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威天龙!”——徐克仙侠电影中的那些骚话

avatar
关注
早期的香港电影人都有浓重的自我风格,徐克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位,无论他做导演、编剧还是监制。下面我们来收罗一下徐克参与电影中的那些骚话台词,总结一下什么才是“徐克风格”。
“九重天上显星辰!一轮明月照乾坤!“——《新蜀山剑侠》1983年徐克导演
此片改变自还珠楼主作品,徐克导演,但编剧和制片人都不是他。这句台词是昆仑掌门晓如的出场台词,我查了一下出自吴承恩的《一轮明月满乾坤》。其实无论徐克做什么工作,他参与的电影就一定会有这些诗词作为台词,还有一些佛家、道家的偈子、咒语,可以粗略的认为是“徐克风格”。
说这句话的晓如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人仗义,也不是太死板,但信奉“各自修行”,不肯和南海拍丁引合作,最终败于魔教护法之手。我总觉得徐克作品对和尚没什么好感,请您往后看。这也算另外一种“徐克风格”。
“天地无极!乾坤借法!“——《倩女幽魂》1989年徐克监制
这部是徐克监制,程小东导演,编剧则是南澳州大学文学硕士阮继志。前两部倩女幽魂里都有这句台词,多年以后我才知道是乾坤借法,不是剑法,这是道家《太一拔罪斩妖护身咒》中的咒语。
燕赤霞是会御剑飞仙的人物,看起来像是道家的,但法咒却念佛家的”般若波罗蜜“?降妖用《金刚经》?其实你别看一会佛一会道的,燕赤霞的人设还挺有学问的。我国的道士也读《波若心经》和《金刚经》,尤其还有全真教这种提倡三教平等的道家派系存在。燕赤霞是民间游侠,或者说是降妖术士,并不是我们印象中的老道。无为而为,经书能修行,能降妖,随身带着没什么稀奇。
“嘛呢叭咪吽!风火雷电劈!“——《倩女幽魂Ⅱ》1990年徐克监制
在这些电影刚在大陆风靡的年代,我身边最火的台词是这句,小孩子都是一边学手势,一边念电影里的台词。这句话是《倩女幽魂Ⅱ》里昆仑后学知秋一叶的法咒,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佛教里的六字真言。
《倩女幽魂Ⅱ》的监制导演都没换,编剧则增加到了三位(没有徐克),所以这部的要素也是最多的。没有人能否认徐克的才华,但一个篱笆三个桩,天才也需要人帮,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也不是一两个人可以撑起来的。
知秋一叶还有一句法咒”神兵火急如律令“。也就是说这货先念了一句佛教的六字真言,又念了一句道家的咒语,可见他和燕赤霞的设定是差不多的。从以上三部电影可以得出,徐克电影中的台词都很带感,而且大多能找到出处,这也是“徐克风格”。
徐克作为监制,参与了不少人设工作,但又不是他完全做主,于是才有了这样的台词和人设。对于这些,徐克满意不满意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一直想做一个属于自己的,设定更完整一些,更天马行空一些的《倩女幽魂》,最好是动画片。
“星罗满布!灵光盖顶!“——《倩女幽魂Ⅲ》1991年徐克监制、联合编剧
这部电影的主角变成了和尚,片中两位和尚的人设都很正面,我差点以为徐克黑和尚的习惯是个误会。白云禅师在片中所有的法咒都是成语,比如“星罗满布”、“法网无边”、“慈航普渡”……还是个比较有文化的和尚。
不过他徒弟十方就不同了,在庙里十几年,居然连《地藏王菩萨本愿经》都不知道,更多的耍宝、搞笑,越来越往漫画里的人物靠近。这是为啥呢?可能徐克成为编剧之一了吧。总之你不得不承认,第三部比较前两部风格发生了重大改变。不再是“徐克风格”了?不对,是徐克风格占据更多了才是,我愿称之为“徐克个人风格”。
“风火雷电!龙钻九天!“——《小倩》1997年徐克监制、编剧
1997年徐克终于摆脱程小东和一众编剧,独自把《倩女幽魂》拍成动画版搬上荧幕。当年的香港电影和动画片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比如摇大招之前先喊出名头,摔来摔去不会受伤,男女经常意外亲到一起等等。动画片更能发挥想象力,不用顾虑太多,但您也别花心思找什么台词出处了。徐克自己非常喜欢这种模式,百分百的“徐克个人风格”。
同样是白云禅师,这部动画片里的人设像极了《新蜀山剑侠》里的晓如,信奉”各修各法“,还带了个爱吹牛的徒弟。不仅如此,白云嘴上一套,做的又是一套,对同行痛下杀手,连去投胎的鬼都不放过。我没说错,徐克对和尚实在没什么好印象。
“大威天龙,世尊地藏,般若诸佛,般若巴麻空“——《青蛇》1993年徐克导演、编剧
我原以为一个时代会有一个时代的经典台词,没想到网络时代把将近30年前的骚话带火了。这套词念出来特别的带感,每个词也都有出处,但连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完全找不到出处。这就是我说的“徐克个人风格”。
民间故事《白蛇传》改编,这次徐克可以尽情的黑和尚了。这里的法海比动画版白云禅师还不靠谱,简直向普渡慈航靠拢。我听这段台词的都是总觉得不对劲,天和龙是听佛讲经的,名头怎么会放在佛的前面?这里要么就是“徐克个人风格”太浓,只求台词顺,不求甚解。要么就是有意安排,暗示法海把自己当天龙,且凌驾于佛陀之上。具体什么情况我不知道,我也并不想说那种解释是对的。
“浩然天地,正气长存!“——《蜀山传》2001年徐克导演、编剧、监制
徐克是个有情怀的人,虽然《新蜀山剑侠》赔了,但他不信邪,18年后他拍又了部《蜀山传》。《蜀山传》把原来的设定改了许多,紫青双剑改天雷双剑,李亦奇改李英奇,昆仑从佛家大门派改成了二人修仙的小山头。没关系,反正还珠楼主不会和他计较了。
整部剧我就记住了“浩然正气,天地长存”八个字,到底出自哪里的也不知道。单个词都能在文天祥的《正气歌》里找到,但连起来变想要口号,应该算徐克原创,妥妥的“徐克个人风格”。
顺带一提,这部电影中的和尚表现怎么样?答案是毫无存在感。徐克不黑和尚了,但影片的文化内涵也跟着下降了许多。这时候的他,越来越难保持自己的风格了。
好,我们再总结一下:
“徐克风格”就是简短精炼整齐、合辙押韵,有文化内涵,又有气势,且能找到出处。
“徐克个人风格”就是天马行空,简短整齐,有文化内涵,又有气势,单个词语能找到出处,合起来就变原创。
徐克近些年的作品风格越来越偏离以上两种,不知道是他自己的改变,还是对市场做出的妥协,只知道以后可能越来越少了。
这未尝不是一种悲哀……
发布于北京阅读 12747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甲嫱伤春

· 海南

能挖掘传统文化作台词的匠人绝迹了。有点难过。

亮了(0)
回复
discusser-avatar

确定赢木

· 江西

我印象最深的是巩俐和林青霞的《天龙八部》里,丁春秋和苏星河打的时候喊的迎的清风驱魔障

亮了(0)
回复

暂无更多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