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金贵:虹口足球场那一片蓝色的海洋是我钟爱申花的原因

avatar
关注
当吴金贵走进办公室时,你丝毫看不出这是一个即将到达耳顺之年的人,他愉悦地和周围的工作人员交谈着最近疫情期间下足球世界的新闻,目光中仍然透露着教练时期延续下来的自信和认真。吴金贵穿着印有自己名字的申花教练组的外套,而在三年前的冬季,他也正是穿着相同款式的外套,被球员们一次次抛向空中、接住、再抛向空中。
 
时间回到20179月,彼时,申花正经历赛季最艰难的时刻。4连败、沦陷保级区是不可能取悦任何一位申花球迷的,昔日的英超名宿波耶特黯然下课,吴金贵再次出山救火,而这次,已经是他职业生涯第四次执教申花。
 
吴金贵上任首战即在八万人体育场以1:6的比分惨败同城死敌上海上港,质疑、嘲讽甚至是谩骂毫不留情地降落在这位主教练头上。然而生活就像是一部欧·亨利的小说,那天,所有低着头、带着沮丧踏上回家的地铁的申花球迷都不敢设想——两个月后,他们会站在同样的看台,看着申花战胜同样的对手,夺得阔别19年的足协杯冠军。
 
在回忆到这次黑马夺冠的经历,吴金贵也是非常感慨:“在联赛保级后,球队在后面两周都在全力备战决赛。哨响一刻,所有申花人都是一种释放吧,我的教练生涯很戏剧性,接手两个月就拿了冠军。这场胜利一扫1:6的耻辱阴霾,尤其是在外界都认为我们不可能夺冠的情况下。”
 
2015年起,投入巨大的上港摇身一变,大有争夺上海滩足坛话语权的欲望,在多次上海德比中,大比分失利已经成为申花球迷心中难以治愈的疼痛。相比上港在联赛中的实力和成绩,申花球迷想要重新夺过上海滩足坛统治则显得“有心杀敌,无力回天”。
 
就在上海德比已呈现出一边倒的趋势时,吴金贵却认为这样的德比战有助于申花乃至中国足球的发展。“德比战的比赛日,媒体从早上就开始关注比赛。虽然中国也有广东德比、北京德比、天津德比,但没有地方能企及上海德比的火爆程度。这已经深入到市民的生活之中了,上海德比对于球迷和球员来说都是幸运的。五大联赛都有历史悠久的德比文化,中国也应该在这个方面进行效仿,我相信这对中国足球的发展一定是有帮助的。”
 
近年,上海德比的火爆程度甚至已有超越京沪德比之势。在对足球文化的建立中,申花球迷始终站在中国足球浪潮的前列。自1993年申花足球俱乐部建立起,蓝魔、蓝宝等球迷会就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和文化,狂热和忠诚也已是蓝血人的标签。申花球迷的看台文化成为了许多年轻球迷会学习效仿的对象,同时,虹口足球场那片蓝色的海洋也是吴金贵始终热爱申花的原因。
 
“球迷是我热爱申花的一个原因,因为他们,我愿意在申花一直待下去。我经历过很多其他俱乐部,包括在国外这么长时间,到过这么多球场,但我依然感到蓝血人是最棒的,他们是打心眼里喜欢申花。他们给中国其他的球迷树立了好榜样,申花队内任何一名球员教练都会因此感到自豪。”
 
20多年的品牌文化建立中,申花球迷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虹口足球场的声浪、鼓声和呐喊足以让任何一名球员热血沸腾,也能让来访的客队球员和球迷感到压力。如果说虹口足球场的看台是一片蓝色的火焰,那么在2017年足协杯决赛的首回合,马丁斯的进球无疑是引燃全场的那根火柴。
两年之后,这位老熟人再次回到了申花,作为夺冠功臣,吴金贵对于马丁斯一向不吝赞美之词。他透露,早在2012年执教山东鲁能期间,他就已经注意到了这位尼日利亚国脚。“我很早就认识马丁斯了,在执教鲁能的时候,我就到了西班牙看了他踢巴萨的比赛,他让普约尔和皮克的防线显得非常狼狈。我在申花带他的时候,他每次上场都有作用,在关键时刻都能证明自己,决赛第二回合还打进了一粒世界波。在回到申花后,他在训练中的感觉还是很好,我觉得不会比两年前差。他是一名非常专业的球员,体脂率是全队最低的7%。马丁斯来申花不是为了钱,他是真的喜欢上海,喜欢申花。”
 
这个冬窗,申花无疑是中国足坛转会动静最大的球队,在伊哈洛租借加盟曼联的同时,球队引进了秦升、姆比亚、曾诚、冯潇霆和朱宝杰等球员。这些大动作同样引起了申花球迷的些许担忧:球队是不是显得太老态龙钟了?然而,吴金贵并没有这样的担忧,他认为,对于队内那些未满20岁的年轻小将来说,老球员的经验会在场内外帮助到他们。
 
“老队员和年轻球员的相处很重要,曹赟定、柏佳骏这样的球员也已经算老队员了。不管是训练还是平常的生活,全队的氛围都非常好。朱辰杰、蒋圣龙这样的球员会很快成长起来,申花环境很好,他们在这里不会有很大的压力。我们不可能一下子排六七个年轻球员上场,俱乐部非常重视他们,在拿了两座足协杯后,申花也想在联赛和亚冠中取得突破,所以我们这个转会窗在人员上也有一些调整。”

 
三年之后的今天,网上对于吴金贵的疑问已经渐渐消除,像“吴与伦比”、“吴可奈何”这样调侃的声音也已消失。相比2019年足协杯决赛的三球豪胜,2017年的那次上海德比更显得惨烈而惊心动魄。在被球员一次次抛向空中、接住、再抛向空中的那一刻,吴金贵承担的压力烟消云散,他知道自己已经把名字写进了申花的历史。即使到三年之后,这不可思议、一雪前耻的夜晚仍会留在每一个申花人的心里,此时此刻,八万人球场狂热的客队看台传来的呐喊、欢呼和热泪哭声,是对自己执教申花生涯最崇高真实的表彰。
发布于上海阅读 78688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多读书多看报吃好动好多睡觉

· 重庆

一开口就是老申花人了。👍

亮了(50)
回复
discusser-avatar

请回答1801

· 上海

爱的是老申花,现在申花里面,本地人没几个了。我也不觉得别人支持上港有什么问题,佛系看球…

亮了(36)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