之前经典的喜剧电影来解闷,我对在自己心情郁闷时开的喜剧电影有这样的要求:剧情和人物设定不能太低智商,我的工作是和一群聪明人打交道,所以跟低智商的喜剧打交道我没兴趣;主演的演技一定要很好,得能够吸引我从郁闷的心情里走出来,去观察这个世界上真实存在的美好的东西;最好不要剧情过于悲苦,比如徐峥的电影,我认为很优秀但我真的不能在自己心情郁闷的时候再去看他的电影,因为他近几年的电影讨论的都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中年危机问题,好笑完五秒我会发现自己比主角还要担心那些事情,这不成了以毒攻毒了么?这么算下来,也就很少了;他们里能明显做到比周星驰还好的,不存在。
周星驰是我人生里第一批能记得住名字的电影圈人物,其他很多位比如张艺谋陈凯歌陈道明我真的是花了很长时间才记住,哦,这个人叫这个名字,他是个不错的电影人,我有看过他哪些作品;周星驰是唯一在我认为任何英文单词之前就很明白的知道了他是一个很杰出的电影人,小时候虽然能看的电影不多,但譬如《唐伯虎点秋香》《赌侠》《逃学威龙》都有在电视上多次播出过,也是在 那个时候,“无厘头”成为经常和周星驰的喜剧明星头衔绑定在一起的修饰,尽管我是几乎十年之后才明白无厘头究竟是什么意思。无厘头,说简单些,就是莫名其妙,你不知道那个人是怎么想到说那些话做那些动作的,感觉跟当下的剧情并不十分符合但就是很有趣。比如周星驰在《逃学威龙》里扮演假扮学生的警察,《唐伯虎》里假冒家丁去华府找秋香,《赌侠》里他又是拥有特异功能的赌场老千,这还只是剧情上的安排,周星驰在这些以搞笑为主要目的的人物表演中,使用过很多夸张动作和面部表情来制造喜剧效果,加上国语配音石班瑜先生那极具夸张表现力的嗓音,给周星驰的“无厘头”喜剧表演增添了很多的喜剧张力。
但是,相比于周星驰后期的很多作品,例如《大话西游》《食神》《功夫》《少林足球》,你还觉得他的表演可以用“无厘头”来概括吗?给大家分享一些影片里周星驰的表演截图来看:
1. 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紫霞仙子第一次表白至尊宝,而至尊宝仍然想要拿到月光宝盒去救白晶晶,拒绝了紫霞仙子。此时自尊宝的表情动作都是很明白的拒绝,丝毫没有故意夸张这段表演
2. 还是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至尊宝跌下山崖,在梦里梦到紫霞仙子,此时至尊宝面对紫霞仙子的感情,有部分的愧疚,可能也有隐隐的不舍和动心
3,电影食神,周星驰扮演的主人公被人算计失势,幸被双刀火鸡相救,并给予一晚荷包蛋饭,此时星爷将人物的落魄和辛酸,表现得极其到位
我想说的是,进入个人创作高峰期的周星驰,已经在极大程度上摒弃了之前单纯以搞笑取乐为主的表演方式,而更多的突出角色个人际遇起伏所带给角色本身的影响,这已经绝对不是以夸张为噱头的“无厘头”式表演了。
那为什么他要做出这样的改变呢?这就是我尤其敬爱作为电影人的周星驰的地方,他真的不是只为了赚钱而拍电影的,他有个人的艺术诉求和精神修养,可能他还没到“国师”那种美学艺术大师的水准,但对观众口味在当时还很敏锐的周星驰,提前看到了无厘头喜剧表演的尽头,那就是总有一种时候,人们会开始对低级滑稽的表演感到虚伪而厌弃,这方面有社会发展的问题,也有电影整体营销需求的问题,以往的主要面对香港一种单一文化市场的电影当越来越需要参与到亚洲乃至全球的电影文化创作时,那种只能满足一类人群的纯卖弄肢体动作的电影必定会遇到瓶颈。一百个人看的电影可能还只是电影,但当一部电影的欣赏观众达到百万甚至上亿级别的规模,电影所需要的承载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诉求必定要具备包容性。从这个角度来说,周星驰的很多反映小人物崛起的非经典英雄主义和后来徐峥的刻画中年男人族群的荒诞写实主义系列电影都要比简单纯粹的幽默喜剧要具备更加强大的话题号召力和文化感染力。这种东西,专业电影人看得都会比我们明白,但明白不代表一定做得到,比如王晶导演在千禧年之后的作品,很多给人以“恰剩饭”的印象,这不是导演一个人的错,实际上,对于成名导演,你让他改变风格,不亚于让他45岁突然跟相濡以沫20年的老婆离婚,其中付出的心理压力非常大的,很多东西要重新学,投资人和出品人的利益要考虑,身边老朋友老搭档能否跟得上自己的想法,都是实实在在要考虑的问题。即便是星爷,不也在《西游伏妖篇》里,用实实在在的烂戏告诉我们,他的电影也会有不行和落伍的时候。
留给我们的电影去走的路,只能是在一部分作品关注大的社会生态的同时,允许越来越多的小成本作品去为大作品无法完全顾及的人群去发声,而不要让所有作品都朝着一种方向去努力。电影不需要很客观的,它反映的永远不可能是所有人感受到的现实,例如韩国今年拿奥斯卡奖的《寄生虫》,它对从未感受到贫富差距的人会有意义吗?而同时,即便是在本国国内上映期间也遭受许多恶评的《82年生的金智英》,它对于渴望在周五晚上得到放松的很多人来说是过于痛苦的,但这也不妨碍它作为一部好的作品得到属于它的影迷的欣赏。电影确实是一种文化产品,但就像是口罩和消毒液在疫情防控期间也可以保持不乱涨价的道德,不同的产品可以有不同的对待,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遇到一个又一个像周星驰这样从我们小的时候就不断带给我们电影的美,继而在我们的成长中也去感受创作者的变化和进步的优秀电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