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么哥原创】大卫·罗宾逊是如何走出职业生涯的中年危机的

avatar
关注

大卫·罗宾逊可能是最适合现代篮球打法的NBA球星。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个身高2米16、一身健美肌肉的大个子拥有与身高极不相衬的跑跳能力,他既可以像传统长人那样去内线得分、抢篮板、守护篮筐,又可以像个小前锋一样下手抄球、跑快攻、走位中投,甚至时不时地跟你秀一把试探步之类的东西。把这家伙放到现在的联盟里来,你完全可以把他当成一个考辛斯身板的唐斯来用。

哪怕只看数据,大卫·罗宾逊的成就也足够恐怖了。他是80年代以后NBA第一个单场得到70分以上的球员,也是历史上五个四双球员之一。截止1995年,大卫·罗宾逊已经拿到了得分王、盖帽王、篮板王、最佳防守球员、常规赛MVP等一切可能得到的荣誉,唯一的遗憾,恐怕也只有总冠军了。

今年便是最好的机会。自从乔丹退役以后,大嘴巴克利便向媒体嚷嚷: “当今联盟里能算个人物的,奥尼尔、尤因、大梦、罗宾逊四个人而已。” 即所谓90年代的四大中锋。去年的总决赛里,大梦与尤因血战七场,最后火箭队顺利登顶。而今年的西部决赛,轮到大卫·罗宾逊来跟大梦碰碰了。



今天我们再聊起四大中锋,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无非是大梦的梦幻脚步、尤因的兔子跳以及奥尼尔泰山压顶式的暴力扣篮。那么,大卫·罗宾逊的招牌是什么呢?问题正在于此。大卫·罗宾逊缺少一套施展出来就能十拿九稳的绝招。先前我们说过,罗宾逊一身腱子肉、跑跳灵活,还能中投和参与快攻。这些罗宾逊擅长的东西,大梦统统都有。实际上,尽管大梦以梦幻脚步享誉联盟,但他当年的杀手锏,还属他弹无虚发的中投。大梦7尺6的臂展比罗宾逊足足多出5英尺。这也意味着,只要大梦施展转身跳投,罗宾逊要么冒着被晃的风险起跳,要么眼睁睁地放大梦跳投。

在那个还没有禁止hand check的时代,大卫·罗宾逊的打法实在太干净了。他不喜欢那些肮脏的卡位小伎俩,因此当身体天赋没法占到上风的时候,他就常常没法在进攻端要到深位。常规赛的时候,他可以靠中投、快攻这些东西完成终结;但到了磨牙吮血的季后赛,他没法像大梦那样戳在禁区里成为一个运转球队进攻的轴。在季后赛里,一个进攻发起点和一个终结点之间的区别,那就是天上地下。

即使如此,大卫·罗宾逊与奥拉朱旺之间的较量也绝不该演变成一场屠杀。哪怕我们没有机会见识到1995年西部决赛的录像,也可以拿邓肯与加内特的季后赛对决作为参考。打法上的差异不是比赛形势一边倒的借口。毕竟,两支球队今年常规赛的6次较量里,马刺可是5胜1负大比分领先对手的。那么,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新科常规赛MVP大卫·罗宾逊惨遭大梦羞辱呢?我的答案是心态。别误会,我不是说大卫·罗宾逊没有求胜欲。这个层次的球星,求胜欲和刻苦程度都不应该成为人们质疑的对象。大卫·罗宾逊缺少的,是乔丹那种恨不得把对手撕得粉碎的狠戾。缺少这种狠劲,才是罗宾逊被大梦征服的原因。

事实上,大梦的这两座冠军,是分别干掉尤因、罗宾逊以及幼年的奥尼尔拿到的。从此,当我们再去讨论四大中锋时,大卫·罗宾逊只能和尤因一样守在下半区了。



1995年季后赛结束后,联盟里响起这样一种声音:“生死时刻,大卫·罗宾逊好像有点软。”尽管大卫·罗宾逊自从进入联盟以来,每一年都帮助马刺队打进了季后赛,但现在他成了人们口中打不了硬仗的软蛋。

96-97赛季,罗宾逊因为脚伤只打了6场比赛,马刺队趁势摆烂,用状元签选中了维克森林大学的蒂姆·邓肯。这是马刺队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选秀,随着罗宾逊的复出和邓肯的加盟,马刺队在新赛季里迅速将战绩提升回56胜的水平。这对长人可以轮番去内线完成背打,也可以交替拉到高位给队友完成策应和掩护。他们彼此给对方做球,施展着各自全能的技巧。等到常规赛季结束的时候,大卫·罗宾逊场均可以得到21.6分+10.6篮板+2.6盖帽,而新秀邓肯则得到21.1分+11.9篮板+2.5盖帽,与老大哥难分伯仲。

此时的联盟还不属于他们。季后赛里,卡尔·马龙用他无情的铁肘架开了大卫·罗宾逊进击的脚步,斯托克顿等人在夹击与返位之间频繁来回,老辣且精确地锁死了双塔与其他球员的联系。这支爵士队不仅轻松地淘汰掉马刺队,甚至在总决赛里把乔丹逼到绝路。



其实,不管是双核还是三核,本质上来说都是一个伪命题。篮球作为一项五个人的运动,天生就决定了攻防两端最多只能拥有一个核心。多核阵容要想走得长远,就必须要有人做出牺牲。哪怕是乔丹和皮蓬,也只能是一个绿叶、一个红花。如果一支球队的核心是双塔或者双枪,那么问题就更加严重了。这样的组合其实本质上就是核心球员位置重合,要想在靠这样的组合走得长远,整个NBA历史上也没有几支球队成功过。

马刺的双塔组合是少有的成功范例。这跟两人的性格有关:邓肯是NBA历史上少数低调且谦和的超级球星。斯蒂芬·杰克逊说过:“当你看到邓肯低着头允许波波维奇训斥自己的时候,这对我们其他球员来说很重要。”至于大卫·罗宾逊的性格,我们可以从他对乔丹复出的评价里一窥端倪:“我不懂乔丹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还想回来证明点什么呢?我们已经知道他是这个星球上最好的球员了,他已经证明了自己。他干嘛不去享受和家人待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呢?”

在与邓肯合作了一个多赛季以后,罗宾逊大方地向媒体承认,邓肯比自己更适合去内线扮演一个运转球队进攻的轴。33岁的大卫·罗宾逊其实完全还有场均20+10的实力。但他明白,给邓肯更多在低位活动的自由,对球队更为有利。这位曾经的MVP、得分王、盖帽王、篮板王、最佳防守球员此刻已经不再在意自己的场均数据,他牺牲了一名超级球星的自尊心,想要的只有一个总冠军。

新赛季里,罗宾逊越来越多地提到罚球线附近策应进攻,场均出手次数骤降至10.8次。他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在防守端,用扎实的防守奠定比赛的走向。这个赛季里,马刺队将对手的投篮命中率限制到40.2%,以西部第一的身份完成了常规赛季。

98-99赛季的马刺队正如同他们的领军人物一样,是一块凿不穿、打不烂的硬石头。他们季后赛首轮的对手,凯文·加内特领衔的森林狼队,在他们面前就显得有失厚重。像一片羽翼碰上一块石头一样,加内特在双塔面前并没有掀起什么涟漪。3:1,马刺队轻松地迈进了第二轮。

马刺的第二个对手是联盟进攻效率第二的湖人队。此时的湖人空有奥尼尔与科比这样的天赋组合,但球队的教练科特·兰比斯多少还差了点火候。刚刚进入首发阵容的科比此时还不足以撑起整支球队,于是双塔可以放心地守在内线招呼鲨鱼。4:0,马刺给年轻的湖人球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横扫课。

时隔四年以后,罗宾逊终于又一次站上了西决的舞台。这次的对手同样开拓者队同样是块硬骨头。11年以前,开拓者队的中锋萨博尼斯曾经在奥运赛场上一度打得罗宾逊找不到北,如今饱受膝盖伤病困扰的萨博尼斯虽然已经不复当年,但他7尺3身高、280磅体重的扎实身板也绝不会让罗宾逊好受。开拓者队的另一名内线拉希德·华莱士身板结实、移动灵活,是个可内可外的全能型大前锋。这两人的组合比之马刺的双塔也丝毫不落下风。这支开拓者队的打法非常均衡,他们的首发五人场均得分全部上双,最高的那一位也不过得到13.9分。对付马刺队,他们的策略非常清楚:既然马刺打算依靠邓肯运转球队,那就锁死邓肯,割裂开他与队友们的联系吧。

仿佛斗气似的,第一场比赛里大卫·罗宾逊用一场20+10的表现复仇萨博尼斯,为球队拿下首胜。开拓者队的策略在第二场比赛里开始发挥作用,他们半场结束时以18分的优势领先马刺。但马刺的其他球员站了出来,艾利奥特、小将军以及埃利三位老将在外线轮番开火,拯救了马刺队的进攻。

终场前12秒,落后两分的马刺队半场开球,艾利奥特与罗宾逊完成一次撞墙挡拆,绕到篮筐左侧三分线外接球。防守艾利奥特的达蒙·斯塔德迈尔被罗宾逊扎实的掩护挤出去一个身位,只好赌博式的飞身上前断球。斯塔德迈尔的指尖堪堪触到篮球,但没能阻止艾利奥特接到发球。只见艾利奥特接到传球后顺势往三分线外一拍,一个跳步来到三分线外,调整好重心,迎着扑防过来的拉希德·华莱士三分出手。篮球从华莱士7尺2的长臂上方将将飞过,最终顺利入网。考虑到马刺队这些年来无数次成为绝杀背景板的历史,艾利奥特这记金子般的三分球足以载入球队史册了。

第三场比赛,邓肯只打了20分钟比赛就领到5犯,但大卫·罗宾逊再一次站了出来。他用单场7记封盖的表现再一次压倒了萨博尼斯,并且将后者全场压制到仅9投2中。在罗宾逊优异表现的带领下,马刺队大胜开拓者22分,拿下了系列赛的第三个胜场。这轮系列赛已经没有悬念了。从来没有一支球队可以在3:0之后顺利翻盘,开拓者在最后一战里再无发挥,被马刺队成功横扫。

马刺队带着12胜2负NBA历史记录走上了总决赛的舞台。他们总决赛上的对手,是刚刚在东部决赛里失去了尤因的纽约尼克斯队。这支尼克斯队以黑八的身份一路以下克上晋级,诚然精神可嘉。但在没有尤因支撑内线的情况下,想要依靠拉里·约翰逊这样的矮个内线对抗双塔,无异于痴人说梦。正如同《灌篮高手》里赤木刚宪所说的那样,统治了篮板球的人统治了比赛。邓肯和罗宾逊在这轮系列赛里统治了篮板,罗宾逊如愿以偿拿到了那座梦寐以求的总冠军。



正是因为罗宾逊没有这种时刻跟自己犯狠的执拗,他才总是干不过乔丹和大梦;也正是因为他没有这种执拗,他与邓肯的搭档才会琴瑟和谐。能够拥有邓肯这样的队友,罗宾逊的篮球生涯无疑是幸运的。如果不是邓肯的加盟,大卫·罗宾逊可能会被永远钉在1995年西部决赛的耻辱柱上,成为人们口中的loser、软蛋。而在1999年的总冠军之旅后,罗宾逊终于向世人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他是赢家,是总冠军。

大卫·罗宾逊打到37岁才最终退役。此后的日子里,他默默地老去,辅佐着邓肯进入职业生涯的巅峰期。这是一场漫长的权力过度,漫长到他们熬过了奥尼尔与科比开创的王朝盛世,漫长到他们凑齐了马刺队新时代的主要成员。

2002-03赛季,马刺队在大卫·罗宾逊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年里再一次捧起总冠军奖杯。那时的马刺队核心,已经是新时代的GDP组合了。这一年的季后赛里,37岁的的罗宾逊携手40岁的凯文·威利斯撑起了马刺队的内线,好让邓肯不必担心奥尼尔的袭扰,有足够的精力把汗水挥洒在进攻端。

毫无疑问,这一年的总冠军归功于新时代的GDP组合。但当他们再次举起总冠军奖杯的时候,邓肯第一个想到的却是行将退役的大卫·罗宾逊:“我再也没法跟这家伙一起打球了。从此以后,我必须独自出场,去面对这个联盟的其他巨人们。”

以总冠军的身份退役,海军上将了无遗憾。


上期回顾

【也么哥原创】纳什是如何度过职业生涯的中年危机

Normal 0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发布于加利福尼亚阅读 29378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 广东

上将缺fmvp,否则就是真正的大满贯,不过有俩戒指,也算没有遗憾他是属于那种典型的老大能力老二心,当辅助是一等一的好,做老大下限有,上限不高,如果他巅峰期不是做老大而是辅助帮主奥胖,历史最强二当家就是他了

亮了(102)
查看回复(7)
回复
discusser-avatar

VerseVerse也么哥楼主

· 加利福尼亚

这篇文章我反复修改了不下五次,在文章的侧重点之间反复纠结。如果要接着写到罗宾逊的职业生涯末年,后面的故事是双塔轮番伤病、湖人统治NBA、上将默默老去、GDP里剩下的两人加盟、第二个总冠军。后面的故事虽然也十分精彩,但是有关罗宾逊的部分相对乏善可陈。所以,我最后还是决定在1999年总冠军这里收笔,希望大家喜欢。 下一期应该还是《职业生涯中年危机》系列,会有一位重磅球星出场,希望大家喜欢。

亮了(34)
查看回复(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