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挑战]+day14 这位同学你叫什么名字? 周星星..[逃学威龙](顺便聊聊国粤语版)

关注

 
周星星同学的喜剧片太多了基本上大家的赞誉基本一致. 可以刷很多次的戏, 就算看过了, 知道剧情, 知道后面要说甚么了, 但还是会捧腹大笑. 是的, 周星星的电影就这样, 这些赞誉你放在他大部分的电影也不为过. 
 



 但是逃学威龙却是为数不多出了续集的喜剧片. 同样待遇的还有赌圣,不过也没有三集那么多. 这部戏可以说是周星星連破香港票房紀錄, 称王之时的王座.




周星星多数时候演的是小人物故事而在逃学威龙里, 则是个人能力突出的飞虎队卧底的故事. 强力的反差萌啊有木有. 尤其从警察委屈到学校, 屈从长官后又要屈从校长和老师, 可怜巴巴的反差光想想就已经很有喜感. 其中和吴孟达的绝妙配合, 各种作弊场面设计令人忍俊不禁, 不过这剧多数人都看过, 就不说剧情了.

 

 
真正欣赏的除了剧情外当然还有各种搞笑桥段的构造. 既可以有笑点, 又能搭上剧情框架, 实属不易. 其中要营造效果还得配合演员的个体表演, 包括表情, 语气, 台词, 动作, 比一般剧情建构还要困难. 笑和不笑是整得明明白白, 清清楚楚. 所以国际上一直没正视喜剧和喜剧演员这一点, 始终令人诟病.  
 
 
在这里想说一下国粤语的问题常常在论坛有人争论, 老实说, 这真的没什么好争的
 
1. 石斑鱼作为星星的配音还不错让他的国语版普及到全国, 应记一功.

2. 同时别忘记喜剧的笑点构成有很多方面, 表情, 动作, 剧情都很重要, 但语言的梗, 语气的表达, 也是占非常重要的地位. 语言的梗, 应该是哏, 原剧作是根据当时当地的观众去设计的, 这是其一; 其二, 喜剧里面是充斥各种方言, 俚语俗语, 暗语的. 这可能涉及到观众在观影之前的共同认知, 是一种长期在这种语言下长大的默契. 其三, 语气的表达, 不是说石斑鱼不好, 但怎么可能会去比较周星星作为演员从头到尾拍摄的情绪投入呢?
 
举个小例子(本来分析喜剧可能是吃力不讨好的但也作为参考吧):
在逃学威龙的开头总警司叫上周星星和他聊天的那一幕.



 
在粤语版警司问星星, 你想不想扎呀? 粤语里的“扎”,除了结扎,还有“扎职”(升职)的意思,所以才会有后面周星星误会了, 很为难地说, 我不想做”(男妓, 当时国语是还没有男妓这个意思的). 然后才会引申出后面说自己不想要出卖贞操, 贞操和青春一样重要, 然后警司是要他的青春(重回校园)这一系列对话.这里国语版是, 你想不想升职呀? 只是不断重复升职,毫无来由地转出贞操和青春的对话. 毫无来由, 可以说是"九唔搭八"(也是警司的对白)。而“九唔搭八”表示的是略带咬牙切齿和鄙夷,粗俗地表示“风马牛不相及”之意. 在这里是要突出警司本身高级警官兼直属上司的嚣张身份和语气, 以及前面因有求于人而一脸谄媚一脸猥琐的表情而形成一种的强烈反差萌. 但在国语版里则稍稍逊色.
 
其实在这里粤语替换为原声就很好理解尤其懂英语的, 当你沉浸在英语环境里, 你学会了里面的slang, 懂得了他们运动里或者政治上的各种梗, 毫无疑问, 你还是会选择原声. 

 

下面桥段是周星星用很凄苦的语调唱(原唱为著名的粤港口水歌王 尹光, 这里的BGM即为尹光版本)

歌词是:

无自由,

失自由,

伤心痛心眼泪流,

我行错半步,

一世要受,

慈亲(周星星自己改为"此餐", 意思为这次) 心伤透,




曾sir是长期在香港TVB家事节目中专门讲述家居小技巧的节目主持, 在这里担任没有记性的化学老师恰如其分又充满惊喜, 笑点十足! 本人已经于2011年辞世.




没上车表情包也是在这里出现




不知道英文版又是怎样处理的呢? 读书时曾经同韩国同学交流过, 发现他们也很喜欢周星驰, 我好奇问, 你们看得懂吗? 他们说, 看不懂啊, 但看着周星驰就很搞笑. 还出了不少模仿周星驰片段的搞笑片, 这我还有不少印象. 这倒是始料未及的星爷魅力. 




-------------------------------------------------------------------------------------------------------------------------



 
 
 
 
发布于广东阅读 1799

全部回复

no-replies

评论区开荒,我辈义不容辞

来抢第一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