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处女情结我的看法

关注

最近看到街上很多关于处女情结的帖子,从投票结果和回复来看 还是很多人有这方面的情节。有的人把这个看的很重,觉得不是处女就是一票否决。对象是处女是结婚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也有的人看的很轻,觉得这个无非就是个减分项,起不到什么决定性作用。下面我谈一谈我对这个东西的看法。

我认为,究其处女情结的原因。主要是受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封建文明时期的中国,结婚实质上是一种有序地繁衍后代的一种社会制度。为了保证男性扶养自己的骨肉,于是在中国的文化规定了生物学上父子关系是社会学上父子情关系的前提。也就是说是我的亲儿子我才会去扶养。在科技不发达时期,人们为了保证孩子是自己的亲骨肉,会把性和婚姻高度绑定在一起。性和婚姻的绑定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这种婚姻的稳定性。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西方的文化涌入中国。同时,工业化的到来解放了女性的生产力,生产力的提升也导致了女性地位的提升。女性从农耕时代的生育资源或者性资源的这种被物化的状态中逐渐解放出来。随着西方性解放的思想进入中国,中国非婚性行为(包括婚前性行为)的比例在逐步上升。看过一组统计数据,1992年婚前性行为比例大约3% 2012年大约70%

真正可怕的问题是,这一代中国人接受了一些西方的性解放的文化,但同时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非常大。整个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化不可能一朝一夕就改变。这就造成了文化的冲击和矛盾。造成了处女,非处女,处男,非处男之间的矛盾和价值观对立。大多数比较保守的处男会非处不娶,觉得非处都不干净,或者无法接受自己女朋友和别的男人有过鱼水之欢。非处女一旦失去处女这一身份则会充分拥抱西方文化处处打压处男和处女的生存空间。在这样情况下,非处男和处女这两个群体其实才是最大利益者。大多数女性不会苛责男性是不是处男,大多数男性也不会嫌弃自己老婆是处女。正是这种文化的冲击和对立导致了当今社会这种性观念撕裂的状态。

很难去讲这些价值观谁对谁错,很多有处女情节的人认为,一个人若婚前对非婚性行为接受程度很高,则在婚后也很容易接受非婚性行为(出轨)。而且自己的占有欲无法接受自己老婆曾经被别人占有,或者曾经更爱别人。一些反对处女情节的人则认为,处女情结完全是在物化女性,是对女性天性的极大压迫和束缚。

其实这个问题,我觉得就起本质是价值观层面差异的问题。争吵和辩论永远无法达成一致。相互中伤和侮辱也完全没有必要。最好的做法就是,找有相同价值观的伴侣。有处女情节的人就去找不接受婚前性的处女。接受婚前性的人就去找接受婚前性的伴侣。一旦两人有不同的价值观建议立刻分手。因为你永远不可能说服对方,只有早放手才能少伤害。

大家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吗?

阅读 46003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蹦跶蹦跶兔

· 云南

最近在看人类简史,溯源的话,其实动物本质是雄性为了显示自己的强大,如果交到的是非处从某种程度来说会打击到自信心,其实不管是幼稚也好成熟也罢,个人觉得不要双标就好啦,当然介意的一定一定问清楚再决定要不要在一起,不要中途因为这个放弃,为了介个放弃一个好女孩是不值得滴噢✨

亮了(169)
查看回复(6)
回复
discusser-avatar

123233233

· 广东

我觉得女方过去怎么样不关我事,别认识了以后在我面前谈过就行

亮了(72)
查看回复(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