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数据分析Uzi的世界赛这一贴中,楼主采用了伤害占比除以经济占比的方法来计算伤害占比转化率,或者队伍回报率,遭到了冷嘲热讽。先是被说成数据造假,后来又被嘲讽发明数据,个人定制数据等等。而我在简单动笔算了算之后,却发现这个算法或许真的是个不错的选择。
先说结论:这个占比转化率只不过是加权了的官方伤害转化率而已。
伤害占比=伤害/队伍总伤害=伤害转化率*经济/队伍总伤害
经济占比=经济/队伍总经济
伤害占比/经济占比=伤害转化率*(队伍总经济/队伍总伤害)=伤害转化率/队伍伤害转化率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1.对于同一个队伍内的选手(队伍没有轮换的前提下),占比转化率=常数*伤害转化率。因此,我们在用楼主的数据做队内比较的时候,完全可以直接比较,高的就是高,低的就是低,比较的结果就是官方伤害转化率的比较结果。
2.在不同队伍的选手比较时,队伍伤害转化率成为了选手个人伤害转化率的加权系数。对于偏向打架风格的队伍来说,队伍伤害转化率高于运营风格的队伍,因此选手的个人伤害转化率也会受到这个系数相应的削弱。我不是学统计的,我不好评价这种加权方式合不合理,但对我而言这种算法是一种考虑队伍风格影响的伤害转化率算法,所以他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讲完了道理,来看一下数据上的验证,所有数据来源于玩加电竞,S8没有打野位置是因为S8 RNG有轮换打野,队伍伤害转化率对二位打野来说和其他四位选手不一样。
我们可以看到,通过楼主算法计算出的伤害占比转化率(D列),与官方的伤害转化率(E列),其实只是乘以一个常数的关系。
在跨队伍比较的时候,打架队伍选手的伤害转化率,对比运营队伍选手的伤害转化率的优势会得到一定的削减,可以说是在尝试还原选手打输出的能力。
因此,我认为楼主的算法完全是有可取之处的,他并不应该受到那样的嘲讽。
我希望在那个帖子里说数据是为了Uzi个人定制的,说楼主数据造假的,能够在下次看到这样帖子的时候自己去动笔算一算,去想一想,这个数据/算法代表的意义是什么,而不是对于楼主这样用心的人冷嘲热讽。如果这样下去,这个板块还会有多少人愿意认真整理数据发帖分享呢?
我希望你们能给那位楼主道个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