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之间的足球较量,终于在千禧年迎来全盛时代的终章

avatar
关注
在足球世界,宿敌对决永远是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各大俱乐部之间的德比早已成为球迷们如数家珍的必修赛事。中国与日本作为东亚文化的两大代表,百年来积累的历史恩怨自然也发酵出了足球领域的势不两立。尽管在足球界的地位远不如几大经典宿敌,但中国足球与日本足球之间的明争暗斗从未停息……
如今日本队的FIFA排名是第28位,而中国队则排名第76位,可事实上在中日历史交锋战绩上,中国队甚至还领先对手。从国际足联的历史战绩中可以发现,自1913年有国家队比赛记录以来,中日总共交手30次,中国队以12胜8平10负占据上风。

​起源
最早的交锋还要追溯到1917年5月9日,双方在一战的大背景下首次对话,在20世纪球王之一的李惠堂的带领下,时年参加远东运动会的中国代表队以5-0在日本横扫东道主,一时间令国人鼓舞。这场比赛可以说是那个时代中日足球之间差距的缩影,在此后的数年里中国队遇到日本队从未败北,13年间中国队取得了5胜1平的不败战绩。

但值得一提的是,时年国力强盛的日本并不甘心在足球领域屡败屡战,那届远东运动会后的第二年,日本就在全国范围开展了各个年龄段的足球赛事,如今每年都稳定等上热搜话题的日本高中联赛前身”日本足球优胜大会“便是在那一年问世。


由于受到二战影响,双方在此后的30年里都没有再碰面。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交手是1975年在香港进行的亚洲杯预选赛。当时的中国队无论在身体条件还是个人技术方面都胜对手一筹,拥有着头号球星容志行的中国队2-1力克对手。自那以后,中日间的关系缓和,加之两国国内的经济高速发展,中国与日本的足球交流愈发频繁,只不过在日本足球尚处于蹒跚学步的阶段,国足的水平一直不落下风。
1983年到1984年对于两国的足球来说都有着意义深远的影响。拥有贾秀全、左树声等一众名将的中国队在亚洲杯上大放异彩,他们从预选赛起就势如破竹般高歌猛进,一路打进了亚洲杯决赛。最终,曾雪麟的球队在决赛中0-2不敌沙特屈居亚军,取得了中国足球历史上的亚洲杯最佳战绩。


发展

虽然邻国日本彼时还是逢中必败的亚洲鱼腩,但被后世看来堪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足球漫画《足球小将》在1983年由高桥阳一正式发布,一个叫做大空翼的少年在漫画中用天赋和勤勉,将日本的青少年足球带上了世界之巅,而有关足坛造梦者的故事就此开篇……
自知国人身体条件并不适应走对抗路线的日本没有以卵击石,他们选择了狠抓青少年足球的技战术训练。1988年,足球发展渐有起色的日本队距离世界杯决赛圈一度就在咫尺之遥,但遭遇黑色三分钟的东洋武士在预选赛最后一轮中的最后时刻被伊拉克扳平,遗憾错过意大利之夏。
80年代初期的亚洲霸主中国队此时依然稳居亚洲一流,在每年近30场国家队比赛的密集赛程中他们依然能和欧美和西亚劲旅互有胜负,只不过在面对日本时的碾压之势不再。从1987年的奥运会决赛的两回合逆转(首回合在广州0-1日本,次回合在东京2-0日本)到1989年友谊赛的一平一负,国足和日本队的实力已可谓在伯仲之间,日本队昔日的“恐中症”渐渐成为了历史。


超越

1989年,甲A联赛正式成立;1994年,甲A联赛全面推行俱乐部制度,正式拉开了中国足球职业化的帷幕。几乎在同一时间,90年代初期的日本足坛也掀起了《足球小将》的热潮,一方面将大量青少年人才输送到巴西留洋,另一方面引入了规划球员的政策,让无日本血统的巴西球员带领国内球员发展。1993年,日本职业联赛诞生,紧随其后日本足协定下了“百年规划”,旨在鼓励全国范围内的适龄儿童接受以传控为核心的足球启蒙训练。
这一幕似曾相识,中国和日本几乎在同一阶段如法炮制了一个多世纪前的历史,两国足球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深谙“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中日足球各自选择了一条西化的方向,只不过一条是西欧,而另一条是巴西。
1992年,在变革和探索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与日本在亚洲杯半决赛中又一次过招,中国第一任洋帅施拉普纳带领的中国队在广岛迎来了逐渐攀上亚洲一流的日本队。可惜,尽管施拉普纳曾满腔热情地喊出“一年后成为亚洲一流,三年后匹敌欧洲二流”的豪言,可彼时脚下技术的缺陷已经让场上的球员不再拥有主动权。纵然国足在这场焦点大战中取得了梦幻开局,但最终日本在家门口捧起了历史上第一座亚洲杯冠军,敞开国门学习巴西足球精髓的他们第一次品尝到了胜利的果实,那一届的中国队最后同样锁定了季军的不俗成绩。在很多人看来,这一年成为了东亚足球的转折点,中日足球的均衡从此被打破。
日本足球从此走上了快车道,球员从小培养的基本功优势让他们一以贯之地推崇着技术流足球。1996年奥运会小组赛,看着《足球小将》长大的这一批日本国奥队竟然不可思议战胜了一直以来效仿的榜样巴西国奥队。而那一届被称为史上最强的巴西国奥队,阵容中有这些名字:卡洛斯、里瓦尔多、罗纳尔多、贝贝托……


终章

时间来到了千禧年,神奇教练米卢在世纪之交入主了国足。经历了97年十强赛的金州惨案后,堪称近年来阵容之最的中国队再次出征2000年黎巴嫩亚洲杯,这一次战在他们决赛道路前的拦路虎,依然是老对手日本。在此之前,中国队恶战逼平太极虎韩国,头球轰炸横扫印尼,兵不血刃擒下卡塔尔,最强一代终于等来了报一箭之仇的时候。
后来的亚洲足球先生范志毅对垒日本王牌前锋高原直泰,留洋第一人杨晨长途奔袭打进的世界波,申思与李铁刺刀见红的血性拼抢,天才少年祁宏的灵光乍现……如果再算上日本队阵中的亚洲足球偶像中田英寿,日后名震足坛的任意球好手中村俊辅和远藤保仁,常青树国门川口能活,这场半决赛的阵容对当时的两国足球而言都已是倾巢而出、群星璀璨。当然那时的人们也不曾会料到,这场比赛不是复兴的开始,而是巅峰的绝唱。中国足球的全盛时代正是伴随着那一声终场哨响而从此渐渐式微,可以说这是中日之间最后一次势均力敌的较量。
中国队和日本队最近一次交锋是在三年前的东亚杯,尽管没有征召在五大联赛效力的球员,但日本队还是面不改色地击败了国足。从2002年起,日本足球从未缺席世界杯,他们两次跻身世界杯淘汰赛,三次问鼎亚洲杯,而日本女足更是在2011年首度捧起女足世界杯。而从2004年起,中国男足与日本男足就鲜有正式比赛的交锋记录。


人们或许还会时常追忆韩日世界杯时的心潮澎湃,或许还会对04年亚洲杯决赛上的误判耿耿于怀,或许还会为五里河体育场的轰然落幕而久久不能释怀, 但不可否认的是,属于中国足球的黄金时代,自2000年之后就真正开始走向由盛及衰的历程。

米卢的妙手回春将中国足球带入了世界杯的殿堂,却无法掩饰球员身体素质和技术的滑坡,中国再也没有在亚洲头牌的争夺中具备分庭抗礼的资本;李玮峰在东亚四强赛上与铃木启泰的短兵相接依然折射着两国足球人之间的恩怨情仇,但他这一代球员却再也没有扼住中国足球命运的咽喉。武磊在西班牙的孤军奋战依然留存着泱泱大国的足球火种,却再也难敌日本足球百家争鸣的人才储备,昔日中国人眼中的弹丸小国如今却拥有着超过本国10倍不止的足球人口……
中日足球间争锋相对的场面我们已经许久没有再看过第二次,不论是为了俱乐部出成绩而过度依赖外援,还是长期以来轻视青少年足球的培养,中国足球由内而外的变革成效确实已远远落后邻邦,我们在迫切期待下一次旗鼓相当的同时,也应深谙循序渐进的道理。

发布于上海阅读 26011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仰望星空的

· 北京

好文占座,确实引人深思

亮了(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