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代,英雄纷争,而自古有言宝马配英雄,在三国时期有很多人们熟知的名马,例如赤兔、的卢等。著名诗人李贺而就写下马诗二十三首来赞美马。
评价一匹马,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速度、耐力、承重能力、跳跃能力、灵性、爆发力、骑乘舒适度、拉载能力、还有在崎岖困难的环境中前行的能力等。
考虑到一般战马不会去拉载大量货物或车辆,所以我选择确定以下三个方面为战马评分的标准:
(1)速度:包含爆发力。
(2)耐力:评判一匹战马的耐久力,包括战马抗伤能力。
(3)其他:包含跳跃力,马匹的灵性、气质等其他东西。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三国时代的名马吧。(看马匹情况会吧演义和其他文献的记载一起考虑进来,虽然对三国名将大家都看正史和演义的区别,不过对马匹就不必太过计较了,当然,对马匹的评价都会尽量注明出处,其中也包含一些评书或者一些名人评论,当然,这次评分权当游戏,有些记载评论就是民间看法,不必太过计较。)
赤兔
注:《三国志》中赤兔仅为吕布坐骑,演义中后为关羽所有,演义中孟获和祝融也各有一匹卷毛赤兔,不过并没有详细描写。
《三国演义》:布听罢,便牵过来,果然那马浑身上下,火炭般赤,无半根杂毛;从头至尾长一丈;从蹄至项鬃高八尺;嘶喊咆哮,有腾空入海之状。史官有四句诗,单道赤兔马。诗曰:
奔腾千里荡尘埃,渡水爬山紫雾开。
掣断丝缰摇玉辔,火龙飞下九天来。
《三国演义》:吕布纵赤兔马赶来。那马行千里,飞走如风。
《三国演义》:布曰:“吾有赤兔马,渡水如平地,吾何惧哉!”
《三国演义》:操令左右备马一匹来。须臾,使关西汉牵至,身如火炭,眼似銮铃。操指曰:“公识此马否?”公曰:“莫非吕布所骑赤兔马乎?”操曰:“然。吾未尝敢骑,非公不能乘。”连鞍奉之。关公拜谢。操怒曰:“吾累赐美女金帛,未尝下拜;今吾赐马,喜而再拜,何贱人而贵畜耶?”公曰:“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若知兄长下落,虽有千里,可一日而见面也。”操愕然而悔。
《三国演义》:公急问之,从者曰:“此人来盗赤兔马,牵出将欲备鞍,被马一脚踢倒,叫唤方知其事。我众人起来夺马,庄客尽来劫夺,因此相打。”
《三国演义》:自关公父子归神之后,坐下赤兔马被马忠所获,献与孙权。权就赐与马忠骑坐,刀赐与潘璋。其马数日不食草料而死。
《三国志吕布臧洪传》:“布有良马曰赤兔。
裴松之注:《曹瞒传》曰:“时人语曰:‘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
在袁阔诚老先生的评书《三国演义》中提到赤兔:吕布见此马大叫曰:好马!好马!!因此李肃才得以说降吕布。董卓也因李肃一句:“将此马赠与奉先岂不是连人带马都归了将军!”才忍痛将赤兔送于吕布。由此可见赤兔此马在董卓、吕布眼中的地位堪比江山。而后关将军听到赤兔龙吟虎啸之声时也为之一震,在见得曹操的马厩之长司马懿牵出赤兔时也曾大声赞叹。
评书中云此马全身似锦缎火炭、脑门有撮白月光,有股棕毛覆盖其上,耳下有骨突起,腹侧四处旋状棕毛,四蹄之下弯曲如钩。此谓头上长角,肚下生鳞,蹄下有爪。山冈之上犹如猛虎,沧海之中犹如蛟龙。
的卢
注:刘备坐骑
《三国演义》:玄德在门旗之下,望见张虎所骑之马,极其雄骏。玄德曰:“此必千里马也。”言未毕,子龙挺枪出马,径冲过阵去,一枪刺张虎于马下,就扯住辔头,牵马回阵。
《三国演义》:次日出城点军,见玄德所乘之马极骏,问之,乃张虎之马也。表称赞不尽。玄德会其意,就将此马送与刘表。刘表大喜,骑回城中。蒯越见而问之,表曰:“玄德送之。”越曰:“昔吾兄蒯良,最善相马;今虽去世,越亦颇晓。此马眼下有泪槽,额边生白点,名为‘的卢马’也,骑则妨主。张虎为此马而亡,主公不可乘之。”
《三国演义》:却说玄德撞出西门,行无二里余,前有大溪拦住去路。此溪名曰“檀溪”,河阔数丈,水通湘江,其波甚急。玄德到檀溪边,见不可渡,勒马再回,遥望城西五百铁甲军马,随蔡瑁赶来。玄德曰:“吾死矣!”遂回马到溪边,回看时,兵在后赶。玄德纵马下溪,行数步,水势紧,马前蹄忽陷,浸湿衣抱。玄德加鞭,大呼曰:“的卢!的卢!今日妨吾,可努力!”言毕,那马忽从水中踊身而起,一跃三丈,飞上西岸。
辛弃疾: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三国志》裴松之注。《三国志·蜀志·先主备传》:“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裴松之注引《世语》:“备屯樊城,刘表礼焉,惮其为人,不甚信用。曾请备宴会,蒯越、蔡瑁欲因会取备,备觉之,伪如厕,潜遁出。所乘马名的卢,骑的卢走,堕襄阳城西檀溪水中,溺不得出。备急曰:‘的卢,今日危矣,可努力。’的卢乃一踊三丈,遂得过。”
绝影
注:曹操坐骑
《三国演义》:却说曹操得典韦当住前门,乃得大宛马匹。此马名为“绝影”,日行千里。操飞身上马,比及出行,后寨门只有安民步随。此时未到淯水河边,操右臂中箭,马亦带三箭。后贼赶到河边,安民被贼赶上,砍为肉泥。操急骤马冲波过河。操骤马才上岸,一箭中马眼而死。长子曹昂以马救操,操方得命。
《三国演义》:操令此处就屯军马,吊祭亡魂。宰牛杀马于淯河之上,祭享典韦。操再拜,痛哭,昏绝于地。众皆扶起。大小军校无不下泪。次祭侄曹安民,末祭长男曹昂。又祭“绝影”马,次祭没于此处军士。祭毕,在营军士皆哭声不绝,留连不忍便行。
《魏书》:公所乘马名绝影,为流矢所中,伤颊及足,并中公右臂。世语曰:昂不能骑,进马于公,公故免,而昂遇害。
《三国演义》黄正甫本:曹操当得典韦在帐前,急上大宛马,此马名为“绝影”,日行千里出得后寨。
《三国演义》毛宗岗版:亏得那马是大宛良马,熬得痛,走得快。
爪黄飞电
注:曹操坐骑
《三国演义》:操骑爪黄飞电马,引十万之众,与天子猎于许田。
爪黄飞电通体雪白,四个黄蹄子,气质高贵非凡,傲气不可一世。单听爪黄飞电这样的名字便显得气势磅礴,与众不同。正因为此马有非凡的气质,所以曹操一般在作战中是不会乘其出征的,而会在凯旋回朝的时候骑乘以显示其与众不同的气势。因此更多的时候爪黄飞电给人一种花瓶的感觉。
照夜玉狮子
注:传闻为赵云坐骑,但未有明确记载,不过很多其他小说评书这么认为,不过也有相关争议。在《水浒传》和《隋唐演义》中分别为段景住
和伍云召所有。这里我们假设赵云的坐骑就是照夜玉狮子。
《三国演义》:背后张郃赶来,赵云连马和人颠下土坑。忽然红光紫雾从土坑中滚起,那匹马一踊而起。后人有诗曰:
“当阳救主显英雄,杀透曹兵几万重。
马踊红光离土窟,将军怀内抱真龙。”
人马踊出土坑,张郃大惊而退。
有民间小说里,强盗裴元绍曾经盗取此宝马,后被赵云夺回,裴元绍因它被赵云刺死,赵云于长坂坡陷入张郃的陷阱之中,全凭此马一跃而出。
乌云踏雪:
注:传闻为张飞坐骑,但未有史书记载。这种马就是著名的乌骓马,西楚霸王项羽的坐骑就是乌骓,《水浒传》中呼延灼的坐骑也是这种乌骓。
关外名驹,千里绝群,张飞之马,长坂桥上与三将军共退大魏雄师,为马中英雄。
以黑著称的张飞,马的名字很有气势,“王追”,一个王者的追随者。
据说,此马和他人一般的黑,估计若是晚上出行,没有人能看得见,如用来偷袭,绝对是一本千万利的事。
惊帆
注:曹真之马,曹真曾用此马与司马懿打赌。孙权也有一匹惊帆。
晋 崔豹 《古今注·杂记》:“惊帆。曹真有駃马,名为惊帆,言其驰骤如烈风之
,惊帆
,惊帆
,举帆疾也。”
河套马种,耐力惊人,速度飞快,奔跑如行云流水,譬如白帆顺流。三国名马之一。
剩下的马匹记载是在有点少,感觉评分也无太多根据,就直接列出来,不参与打分了。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都是重在写人物,对马的描写少之又少,只能从一些其他的民间的评书小说之类中看看,当然,这些所谓的野史就供大家一乐,不用计较太多。
灰影:张辽坐骑,有书上写道:“平城外,桑河边,旌旗翻滚,鼓铮齐鸣,约莫四万齐军正齐聚于百里校场上。张辽身披甲胄厚袍,脚跨灰影马,望着周遭堆积成山的粮草军械被堆装上车,往来奔跑的快马兵卒如过江之鲫,面色阴沉几欲滴水。”张辽威震逍遥津时,拿的是问天,骑得那匹马是灰影;后有人称:“负问天,跨灰影,威震逍遥津”。
白鹤:曹洪坐骑,当时人称:“凭空虚跃,曹家白鹤”。
快航:孙权之爱马,逍遥津之战一跳飞过小师桥,若无它仲谋(孙权)危矣,可与的卢跃檀溪媲美。青葱色斑点马,疾驰如风,冲击力强,是三国名马之一。
乌孙:司马懿坐骑,2000多年前的汉代时期,昭苏县便是乌孙国的游牧地,出产良马。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到乌孙,回程时,乌孙国王猎骄糜曾派遣使者携带礼品马数十匹前往中原。汉武帝得到乌孙马,高兴地赐名“天马”“乌孙天马”。
紫骍:曹植坐骑,曹植 《献文帝马表》:“臣於先武皇帝世,得大宛紫騂一疋,形法应图,善持头尾,教令习拜。”《梁书·张率传》:“怀夏后 之九代,想陈王之紫騂。” 唐.李德裕 《寒食日三殿侍宴》诗:“鸣笳朱鹭起,叠鼓紫騂豪。”
里飞沙:五虎将之一的马超坐骑,血统神秘的西域名驹,马超骑乘此马杀得曹操割须弃袍狼狈逃命。
燎原火:黄忠坐骑
白鸽:陆逊坐骑。
汗血:马岱坐骑。
奔雷:张郃坐骑。
白雪:郭嘉坐骑。
黑云:周泰坐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