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看复交浙-不受地域和招生人数的清北复交

avatar
关注

清北在北京招的多,分数线一样稳压复交;复交在上海招的多,分数线一样稳压浙大。

招生名额太多,分数线就会下滑,这是常识,因为范围一扩大,考生心目中的哈姆雷特也会不一样。要让几千人都认可同一个学校太难了。很多本地招生多的学校,比如浙大在浙江,分数线就华五垫底,甚至和航济拉不开差距;比如中山大学在广州,分数线低于北邮天大等中九垫底学校。

只有清北复交,无视地域,无视招生,在任何地方都能形成清北>复交>其他的格局。换句话说,扩招带来的名额能完全被它的名校光环吸收掉。极端一点,即使清北复交在北京上海每个学校招2500人,前1万也几乎会被他们全部吸收,其他学校只能招一万以的。

从分数线来看,浙大的光环是没有复交亮的。当然,学科评估又是另一回事了

发布于广东阅读 23295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巴萨前锋法蒂

· 浙江

街上很多人真的报过志愿吗?我问两个问题:1 复旦除微电子的工科和除数学的理科在哪个批次招生,算不算分数线?上交除计算机和试点班的工科,所有理科在哪个批次招生,算不算分数线?2浙科南提前批专业有哪些,有没有热门专业或传统专业亦或是基础学科?无论在哪里,复交生源从整体上看只是略优于浙科南,远小于清北。清北以下10分的生源基本上被复交浙人科和国科大瓜分,复交一批的所有人(一般为5-10人)都在这个范围内,浙科人的少部分(一般在5人左右)在这个范围低于清北10-25分的学生被复交提前批全部(>20人),浙科南人一批大部分(15-30人)瓜分。分数线上复旦提前批能和浙科南人挣一挣,上交提前批在大部分省份都低于浙科南人一批。复交的吸引力只是略高于浙科南人,在高分的录取上近年来浙大人大和科大都不输复交太多,只是这三个学校的主阵地还是在本一批,而上海两所学校因为互相竞争做高分数线,其分数线代表的已经是其最好专业的最高水平了。当然复交的生源仍可以说仅次于清北,但是并不能和华三+人大+国科大拉开档次了。

亮了(39)
查看回复(2)
回复
discusser-avatar

南部之星杜兰特

· 上海
巴萨前锋法蒂街上很多人真的报过志愿吗?我问两个问题:1 复旦除微电子的工科和除数学的理科在哪个批次招生,算不算分数线?上交除计算机和试点班的工科,所有理科在哪个批次招生,算不算分数线?2浙科南提前批专业有哪些,有没有热门专业或传统专业亦或是基础学科?无论在哪里,复交生源从整体上看只是略优于浙科南,远小于清北。清北以下10分的生源基本上被复交浙人科和国科大瓜分,复交一批的所有人(一般为5-10人)都在这个范围内,浙科人的少部分(一般在5人左右)在这个范围低于清北10-25分的学生被复交提前批全部(>20人),浙科南人一批大部分(15-30人)瓜分。分数线上复旦提前批能和浙科南人挣一挣,上交提前批在大部分省份都低于浙科南人一批。复交的吸引力只是略高于浙科南人,在高分的录取上近年来浙大人大和科大都不输复交太多,只是这三个学校的主阵地还是在本一批,而上海两所学校因为互相竞争做高分数线,其分数线代表的已经是其最好专业的最高水平了。当然复交的生源仍可以说仅次于清北,但是并不能和华三+人大+国科大拉开档次了。收起

有一说一,提前批战术其实反而拉低了复交生源的下限,可以去看看2012年之前的招生分数,那个时候提前批较少,在部分省份复交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亮了(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