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ng和in/ing 前后鼻音,从听感上,难分辨吗?

avatar
关注
南方人。

第一个话题:

对于an/ang,不管是自己发音,还是听别人说(听感),分辨起来都毫无压力,感觉这一对,从听感上,差异也很大,所以日常使用完全没有困扰。

但是对于en/eng和in/ing这两对,虽然也完全了解他们的发音区别,认真读,认真听,也能完全分辨。
但日常自己说的时候,基本都是统一按照前鼻音。听别人说的时候,从听感上,不注意听,就很难听出差别。

那么,en/eng和in/ing,是他们的发音本身从听感上就差异不大(没有an/ang听感差异大),还是方言发音习惯造成的识别困难?


第二个话题:

普通话的读音分配是否存在一些问题?

如像 读音 为 yi 的汉字,好像有200多个,常用的都至少有二三十个。
而有一些发音,对应却只有寥寥几个汉字,如ka这个非常有识别感的发音,对应的汉字只有 卡 一个(其他的ka字非常用);nei音的常用字也只有 内 一个。
有一些发音,则只有一个汉字,如 gei给,dia嗲,lia俩。
还有一些发音,在很多方言里其实很常见,发音本身非常有识别感,ga,ki,hia,jio,bia,qia,nou,但是在普通话里不存在。

一方面,某些发音的同音字太多,沟通上易造成误解,拼音打字要翻好几页。以及存在前后鼻音、平舌翘舌,听感上识别困难。
另一方面,一些非常好的发音(识别感强),却没有充分利用上,有的只分配了很少的汉字,有的甚至没有分配任何汉字,造成读音的浪费。

这种读音分配上的不均衡,从语言沟通效率的角度,好像有些可惜。
发布于广东阅读 4200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lunyuge楼主

· 广东

dia lia bia qia 这几组发音对应的汉字比较少,还可以理解,毕竟容易跟 di a(弟啊),li a (丽啊) bi a (比啊),qi a (气啊)等易混,容易造成误会。 但nou ga ka kei kiu ki kin ken等这些“好音”,对应的汉字很少甚至没有,实在令人可惜,太想为他们鸣不平了。

亮了(0)
回复
discusser-avatar

黄精脆皮鸡

· 广东

第一个话题,同南方人,很好分,鼻音很明显,但是日常用没注意。第二个话题,没办法,你现在也不可能去把一些去改成这些少用的音,很奇怪而且改哪个字哪个字都不合适。另一个这些音为什么少用,因为他们不好用,为什么辨识度高,因为拗口。

亮了(0)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