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保国老师写爽文还是很有一套的
基本信息:
书名:我在英国教功夫
作者:马保国 著
丛书名:
基本信息:
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
印刷时间:
版次:1
印次:
页数:259
ISBN:9787215065734
开本:16开
装帧:平装
纸张:胶版纸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我在英国教功夫》作者自幼习武,身怀绝技,而后叩开英国武术市场的大门,踏上了异国武术教学之路,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归国。《我在英国教功夫》主要记述作者在英国教功夫的经历与感受,为了故事的完整性,开头部分也简述了作者的习武之路和出国缘由,并介绍了作者的几位恩师。 ·查看全部>>
目录:
国内篇1. 我自幼勇敢好奇一天生与习武有缘2.我的武术启蒙老师一一父亲3.军营练对刺,货真价实——“砰”的一下4.回乡遇高手,二祖父制服我仅拇指一竖——点穴有神功5.玩笑出意外,误点同窗大穴——“你们俩脸都变白啦!”6.难忘的三个回合——打出了一个“江湖朋友”7.幸遇河北派形意拳大师尚济师父——“外家”转“内家”8.偶逢民间技击大师郭升海师父——“真传一张纸”9.寻访混元太极拳大师王长海师父——别有洞天10.“老同志,我看你有真功夫,为啥不还手?”——一次以寡敌众的不还手自卫战11.潮起潮落,跌人人生低谷——山重水复疑无路国外篇1. 奋力一搏出国门——踏上教学路2.异国遇知音,好风凭借力——我的得力助手陈佩新3.50便士一箱的黑香蕉——“真香!”4.应聘试身手,变成“Master(武术家)”——意外桂冠从天降5.皮特伸援手,帮我开大课——开张了6.“叔叔,就一个学生,还教不教?”——“教!”7.首次扩展,广告3000,换回电话一个——彻底失败8.再次扩展,进军学院——事倍功半9.人不敷出,又借400镑——雪上加霜10.困境激我闯新路,街头表演太极拳——闯11.弘扬中国文化,裘主席雪中送炭——遇到了“活菩萨”12.劈拳对劈拳——打出了第一位个人训练学员13.找准方位,发挥优势,扩展个人训练——峰迥路转14.“叔叔,刚才我还没看清,人咋就倒了?”——碰到了砸场子的15.以心换心,精诚培养——我的王牌弟子费厄斯16.以德报德,让有心的学员变高徒——剑桥大学高材生耐克17.贵人相助,热心帮我建网站——表情会泄密的斯蒂夫18.表演、接待、出访,广交武林朋友——把握分寸,不卑不亢19.咏春高手,也爱形意、太极拳——金发盖瑞和西方精英中约翰20.“师父,有两位朋友想拜访你,但不一定学,见不见?”——“欢迎!”21.公园相会杨式高手,痴迷太极拳情真意切——又得一高徒22.万里之缘分,神秘之数字——“111”和“121”23.模范丈夫加中国通——绅士风度的中大卫24.实践太极拳健身、技击和修身养性于一体的典范——来自北爱尔兰的业余拳击手25.哑巴英语害死人,不会口语处处难——口语!口语!口语!26.武林高手,深藏不露衣着朴素,从不张扬——大学教授汤姆27.取消大课情难舍,灵活变通开小课——我看到了他们的团队精神28.圣诞前夜的敲门声——心诚则灵29.“你是中英文化交流的使者”——异国获殊荣30.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英国混元太极拳协会成立了31. 寻寻觅觅访名师,真真假假品滋味——“混元气功真好!”32.一次意外的食物中毒——逃过一劫33.一份特别珍贵的圣诞礼物——弟子知我心34.西海边驱车东海边,英国大力士学功夫——“太极拳以柔克刚,我信!”35.天下皆重师生情,难分东方与西方——原来如此36.画家酷爱太极拳,训练受伤仍坚持——罕见的勇士精神37.提高弟子的综合素质,鼓励会员自主发展——让BHTA发展壮大38.初次相会印脑海,难舍高徒重搭桥——为他开通末班车39.评定段位求公平,选贤交班孚众望——平稳交班40.走出纽卡斯尔,尝试伦敦办班——一次大的飞跃41.借助本部办班,携手训练示范——又送一程42.风雨同舟,甘苦与共——我的贤内助43.思亲人归心似箭,惜相别离情如胶——返回祖国问答篇1.西方武术界朋友怎样理解“中国武术”和“中国功夫”?2.西方武术界朋友怎样评价一位中国武术家的功夫水平?3.什么是太极拳?什么是混元太极拳?它有什么特点?4.中国最早的太极拳是谁创造的?5.有位中国名家说“太极拳是作秀”,你怎么解释?6.你怎样理解“四两拨千斤”?7.练习太极拳分几层功夫?8.什么是形意拳?尚济大师教你的是什么形意拳?它有什么特点?9.练习形意拳分几层功夫?。10.中国有多少拳种?你认为哪一种拳术是最上乘的?11.你认为哪一种拳法最快?是直拳,还是勾拳、摆拳?12.中国有无空手打人的功夫?13.在中国,老师在技击中都能赢学生吗?14.中国的点穴功夫到底是怎么回事?”15.中国的气功到底是什么?气功能治哪些疾病?有了病,光练气功不吃药行不行?16.什么叫功夫?为什么功夫比拳架更重要?17.什么是中国的武功秘诀?你怎样看待它?18.只看中国的武功书刊和录相光盘,能不能学好中国功夫?19.西方学员怎样才能学好中国功夫?20.中国到底有没有相距千里,就能给人治病的气功大师?21.对练武者说,最重要的是什么?中国的武德大体包括哪些内容?附录1.忆英伦教拳岁月2.泰因河畔的情谊3.海外留学散记4.人名对照表 ·查看全部>>
编辑推荐:
《我在英国教功夫》为马老师在英国教学武术经历的自传,书中记录了他在英国教武术的经历与感受,同时也叙说了他的学武经历以及对恩师的怀念! 一位身怀绝技的武术大师,一段异国他乡的武术教学之旅。被英国中英文化交流协会高度肯定为“中英文化交流的使者”,被英国武术界称为“功夫王”和“当代李小龙”的一代宗师,他就是马保国先生。 ·查看全部>> ·《人脉是设计出来的(实战篇)》最新到货! >>·《单反摄影实拍圣经》全国独家首发! >>
作者简介:
书摘:
1.我自幼勇敢好奇——天生与习武有缘 我祖籍山东省临沂县,祖父兄弟二人。祖父马忠义为兄,二祖父马忠兴为弟。听二祖父讲,祖父是家乡方园百里有名的武林高手,可惜牺牲于解放战争。父亲自幼随祖父习武,练得一身硬功夫。1942年1月,父亲参加八路军后,屡立奇功。新中国成立前,父亲随军南下到河南洛阳转入地方工作,遇到了当时在区政府工作的母亲。我于1952年出生,因父母亲工作实在太忙,一岁前跟着奶妈生活。满一周岁,又随外祖父母在一个山村里生活了两年多。 外祖父吴天爵生性豪放,喜交游,乐助人。外祖母陈华团,生于书香之家。其父曾是晚清举人,参加过辛亥革命,遇挫后返乡执教终生。外祖母天资聪慧,秉性十分刚烈,颇有几分侠气。她教我儿歌,教我数数,还常带我到山上玩,培养了我的胆气。外祖母记得最清的有三件事:一件是,我三岁多时,有一次捉了一只小花蛇,去吓唬最怕虫蛇的舅母,把她吓得大声尖叫,脸都白了。另一件是,有一次舅舅跟外祖父生气,蹦着与外祖父吵闹,我就拿起赶牛的鞭子上去抽他,连抽了几下,他便撒腿跑了。还有一件是,夏天的一个晚上,外祖母把木床搬到屋后的山坡上,带我乘凉。一会儿,来了一只狼,蹲在对面不远处的小土包上。月光下,它那两只像灯火一样的眼睛瞪着我们,我当那是一条狗,就用手指着对外祖母说:“狗,狗!”外祖母一下把我搂到怀里,说:“别吭,那是土地爷的狗。”然后,对这只狼念颂道:“你是土地爷的狗,你也不惹俺,俺也不惹你,你走吧!”狼听后,伸脖昂头朝天叫了两声,慢悠悠地扭头走了。我有趣地看着,觉得很好玩,一点也不怕,令外祖母十分惊奇。 大概在我三岁半时,外祖母便带我离开山村,到父母亲(图1)新工作地河南内乡县马山镇一块生活。那时,我已有了一个一岁多的小妹妹。外祖母一人料理家务,我们两个小孩子又都不省事,小的哭,大的闹,常使她感到力不从心。所以,在我还不足五周岁时,便凭着父亲的脸面,把我作为特殊学生,送人附近的乡镇小学。因我人小、个儿小,大孩子们欺生,常把我头上打出疙瘩。可我既不怕也不哭,还勇敢自卫,便很快打出了一群朋友。到七岁我家搬到县城前,在这个山区的小镇上,我和我的一群小哥儿们享尽了童年的快乐。我们一块去拔马尾鬃,然后把一根尾毛系到竹竿梢上,打个活结,去套知了。拔马尾鬃时,数我闪得快,拔得多。我们一块去找大野蜂窝,先点燃干草用烟熏跑大马蜂,然后弄点野蜂蜜尝尝。我们一块去过架在激流上的独木桥,来比赛谁勇敢。一次,我不慎落人河中,被水冲走好几十步远,幸亏自己抓住了岸边的树根,才大难不死,又爬了上来。而最让我感到过瘾的是,小朋友们一块捉迷藏和拿着木枪木刀,双方摆开阵势对打的游戏了。这些童年的记忆,常在我的脑海中闪现,至今仍能使我感受到儿时的勇敢和无畏。 2.我的武术启蒙老师——父亲 我到父母亲身边后,他们工作之余,都喜欢逗我玩一会儿。尤其是父亲十分喜欢我,常给我讲一些战争年代他深入敌后侦察和新中国成立前夕剿匪的故事。惊险的故事情节吸引得我总是瞪大眼睛听,后来就对父亲的武功产生了浓厚兴趣,问这问那的。 父亲是典型的山东大汉,一米八二的威武身材,浓眉大眼,英俊的红脸膛上总是带着微笑,一双大手绵软而含透骨之力。他两手十指交叉后,能翻转变化自如,我怎么学也学不到位,总引得父亲朗声大笑。听父亲说,这是祖父从小就教他练柔功才练成的。可惜的是,直到我七岁上小学三年级以后,父亲才答应教我功夫。不过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我的学习成绩必须好,二是不准打架。前一项我很容易就做到了。而对于后一项,实际上我只做到了一半。那就是我从来不先动手和小朋友打架,但当我看到霸道的孩子欺负别人时,忍不住就会窜上去打抱不平。因为这些欺人者理屈,也不敢去我家告状,所以父亲并不知道我有时候坏了他的规矩。 父亲教我功夫十分简单易练,就是教我站桩,练练硬气功,再练几个简单的小组合动作。因父亲希望我们这一代从文不从武,所以从不督促我练功,而我自己可是热爱极了。记得我从上小学四年级开始,每天早上5点就起床,到井上摇辘轳担水,然后再跑步去学校上早操、早自习。到了井台上,我先弓步站在井口旁,朝井口内俯冲几百拳,之后再担水。为啥非要站到井口上这么练呢?因为我听邻里一位老四爷讲,如果练到一拳能把几丈下的井水打起来,便可以在数步之外,空拳将人击倒。因这位老四爷的父亲曾考取晚清武举,我便十分相信他的话。但我的这种练法是不敢让父亲知道的,他一旦知道,便会担心我掉人井中,连水也不叫我担,我就练不成这种神功了。上初中后,早上担水我不再用扁担,改用两手提水,以练臂力。 …… ·查看全部>>

东吴巴仙
· 四川我刚刚搜了,看样子,应该就是这个视频里书柜里的,一大摞,卖不出去
蓝狮之心
难怪日不落帝国日薄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