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孙子·兵势》
预选赛投票时可参考的假想规则如下:
1、假定所有人物都是在巅峰,你觉得他们巅峰有多强,就尽情想像吧
2、本次预选赛每位将领都将获得2名标准副将(参照三国志11统率值50,武力值50),2000标准骑兵、8000标准步兵总计一万人作为基础兵力,其中不存在兵员素质差距、不存在装备差距且粮草辎重均充足。
3、可以有战车、阵法。但不能出现热武器,也不能出现撒豆成兵、呼风唤雨、召唤黄巾力士等妖术。
4、本次预选赛全部为遭遇战,地形因素、攻城守城战、人数配比更改将在决赛圈比赛中出现,敬请期待。
汇报一下,为了加强本次比赛的悬念和刺激程度,现对规则作出变化:韩信不再参加此次比赛,种子名额由李世民(登基前)递补,本次比赛冠军将和韩信做一次终极对决。
今日对阵
田单VS多尔衮;曹彬VS吴璘
史万岁VS司马懿;张议潮VS阿桂
谢玄VS吴起;贺若弼VS符存审
福康安VS王翦;诸葛亮VS李牧
田单:田齐宗室。齐国危亡之际,田单坚守即墨,以火牛阵击破燕军,收复七十余城。
后人评价:燕乐毅伐齐,下七十余城,所存者唯莒、即墨两城耳,赖田单之力,齐复为齐,尺寸之士无所失。
多尔衮:清初名将,征战漠南蒙古与李氏朝鲜,率军入关、统一全国。
死后被追封皇帝,史称“清成宗”
后人评价:在入关初,总成其事,揽权行政者,则睿王多尔衮也。使清无多尔衮之摄政,无范洪诸人之运筹,无多铎等之征伐,则清之一统,未可必也。
曹彬:北宋开国名将,在北宋统一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灭后蜀、灭南唐、克金陵、决策伐北汉和攻辽。
后人评价:曹武惠王,国朝名将,勋业之盛,无与为比。
吴璘:甘肃静宁人,吴玠之弟。南宋川陕防线的脸面,与吴玠扼守
和尚原、饶凤关、仙人关等地,屡败金军,为保卫秦陇、屏障
巴蜀立下了汗马功劳。六十岁带病出征,与金国西路元帅徒单克宁长期对峙,彼此互有胜负。死后与兄吴玠并列南宋七王。
后世纪念:甘肃浪庄、徽县、天水等地现在仍有多处吴璘庙,香火绵延千年。
史万岁:隋朝名将,善骑射。随上柱国梁士彦攻讨相州总管尉迟迥,每战先登。
开皇三年,秦州总管窦荣定击突厥,遂至辕门请自效。奉命与突厥单骑比武决胜负,驰斩其一勇士,使突厥军不敢再战而退。北却突厥,南平夷、獠,威惊绝域。 后人评价:太平洸洸,如龙之骧。被坚执锐,我武维扬。北征虏塞,南计蛮荒。定远之功,于邦有光。
司马懿:焦作人,曹魏权臣,西晋王朝奠基人。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曾率军擒斩孟达,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后人评价:司马懿,少聪达,多大略。
张义潮:唐朝节度使,民族英雄。率领沙州各族人民起义,驱逐了盘踞河西地区上百年的吐蕃,以大唐节帅之名克复瓜、沙等十一州。建立了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一块飞地,大唐归义军。
后人评价:河西沦落百余年,路阻萧关雁信稀。赖得将军开旧路,一振雄名天下知。
阿桂:全名章佳·阿桂,清朝名将,长期戍守西北边疆,参加大小金川之役并战而胜之,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两次督师甘肃回民起义。
后人评价:乾隆间,国军屡出,熊罴之士,因事而有功;然开诚布公,谋定而后动,负士民司命之重,固无如阿桂者。还领枢密,决疑定计,瞻言百里,非同时诸大臣所能及,岂不伟欤?
谢玄:东晋名将,谢安之侄。北府兵的创立者,北伐中原,淝水之战大破前秦。后人评价:秦兵横行江淮,连破名城,迭擒晋将,至三阿一役,彭超俱难,屡战屡败,仅以身免,此可见师劳力疲,不堪久用。秦之转盛为衰,已见一斑,非谢玄之果能无敌也。
吴起:战国名将,兵家亚圣。仕魏时屡次破秦,尽得秦国河西之地,成就魏文侯的霸业;强魏扶楚;在魏创立武卒制,夺秦之河西之地;
后人评价:孙吴韩白,用兵之圣也。
贺若弼:隋朝名将,击溃陈军主力,生擒萧摩诃。
后人评价:壮哉辅伯,将材天赋。恭氶父志,立功隋祚。锐师一发,长江直渡。配享祈封,永耀缣素。
符存审:又名李存审。唐末五代时期前晋、后唐名将。因被赐为李姓,史册又载为李存审。符存审原是李罕之部将,后被晋王李克用收为养子。他辅佐李克用、李存勖两代晋王,累破后梁,驱逐契丹,大小百余战,未尝败绩,最终官至检校太师、中书令、幽州卢龙节度使,镇守幽州。
福康安:全名富察·福康安。先后平定甘肃回民田五起义、台湾林爽文起义、廓尔喀之役、苗疆起事,累封一等嘉勇忠锐公。有电视剧《还珠格格》之福尔康之原型就是他。
后人评价:福文襄王康安,荷父庇荫,威行海内,上亦推心待之,毫无肘掣。
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南征百越。
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
后人评价:与白起相比,王翦与他“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军事家,政治家。助刘备夺取荆州、益州,建立蜀汉;治理蜀地,平定南蛮;多次北伐,发明木牛流马,改造连弩。至今蜀地武侯庙仍然香火不断。
后人评价:武侯死殆五百载,迄今梁汉之民,歌道遗烈,庙而祭者如在,其爱于民如此而久也。
李牧:战国时赵国名将。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李牧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 ,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战国末期,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他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赵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前者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
后人评价:天下之将,独有廉颇、李牧耳。
请大家理性讨论,可以有分歧,但不要有谩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