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前员工纯主观聊聊比亚迪汉和特斯拉model 3

avatar
关注

这段时间汉为上市造势,很多平台都在推广,对于汉的各种好评声音铺天盖地,一些比较乐观的评论甚至会觉得汉全面超越model 3,对于model 3的评价甚是刻薄,其实关于这两台车,不少人的关注点是跑偏了的了。本人是比亚迪前员工,在我的主观角度谈谈这两台车。

首先,model 3和比亚迪汉的用户群体是不同的,买model 3的用户大多是30w左右预算考虑一个豪华品牌的代步车的,他们主要在意的东西并不是实用性,并不是那些国内厂家宣传时贴出来的各种参数,他们在意的是特斯拉在30w区间给他们带来的和bba同级产品的那些不一样。model 3并不是只是一台电动车,它的属性更多的是一台智能汽车,它从内到外的极简设计,高度智能集成化的车机交互,完全跳出传统车企思维的各种前无古人新技能,以及不可貌相的远超同价竞品的动力,这些诱人的差异性深深地吸引着它的目标用户,而且很多购买了model 3的车主们非常愿意去探索这台车,去分享这台车,这种由科技衍生而来的惊喜、愉悦,主动传播,是其他竞品做不到的。相比bba同级,model 3还有免税和绿牌,这两点在一线重要性不言而喻。

汉的目标用户,相对而言并不是那么有方向性,从目前的产品和宣传来看,是预算在20~30之间愿意买一个大尺寸轿车的群体,他们在意空间,在意配置,在意安全这些更多和车相关的属性,但是在我老来,这有部分需求的群体很多是排斥或者不会主动购买电动车的,所以汉的主要目标群体还要是这部分人群中愿意接受电动车的,或者迫于上牌原因来了解汉的人。从这一点来看,汉其走量实是艰难的,因为它的竞品可以是20~30的轿车,在电动车更横向对比中突出的日常实用性,和这些竞品比起来,一下就小了很多。

说完目标群体,我回到两辆车的产品本身来讲一讲。针对很多人说汉除了辅助驾驶,其余完爆model 3,其实不然。这次先说汉,这台车在当下电动车相关的技术层面是很难优于model 3的,更无吊打,原因如下:

1.汉并非基于纯电动车平台打造。它需要和汉dm混动版共平台设计生产,这就不可避免的让它在设计之初就受限于这个油电共用的框架,它的空间,结构需要为混动版考虑,而因此带来的问题就会有这么几个:没有前备箱,车辆视觉厚度大,车间的“三电”部分难以充分利用这个尺寸应有的空间;

2.三电部分。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和汉的推广一样火热,重点说到了安全性和能量密度,尤其重点提到了穿刺实验。我个人觉得,这一单一实验证明了电池化学层面的稳定,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特性,但是实际到整车的三电安全考量,这只是其中的一块板,也许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块板,但是实际的电池失控因素,不止电池结构暴露。多年前比亚迪电动出租出被撞起火的时候,用的同样是400度下都不会起火的磷酸铁锂电池。另一个电子行业的巨头三星,在N7以后用凝胶电池这种非常安全,同样电池内环境暴露的情况都不会起火的电池后,仍然有过自燃案例。特斯拉在这方面负面新闻更多,但是新闻只是为了制造流量,两者的安全性孰优孰劣,非行业精英我们都只能猜测。

安全性以后,我们来说说能量密度,这是锂电池的先天优势,配合韩日的头部电池供应商给出的方案,目前model 3国产版的系统能量密度为145和153wh/kg,刀片电池传言为140wh/kg,那么同样的电量,汉会更重。至于电池管理系统,之前18年我在研发的同事酒后闲聊时有提及公司买了一台model s回来拆解,电池pack里头是数以千计的18650,而如此多的单体,特斯拉能做好pack电压平衡以及热管理,是非常惊人的,而且单体故障后可以通过BMS阻断,让整体PACK不继续受影响,这些在他们看来是非常震撼的。而当时比亚迪的动力电池是由几个形状像汽车铅蓄电池那样的单元做成的大PACK,而且未交付的停放在厂内的电动车公交车,时间一久时不时会有几台因为PACK电压失衡要叫16部品质换电池。2年后的今天,我相信特斯拉和比亚迪都在进步,但是技术行业往往是领先者越走越远,尤其是在比亚迪电池内部采购,特斯拉是采购供应商的情况下。至于电机,比亚迪的很多电机是自研,汉不清楚,但是比亚迪很多的自研源于逆向,实际产品力几何只有研发清楚。另外说一句题外话,比亚迪的电池在车企主机厂里是很有名了,但是在行业内,哪怕国内,都不是顶尖。宁德时代从落后到赶超的这些年靠动力电池已经超过整个比亚迪的市值了,而且这段时间也说过,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方案,宁德早些年也有储备,还不止一种方案。

3.整车智能化和更新能力。这是特斯拉的绝对优势项目,辅助驾驶方面,特斯拉的全套软硬件都是独立自研,不受限于供应链,丰田的骨干技术谈及这一点认为这是其他车企很难追上特斯拉的原因。就像安卓的SOC,每年的上限看高通,而苹果A系列往往给对手致命打击。至于model 3的哨兵模式,宠物模式等等,又如后期OTA,不止汉,谁又能望其项背呢?

过了电动车的讨论部分,我再来说一说本质作为一台车,两者的主要差异。

1.实用性。空间、舒适、配置,这些是汉的绝对优势,model 3一个准B级车不可能比的过汉这台大号B级车甚至说准C级。而且汉的后排电动调节,甚至后排通风加热这种罕见配置对于有后排行政或者商务需求的用户无疑是极具诱惑力的。而且汉虽然因为平台受限车身做的很厚,但是这个妥协也换来了不缩水的坐垫高度和头部空间,前备箱、掀背尾门和座椅放倒这种可能是实用性上汉为数不多会不如model 3的地方了。

2.安全。这个安全不再提及电池部分,主要说碰撞测试和被动安全。碰撞测试是model 3,或者说特斯拉的绝对强项,各种涉及到车内人员安全的测试,特斯拉都几乎是同级最佳,model 3也不例外的继承了这一点。当然,国内的测试还要看中保研,估计得很久以后才能有两者的对比了。

3.驾驶乐趣。model 3标准版是后驱,而且动力更大,而且更轻,加上特斯拉的软件更迭能力,胜过更重更大,尺寸更大的标准版前驱汉并不会让我意外,毕竟性能版的model 3在motor trend的赛道测试里,赢了M4和四叶草。

再说说比亚迪的营销面貌,如果有加比亚迪销售的,可以看看他们的朋友圈文案,有多少是车祸现场宣传公路坦克,有多少是强行蹭时事流量毫无逻辑的尬宣,有多少是复制粘贴的提车,又有多少是忽悠车盲的营销文?而去过实体店的,可以回想一下各活动现场大音响传销一般氛围,大横幅加简陋ppt,将每一个车主的订车写在宣传墙上......以及官方的文案和视频,少有让人觉得还不错的。

特斯拉的营销,没有很多让人觉得排斥的东西,有互联网行业的气质,还记得2020跨年,特斯拉的文案是:2020,你们加油吧

回到开头,其实model 3和汉并不存在直接竞争,两者在各自的客户群体中都是很有吸引力的,单说产品力,两者也是同级中的佼佼者。但以上的很多对比,极少会出现在两者的各自潜在买家心里。可model 3是电动车流量之王,哪怕不是直接竞争,哪怕用户群体不同,它都会被拿来对比,因为它是如此的特殊,如此的让人好奇,如此的备受争议。但是你要知道它可是16年的产品,发布会几天后收到了60多万个要交1000美金的订单,跳票3次到18年才正常交付,而4年后的现在,欧美model 3的销量已经夸张到不在放在电动车,而是放在B级豪华车统计。买车,其实不止是买车,也是买品牌,买一种认同,买一份期待。

从唐二代以后,比亚迪的产品力提升了很多,这以后的比亚迪新车车主,其实很多对于比亚迪的产品力是认可的,但奈何比亚迪各种包袱都在不断消费着它的品牌价值,加上比亚迪新能源对标合资车的定价,以及舍不得花大钱搞把换代彻底(混动平台不换发动机和变速箱,电动车又和混动车共平台),新能源销量是有目共睹。再加销量统计部门丧事喜办,技术和营销宣传一直走UC头条风,给同行的感觉就是比亚迪也太能自嗨了。

最后,如果看完以上还要比较汉和model 3,并非不可,但是一定要说汉吊打model 3,那可太比亚迪了。

图片是三台车的侧面对比,可以从车窗车门比例和车尾高度这两点感觉汉的“厚度”会比凯美瑞,以及model 3要大,原因之前说的油电同平台,现款秦同样如此。

发布于广东阅读 443238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新能源汽車

· 广东
新能源汽車我不质疑你曾经供职于比亚迪,主观方面不讨论了,就说说客观技术方面你是非常屁股歪像特斯拉的。对你几个质疑还麻烦你解答。2.三电部分。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和汉的推广一样火热,重点说到了安全性和能量密度,尤其重点提到了穿刺实验。我个人觉得,这一单一实验证明了电池化学层面的稳定,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特性,但是实际到整车的三电安全考量,这只是其中的一块板,也许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块板,但是实际的电池失控因素,不止电池结构暴露。多年前比亚迪电动出租出被撞起火的时候,用的同样是400度下都不会起火的磷酸铁锂电池。另一个电子行业的巨头三星,在N7以后用凝胶电池这种非常安全,同样电池内环境暴露的情况都不会起火的电池后,仍然有过自燃案例。特斯拉在这方面负面新闻更多,但是新闻只是为了制造流量,两者的安全性孰优孰劣,非行业精英我们都只能猜测。@@@@@@@@@@@@@@@@安全测试都是国家要求做的,包括高温,撞击,针刺,挤压,过充等,有明文规定和测试标准,针刺一直以来都是最难的部分,也意味着是安全最严苛的标准!到你这边成了没有意义??实际情况你也看到了,特斯拉起火几十起,比亚迪0电池事故。你说的出租车被撞击起火,那你怎么不说详细?我来还原一下这起著名事故,11年526事故,GTR以时速180公里每小时撞击比亚迪E6,E6被撞飞到对面又撞到树上,司机乘客当场就没了,车子内饰先起火导致整车被烧毁,这起事件目击者很多的,新闻也很容易找。
收起

顺便发一下国家规定的电池包安全测试文件。国家以前一直都是要求所有电池类型要通过针刺测试才能上市的,但是因为追求密度和续航只能用三元(国家补贴也是对密度和续航有准入标准,导致整个行业转向三元)。国家就舍弃了针刺测试,因为没人能通过啊。但是非常明确的规定,商用车(大巴,的士)只能用磷酸铁锂电池,因为铁锂可以过针刺测试,至于乘用车嘛,为了弯道超车给你们用三元。

亮了(454)
查看回复(7)
回复
discusser-avatar

墨鱼艺术

· 山东
克里斯蒂亚娜耶里说话带绝对、不可能的人都跟小朋友一样,你说你能保证点什么呢?楼主能说出来对比比亚迪汉的都是特斯拉的优势,剩下是比亚迪的优势。看似客观的分析也是带着感情色彩情人出西施。收起

前员工,多少都带点情绪吧🐶

亮了(479)
查看回复(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