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信奉的神,还有我们追逐的希望,只不过是科学的量化,那么我们的爱是否也将科学化呢?”——科尔·亚当《未来的夏娃》
2004年上映的《攻壳机动队II:Innocence》延续了1995版《攻壳机动队I:Ghost in the Shell》的剧情,剧中,少佐因为傀儡师事件,已经离开九课,而巴特和陀古萨搭档,开始调查一桩人型机器人杀害主人后自杀的案件,从而带出本片的主题:ghost,或者说灵魂,究竟是什么?如果记忆可以复制,那么生与死的区别又是什么呢?
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之前,我们可以先思考作者借剧中哈拉维女士之口,提出的两个问题:
1 如果说会交流,能思考是人类的特征,那么人类的小孩在学会说话之前,又算是什么呢?
2 如果机器人拥有人类的全部生理特征,而且复刻了人类的灵魂,那么,它能算人吗?(想想贾维斯或者幻视)
在电影中,并未明确的给出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或者说,ghost是什么,本身就是难以定义,不可描述的。而这种人与非人的模糊界限,最终引发了剧中对人型机器人的恐慌,大量的机器人被付之一炬,就像是中世纪烧死女巫。
虽然04版远不如95版出名,过多的引用名言警句(其中有不少是比较晦涩难懂的)也有点用力过猛之嫌,但仍然是我最喜欢的动画电影。推荐理由如下:
1 华丽的画面。与95版冷峻写实的画风不同,04版的画面显然更加华丽。尤其是45分56秒-52分36秒之间,搭配《炼狱》和《傀儡謡-新世に神集いて》等配乐展现的“择捉经济特区”的城市画面,庞大的城市舍利塔群,类似福建一带傩戏的街头庆典,说是动画质量的标杆之一不为过吧?
2 旁征博引。无论是课长,还是巴特,陀古萨,甚至是剧中的配角,都无时无刻不在引用名言警句,就连巴特都吐槽陀古萨“对外部记忆装置的引用有点跑偏”。其中大部分引用还是蛮契合场景的,比如那句“了解恺撒不一定要成为恺撒”。很有意思的是,虽然无时无刻不在吐槽,但他们的真实记忆力可能不咋地——在剧中,陀古萨曾经问过两次哈拉维女士的名字,因为第一次问起后,他很快就忘记了…
3 战斗。和喜欢电子战和体术的少佐不同,巴特是个喜欢拿着机枪生突的暴力狂。对红尘会的扫荡已经非常精彩,而从1小时17分32秒开始,伴随着《傀儡謡-阳炎は黄泉に待たむと》的那场九分多钟的战斗,更是让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重温一次。话说回来,巴特除了在TV版中惨败给久世英雄,还没有吃过瘪(没跟少佐正面打过),可谓战神是也。
4 配乐。由川井宪次担纲的剧场版配乐,个人认为比菅野洋子的TV版更为出色。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傀儡谣系列,专辑中的其他配乐,以及片尾曲《follow me》也非常值得一听。
5 对人物的刻画。把呕吐形容为“和昨晚吃的食物感动的再会”的石川,相遇时必然会给裸奔的少佐披上马甲,为了自己的狗宁愿冒着暴露的风险,也要买新鲜狗粮的巴特,枪战后满脑子都是老婆和孩子的脸的陀古萨,认为自己没有性别的哈拉维,还有那只不会说话却存在感十足的巴吉度…正是因为这些角色的存在,我们才能坚信,ghost必然是真实存在着的。
6 语言。第一次在动画/游戏中能听到普通话/粤语配音这么标准的(对比一下战地2中的那种过期塑料普通话,就知道差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