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4实战评测——定位没有诚意的鞋不等于一无是处的鞋
NBA快船队球星保罗-乔治的第四代签名鞋PG4从被曝光开始,就是一双骂声不断的鞋。无论是酷似足力健老人鞋的外观,还是根据设计手稿看出的被阉割的鞋面前掌外侧支撑片,无一不透露着Nike在这双鞋上敷衍的态度。但定位上的毫无诚意就意味着这双鞋一无是处吗?我觉得也未必。下面我将从实战性能以及PG4的定位来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实战性能
最开始先铺垫一下我个人的打法,以下得出的感受都是基于我个人的身型和打法得出的结论。身高177cm,体重67kg,主要进攻手段为外线空位投篮、运球后即停跳投,篮下二次进攻(热衷抢篮板),突破变相上篮情况较少。买回PG4后,先压了两天马路后,实战了5次,3次半场比赛,两次自己训练,共计时长7-8小时。
(1)包裹
包裹是我挑选一款实战篮球鞋时最为看重的因素之一。PG4双层鞋面设计与鞋后跟处的海绵填充提供了非常棒的包裹性,一上脚就可以感受到鞋面对脚全方位的贴合,这是我对这款球鞋最为满意的一点。我选择的码数是42.5码,如果有想有购买的jr建议大半码即可,比如我的鞋大部分是42码,但也有一些偏小的鞋款购买的是42.5(例如之前的科比系列8-11,威少1),这款在选择的时候大半码就够了。刚买回来时穿短袜出去溜圈,脚后跟处很磨脚、前面顶脚趾,但穿过几次后打球时穿精英袜就没有问题了。
(2)缓震
Nike在鞋的侧面条状部位和鞋底开孔处都标的是“FULL LENGTH NIKE AIR”,而不是通常球鞋的“Zoom”,这就是一个很鸡贼的地方,在各大球鞋博主的介绍、拆解后,大家也都知道这款鞋中底运用的是和25年前的AJ11相同的AirSole气垫技术。上脚后,和AJ11(19年复刻黑红配色)的感觉还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上脚就可以感觉到后跟很软,前掌软硬适中,对启动的影响不大。跳投和抢板缓震对于我这种体重完全够用,打完全场比赛也没有明显的卸力感,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当然这种技术和zoom感受有异,没有zoom那么弹,如果把zoom比作是弹簧,那么PG4的气垫就是沙发里的海绵。
(3)抓地
鞋底的圆圈与条块间隔分布的整体不连续纹路设计,我这款的配色是XDR,实战过程中在塑胶场地上基本不打滑,抓地力合格过关也没有问题。
(4)支撑保护
“掰鞋”究竟是否能成为检验一双鞋的抗扭转好坏的标准,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我个人的观点是这样把鞋尝试对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双鞋的钢性。废多大力气可以把鞋掰动,以及弯折点的位置还是有参考意义的。如果以这个标准来看,PG4还是比较垃圾的。不用废多大力气就可以弯折,虽然中底有抗扭片也无济于事,我个人的猜测是这和鞋面的布面用料以及Airsole气垫是有关系的。弯折点的位置由于前掌外侧多涂了一层胶的片状物以及鞋底在前面的切槽的存在,还是比较靠前的,没有在鞋的正中间。实战中的感受是的确抗扭属于比较差的水平,对我个人勉强够用。
比起抗扭,我觉得防侧翻是问题更大的一点。鞋面前掌的摆设“支撑片”的确没有实际作用,高重心按上去很软的中底设计,与之对应的鞋面却没有基本没有任何保护,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在一次实战防守回合中,由于跟人过程中被对方挡拆的球员(体重较大)一撞,来自左侧的撞击使我的右脚较为明显有侧翻迹象,要知道这仅仅是跑位被挡的结果,所以喜欢变相的jr要稍微考虑一下这点。
鞋面支撑的动态支撑没有很离谱,不存在说脚左右凸出去的情况,就是结合防侧翻,这支撑的确不行。
(5)耐久
由于穿着时间较短,鞋子总体的耐久性不得而知。就目前来看,耐磨很好,中底的钢性和缓震的耐久度、会不会踩实这些存疑,我认为有一定的隐患。
(6)透气
双层的鞋面、内靴设计就不要想了,妥妥的不透气。打球过程中热一点到也无所谓,但夏天压马路就不要想了。
(7)重量
没有量多少克,但感觉是属于比较轻的鞋款。鞋子拿在手上,重量的分布很均匀,没有说是鞋面很轻中底却很重的这种情况。
二、PG4的定位
聊完了PG4的实战感受,接下来是谈谈PG4的定位——NIKE为什么要搞出这么一款毫无诚意的鞋来糊弄PG系列的忠实消费者。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我个人的推测是和NIKE的产品线布局有关。NIKE这几年的产品线已经不再像五六年前詹姆斯科比杜兰特三大签名鞋线配合众多团队款(例如众多Hyper系列,不只是Hyperdunk)共同销售的布局,而是阉割掉团队款,把这些用签名鞋及球鞋签名鞋的支线鞋款替代。以PG系列849的定价来看,这一价格段还有欧文和字母哥系列。欧文系列一直都是球场上上脚频率的鞋款,字母哥新科MVP,今年如果赛程继续也有机会夺冠,1代不瘟不火,但从曝光的2代来看起码不至于太离谱甚至还不错。与这两个系列相比,PG今年的表现就很一般般了,在快船打打停停,很多时候在队内甚至连第二进攻选择都不是,以后的发展前景不明朗。
于是PG系列的优先级自然低于另外两个系列,球鞋外观设计上毫无新意,虽然不至于丑,但作为一双篮球鞋和定价五六百的休闲鞋或者跑鞋神似(例如前几年大火的roshe one)就有点说不过去了,被调侃足力健不足为奇;中底也选用的是几十年前的科技。其实这种没有诚意的定位另外一个直观的信号就是鞋盒设计,虽然鞋盒弄点花纹和图基本不加成本,但起码是一种态度。PG1的蓝天白云、PG2类似干涸的地面、PG3的PG家乡帕姆代尔航空基地,好不好看另说,起码有设计,但到了第4代,直接就是一个黑色的盒子和一个PG的Logo了。鞋侧面的抗扭片从图纸到实物直接阉割,这点就不说了,NIKE之所以不加,倒不是全是因为这个抗扭片值一点钱,而在于一旦加这个硬质抗扭片,对鞋子的舒适度肯定会有所影响。而要在确保舒适性的前提下继续添加,势必带来鞋面中底和抗扭片的全新设计。连个鞋盒都懒得弄的NIKE自然是不可能给个全新设计的。
所以PG4的外观也好,配置也好,个人看来全都是PG系列在产品线地位下降的带来的结果。其实定位调低为字母哥欧文系列让路就让把,定价还在849就有点离谱了。如果把定价改成699或是749,也许就没有这么多的争议了。保罗11代被封为实战神鞋,1099的定价。到了12代,随着CP状态的下滑(Jordan品牌方的看法,虽然CP在雷霆打的很不错,你大爷还是你大爷),Jordan不想好好做了,直接卖699,骂声就小了很多。
三、总结
PG4虽然在防侧翻支撑及耐久方面有隐患,但从总体上来看打球穿只要不是强度太大基本还是没有问题的。舒适的脚感已经让我愿意继续穿着打球了,至于保护性的需要这点每个人的看法不同就不评价了。
对我来说,我买过一双鞋面强度够、前掌防侧翻设计、中底支撑片钢性强的CLB2016,按照评判标准,这是一双保护性很好的低帮球鞋,但仅仅因为这双鞋前掌卡脚、后跟不跟脚,没穿几次我就不愿意再穿它打球了。在这两种类别的鞋中选择,我还是会选择PG4。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PG4849的定价,现在卖到300多,远低于之前几代500多的均价,也算是NIKE的报应吧(当然也有可能是NIKE之前已经计划好的,二级市场PG350-450,字母哥500-600,欧文550-700,这我也知道)。对于300多的价钱,买这样一双鞋打球也好训练也好日常穿着也好还是不错的。定位没有诚意不代表这双鞋一无是处。
头沾湿无可避免
· 广东如果这样你就满足了 那以后耐克只会继续偷工减料 继续出这些所谓的垃圾签名鞋给你们
头沾湿无可避免
· 广东耐克就喜欢你这样 反正随便出对垃圾签名鞋也能真香 下一代pg5就给你全掌飞龙就行了 反正怎么出都有人真香还有来发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