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青训行业这几年见识过不少教练,国内的、进口的,有证的、无证的,有毛的、秃顶的……也走过不少弯路,刚开始总觉得外教好,觉得证书越高的教练越好,对青训从业者而言如此,对青训市场上的用户也就是家长们来说更是经常有这样的刻板印象,大家对外教和证书似乎有着一种“迷信”。后来看得多了接触多了,反倒渐渐发现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
今天面试了一个自己创业搞青训的教练,他说最开始都是自己上手带,慢慢地想脱手为了家长好接受一些他特地请了洋教头来,没想到不久后家长纷纷私信他拜托把外教换了还是换回中教来。
那在中国的这些洋教头们的含金量到底如何?我想我还不处于一个可以下论断的位置,但至少可以分享一些多年来的见闻和心得,让大家能从不同的角度和距离去看待这个特殊的角色。
壹:证书从哪来
在国内,外教来源最多的两个国籍可能是西班牙和塞尔维亚,后者的情况我不太熟悉但在西班牙要拿到教练证并不难,持高等级证书的教练也比比皆是。说个真人真事,我在西班牙读书时语言学校有个老师叫Juan Luis。一个普通到无法再普通的名字,做着普通到无法再普通的西语老师的工作,直到有一天我俩课后闲聊我意外发现他竟然持有西班牙三级教练证!(等同于UEFA Pro级证书也就是俗称的欧足联职业级,理论上可以带欧洲任何一支球队)
而西班牙那边实际情况如何呢?3年前我在马拉加读书时了解到,当地足协的教练证分为两种类型,有一种基本上你得有西班牙国籍才能上,我就不多说了。另一种你只要有居留证、学历证明、再通过入学的体能和技术考试就能参加,简单点说你要是有个大学院队水平应该都能上得了。西班牙的教练证书体系不同于欧洲别国,它只分为3级,一般来说得从一级开始念,但他这个一级和别国的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一级念完你就直接有等同于欧足联B级的证书。那B级又是个什么概念呢?我拿国内的亚足联B级来做个对比,如果你不是职业球员出身又没有职业俱乐部背景,那跟这个证书你就基本绝缘了。而就是这个国内可以说99%的人都拿不到的证书,在西班牙你只要有个院队水平就可以去念,进而可以得到——再补充一点,这个证书是完全开放报名而且每年在各地都会举办好几期那种——然后读完一级之后你可以去读二级也就是欧足联A级,这里我再插播一句,对持西班牙国籍的人来说,还有那种一两个月就能搞定的速成班(比如下图里头这个写着从1月16日上到2月24日,一个多月就上完了),所以在西班牙虽然不能说证书烂大街吧,但有心要去考个证真的不是什么难事,因此有高级证书的教练比比皆是。
西班牙足协官网上的教练班启事
西班牙的情况还是比较好的,起码这教练证是正儿八经念出来的,我再来谈谈东欧那旮旯。我的朋友Rick是个荷兰教练,他跟我讲过个笑话吐槽塞尔维亚教练(证)之多,他说:“在塞尔维亚有时候你去杂货店买包豆子,结完账还能给你送张教练证。”笑话是言过其实,但作为一个持有塞尔维亚欧C证书的人,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张证书的含金量确实有限,以至于拿回家之后我就一直将它放在茶几上,女朋友几次招呼我收起来我也不当回事,潜意识里我会觉得你对一张证书的认可度会决定你会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它。
这也还算好,毕竟你是学了练了还是会一些东西的,真正的问题是:东欧的教练证,他是可以买的。我是怎么发现这件事的,其实也挺巧的,2019年春节后我开始物色外教一个接一个地面试。某天下午约了个叫卢卡(Luca)的教练,是个在上海读书的加拿大人,想在周末找一份兼职,自称有欧足联A级证书,在黑山考的。
当时我就纳闷了,好好一个加拿大人怎么会跑去黑山考证去了,这别说生活环境,连语言都是大问题,但心里想可能人家老外特有冒险精神那种,就给你人生地不熟地冲到东欧一顿整也未可知。见面那天下着雨,我跑到公司楼下去接这位卢卡,第一眼真没认出是个教练的模子,个子非常瘦小,不是那种踢球的小快灵那种小,是真的很柴很瘦个子也不高,戴着一副黄色镜片的眼镜留了一点小八字胡,总之就真的……不是教练那个味。结果面试里真是一问三不知,最后吞吞吐吐地告诉我,这证是买的,在东欧一些小国家只要你肯出钱,教练证分分钟是可以买到的。
当然我并不是说每个来自东欧国家的教练都是买来的证书,相反有不少好教练都是东欧来的,读教练班时一位成都的同学提到他认识一位叫Drasko的塞尔维亚教练是他认识的最棒的启蒙教练。
相较于国内的一证难求,在西方很多国家教练证都是面向社会公开报考,获取的门槛真心不高,光有一纸证书距离成为一名好教练还差了十万八千里。那外教和中教相比有什么优势劣势、证书和经验的关系,这些都是我非常想聊、想分享的话题,限于篇幅今天就先写到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