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梅:谁也看不懂的转会(《曼联王朝:弗格森制造》94/95赛季第187章)

avatar
关注
187 大卫-梅:谁也看不懂的转会
 
有些球员很平凡,实力不算特别出众,也不是曼联青训培养出来的,但他们的特殊在于天生就具备某些曼联的特质,他们热爱这个球队,愿意为球队拼尽一切,愿意为球队作出牺牲,乃至奉献所有。大卫-梅就是这样的球员,弗格森就是有能力挖掘出他的这些闪闪发光的特质。
                                                                                                           ——题记                       

老队长罗布森的离开,看上去并没有对曼联的整体实力有太大影响,这是一个正常的新旧交替。在之前的赛季里弗格森早已签来因斯和基恩两人,来替代奇迹队长的关键位置。即使考虑到轮换的需要,麦克莱尔的后撤也可以偶尔客串,坎通纳有时候也会主动回到这个位置来策动攻势,而曼联阵中还有斯科尔斯、巴特可以出任中前卫。弗格森因此其实不担心中场,不需要在中场补充力量。
曼联真正的危机,其实在两头。边后卫方面是迫在眉睫的。布莱克-摩尔离开之后,引进一个有实力的后卫成为了弗格森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加里-内维尔还不足以成为主力,而帕克显然也开始逐渐显出老迈和疲态,水平变得不稳定。现任队长布鲁斯其实也已经到了职业生涯的后期,需要考虑找接班人的问题。
尽管看上去曼联的防线依然是英超冠军和英格兰国家队+丹麦国家队水准,帕克和埃尔文都是国家队级别的正选边后卫,布鲁斯和帕里斯特的组合在弗格森心目中也属于英超最好的中后卫,但球队不可能依靠4个后卫踢满整个赛季,主力球员需要轮换,而且布鲁斯也已经差不多34岁了,不可能一直保持着最佳的竞技水平。对于球队来说需要形成梯队,新老更替才会顺利,因此引进新的后卫才是合理的。无论媒体还是球迷都有共识,那就是曼联现在的阵容需要对位补强,边后卫还是要买的,中后卫也需要一个合格的替补。
令人奇怪,曼联并没有显得很积极,他们并没有对其他俱乐部的球员进行报价,也没有传闻和哪个球员进行会面。媒体甚至无法传言曼联究竟对哪个球员有特别的兴趣,看上去市场上并没有适合的人选。曼联内部也传出信息,说弗格森没有特别的心仪目标。结果一直到了转会窗口关闭,曼联也没有进行任何大手笔的签约。
前锋方面,曼联放走达布林之后,理论上只剩下马克-休斯和坎通纳两个主力前锋,其实是最需要补强的。坎切尔斯基也好、李-夏普也好、吉格斯也好,其实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前锋,只能踢442或者433阵型下的边前卫或者边锋角色。至于老将麦克莱尔这一年已经老大不小,很少去踢前锋了。
但一直到了这个夏天结束英超新赛季开锣,弗格森也没有买前锋。
曼联看上去并不打算花去太多的转会资金,弗格森觉得转会市场上没有多少值得下狠手挖角的目标。
最终,球迷等来的是一个出乎意料的人选,那就是来自布莱克本队的中后卫大卫-梅。
弗格森买来的这个后卫之前并没有什么名气,而且还是属于当打之年从布莱克本队中转出的,上一个赛季布莱克本队成绩不错,但大卫-梅显然不属于发挥出色的防线基石。
这是一笔看上去谁都不懂的转会,花去了曼联126万英镑。
为什么弗格森会买大卫-梅呢?
记者们唯恐天下不乱,除了列出大卫-梅的赛季数据之外,还纷纷挖出大卫-梅与布莱克本主帅达格利什交恶的新闻。很多记者认为曼联可以等待大卫-梅与布莱克本队彻底决裂之后再介入转会事宜,言下之意就是曼联可以捡到便宜。
弗格森可能当了冤大头?大卫-梅的水平不足支撑起曼联后防?
任凭记者如何败人品,任凭记者们如何煽风点火,弗格森一直坚持认为这笔钱花得很值。
大卫-梅1970年6月24日出生在奥德汉姆,身高183cm,从小喜欢足球,也是按照英格兰足球青训系统模式培养出来的球员。大卫-梅属于布莱克本青训出品,从小在布莱克本青训体系中长大,逐步升级,并且在布莱克本队正式出道。他在1988年就为布莱克本登场比赛,当年才18岁的年纪就得到了主力位置。他正式踢英超之后能打多个后卫位置,中后卫、右后卫都不在话下。之后的六年里,大卫-梅一共为布莱克本出场123次,逐步成长为球队主力后卫,帮助球队从英甲踢上英超作出过很大的贡献。
到了1993至94赛季时,大卫-梅不同意布莱克本队提出的续约要求,双方由此产生矛盾。大卫-梅坚持要求更高的薪水,以匹配他老队员、核心中后卫的身份。大卫-梅说,“现在的俱乐部大肆扩张,疯狂地花钱买人,疯狂地答应新加盟球员的各种无理要求。他们甚至答应给某个球星买一部球员指定的豪车,还给他配上专职的司机。我们当然不满意俱乐部管理层和主帅如此区别对待。更令我不满的是很多球员寸功未立却敢索要巨额周薪,但我却因为要求一个匹配我身份的合同备受责难。”
球员和球队的矛盾由此引发,布莱克本队决定将他清洗。
这时弗格森正在寻求一个后卫人选,双方一拍即合,大卫-梅就这样来到了曼联。
当时的大卫-梅名声还不显著,尽管是个能打多个位置的后卫,但并没有很多曼联球迷喜欢他,也不会称赞他是好后卫,只会质疑他“May”的名字,认为这个家伙名字就透着不靠谱,“可能”、“可能”......令人难免感觉靠不住。媒体们更是开足了马力进行嘲讽,认为大卫-梅无论是数据、表现、能力、性格......一切的方面都不足以配得起曼联的标准。
大卫-梅在布莱克本的几个赛季其实表现不错,就是缺乏惊艳的时刻,缺乏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伟大场面,也缺乏舍身救险力保大门不失的震撼画面。该守住的前锋他防得住,可能会漏的球他也会漏,速度、补位、协防、对抗......这些方面的剪辑和数据只能算是不过不失。这个被布莱克本清洗的后卫确实不算技艺非凡,防守能力其实只能是中游球队的后卫水平,也难怪布莱克本丝毫不珍惜,在大卫梅不同意续约的时候直接卖掉。
与布鲁斯、帕里斯特相比,大卫-梅在防守能力、身体素质上其实是有着巨大的差距。就算与后来加盟的约翰森相比,大卫-梅也是大为不如。更别说后来加盟曼联时已经是后卫巅峰水平的斯塔姆了,大卫-梅与斯塔姆之间可能有布鲁斯加上帕里斯特那么大的差距。某种程度上说,大卫-梅甚至还不如早已从巅峰下滑的布兰科,法国老将即使只凭经验也比他要稳健。
那么,为什么弗格森那么爽快地拍板买他?
弗格森的考虑很简单,但这里面的理由他从来没有对任何人提起。他发现大卫-梅是个铁杆曼联死忠,而且在性格上非常适合曼联。能力方面尽管有所欠缺,但踢一下轮换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大卫-梅是个多面手,可以填补中后卫、边后卫的各个位置。考虑到了布鲁斯年纪已大以及可能的伤病问题,包括布鲁斯、帕里斯特、帕克、埃尔文等球员都已经不年轻的情况,大卫-梅在需要的时候替补出场或者轮换一下踢主力还是最稳妥的。虽然那个时候加里-内维尔已经逐渐成长,但显然还不能达到主力水准。弗格森为了谨慎起见,让大卫-梅更多地作为一个保险,在主力后卫受伤的情况,及时能够顶上。
大卫-梅的到来令很多曼联球迷都不解,但这个出乎意料的引援却是弗格森为后卫线专门准备的一个保险。尽管功能就像万能钥匙一样能够即插即用,并且胜任多个位置,但平凡的大卫-梅并非超级巨星,身体条件也非常普通,在效力布莱克本期间也没有特别出色的表现,这样的一个球员居然能够得到弗格森的青睐,简直是太过于神奇了。喜欢他的球迷和记者会认为,大卫-梅基本功扎实,头脑冷静,身体素质够用,速度也还可以,很少出差错,可以担任曼联后卫的轮换和替补角色。
大卫-梅在曼联队里还有特殊的作用,他乐观开朗,善于说笑话搞气氛,为人正直善良,非常正派,低调的性格则让他很善于倾听队友的心事,能够及时开解队友心结,是球员之间紧张关系的润滑剂,能够团结和协调全部队友。这是非常难得的品质,这让他得到了非同一般的赞誉。

大卫-梅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不多,在球场上他很冷静,比赛态度很好,很积极也很有责任心,防守动作很规范,但也就仅此而已,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他就像球队里面的工兵,是一个后卫多面手,却没有哪个方面有特别的优势。他不喜欢积极插上像布鲁斯那样充当前锋,也没有像帕里斯特那样有一手出色的传球,他总是安安分分地守在后场,能够给自己队友在前场鼓劲加油,在需要回追或者及时拦截时也能够毫不含糊地执行,哪怕付出黄牌代价也在所不惜,争取阻断对手反击的进攻。
大卫-梅在加入曼联的第一个赛季里,并没有机会踢熟悉的中后卫位置,而是遭遇了帕克频频受伤的情况。他得以在右后卫位置出战,表现也证明了自己完全能够达到弗格森的要求,他在右路的防守非常稳固,尽管助攻不多,但完成防守任务还是杠杠的。
这一个赛季的比赛也确实像弗格森预料的,大卫-梅成为了防线上的万金油,加里-内维尔也得以冒起,两人分享了不少右路的出场机会,整个赛季里两人分别出场了19场和18场。等到下一个赛季,加里-内维尔以更好的发挥、更出色的助攻能力占据了首发位置,大卫-梅则大幅度减少出场次数和时间,彻底成为了后卫们的替补。
尽管是替补,但是大卫-梅非常喜欢曼联这样的氛围。
大卫-梅保持着水平,而布鲁斯和帕里斯特则逐渐老去。大卫-梅逐渐地确立了自己在球队中的地位,成为曼联后防线上的有效替补轮换角色。在1996至1997赛季里他得到了意味着主力的4号球衣,因为当时布鲁斯已经离开球队。担当大任的大卫-梅在联赛里出场29场,并且打进了3个进球,其他比赛出场11场。他成为了曼联的主力中后卫,表现还是合格的。那个赛季曼联获得联赛冠军,大卫-梅成为了夺冠的功臣,真正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而不是很多评价家心目中的看客。
随后的两个赛季里,大卫-梅进入了职业的低潮期,他经受了伤病的困扰和状态的起伏。1997年夏天弗格森买来亨宁-博格,以加强防线能力。博格、约翰森、大卫-梅三人都互相组合过打曼联的双中后卫,但那个赛季阿森纳非常锐利,曼联的中后卫组合无论排出什么样的选择,都抵挡不住枪手的冲击。阿森纳的锋芒令曼联失色,而弗格森感到羞辱的则是两队对话的关键一战。当时阿森纳的奥维马斯居然能够在老特拉福德球场撒野,他戏弄了曼联的整个后卫,几乎对曼联的边后卫予取予求,在边路区域自由飞翔。奥维马斯的出色发挥帮助枪手抢得胜利,也全面反衬出了曼联防线的疲弱。最终,枪手凭借着更加出色的进攻,更出色的传切配合和无球跑动,在那个赛季的冠军争夺战中脱颖而出,硬生生从曼联手里夺走了联赛冠军!
那个赛季曼联防线球员糟糕的表现证明曼联的防守已经衰退,已经称不上冠军级别,无力抵抗对手发起的冲击。曼联丢掉冠军的结果同样也证明了大卫-梅踢主力中后卫的情况令人忧心。在另外一个中后卫不够强的情况下,大卫-梅完全靠不住。
1998年夏天弗格森花了大价钱买入斯塔姆,算是真正引入了新的后卫基石,重组了中后卫组合。大卫-梅在1998-1999赛季成为了斯塔姆的搭档之一,曼联中后卫首选是斯塔姆加上一个轮换球员,在大卫-梅、约翰森和博格中选择,大卫-梅需要参与竞争,但实力相比他还是有很大的限制,很难有机会得到首发。不过大卫-梅还是很好地演绎了替补的角色,他在不多的出场时间里兢兢业业,努力地完成任务,以微薄的力量帮助曼联前进。
在没有任何人看好的情况下,1998至1999赛季里曼联获得了三冠王,创造了英格兰足球历史不可思议的神迹。大卫-梅尽管仅仅为曼联出场6场联赛,但也令人印象深刻。这个三冠王的成就是属于所有人的,大卫-梅的努力和贡献也是不可替代的。大卫-梅和全体球员一起,一个赛季里艰苦训练,挥汗如雨,全力以赴做好准备,随时听候召唤,随时能够以自己最强的状态出场比赛。大卫-梅从来不埋怨不多的上场时间,从来不挑事,不闹矛盾,他总是默默地准备,默默地热身,等待着出场机会。出场的时间里其实大卫-梅也没有特别突出表现,但也没有犯什么错,算是很好地完成了防守任务,为曼联登上巅峰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曼联球迷不会忘记,每一个曼联球员都是伟大的,每个人几乎都拼尽了全力,就连那些没有出场机会的球员,也为这个伟大的成就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大卫-梅付出了全部,尽管十分有限,但已经是他所能够拿出来的、最好的作用。
曼联夺得三冠王时球员们疯狂庆祝,每一个球员都被视为不可或缺的功臣。无法出场比赛的基恩和斯科尔斯也被邀请到球场中间,来和队友们一起庆祝。而在决赛中担任替补的大卫-梅也得以和全队一起庆祝。
“这是最神奇的逆转,曼联做到了这一切!此刻每一个曼联球员都是英雄,都是不可替代的三冠王功臣!”
在一众队友的簇拥之下,大卫-梅在人丛中高高站起,笑容灿烂,兴高采烈地高举双手挥舞庆祝,留下了最为难忘的经典一刻。
那个时候,就是大卫-梅的人生巅峰,是他作为一个红魔球员最骄傲的时刻。
多年以后,大卫-梅接受采访时说:“我永远以自己曾经效力过曼联而自豪,三冠王夺冠是我作为曼联球员的最高光的一刻。但我最骄傲的事情,还是我能够实现内心梦想,为曼联这支伟大的球队效力。”
“真的,这是一辈子的骄傲。”
发布于广东阅读 14497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虎扑JR1420494895

· 上海

戴维梅,我一直觉得,如果他、丹尼斯欧文、斯科尔斯这三个人坐在一桌喝酒,可能喝到散场你都不知道这仨人到底是不是哑巴。。。

亮了(0)
查看回复(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魔剑神锋

· 浙江

说句实话,不是贴主提起他,我根本想不起来这人还为我魔效力过,真的没给我留下一丝丝印象,惭愧!😰

亮了(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