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干货】心之所动,就随缘去吧~一战法考+三战复旦法硕同年上岸经验分享

avatar
关注

写在前面的话

市面上的经验帖可以说是浩如烟海,但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找到比较适合自己的经验帖才最重要。我不是天赋异禀的选手,失败的经验比成功多,所以在本文中更多是介绍失败经验和心态调整。以下内容均为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欢迎理性讨论。本文对于想要法考法硕一起准备的同学、N战的同学应该适配性更高。尽量多地在描述细节,所以可能显得冗长,但也有可能没有描述到的细节,也欢迎私信交流。

基本情况介绍:

先说一下成绩,法考客观题214+主观题129,法硕政治76+英语83+基础课113+综合课111

本科是双非院校的英语专业,去年压线进复旦法硕,然后复试被刷,决定再来一年要同时通过法考和法硕,现在已经通过法考,并通过复旦大学法律硕士(非法学)复试。由于我高中是文科生,所以政治基础够扎实,又因为是英语专业,英语基础也比较扎实。因为我是全天都在看书备考的,相对来说时间比较充裕,所以可能不太适合时间紧的同学。

首先对于法考和法硕同时准备,我的看法是不建议同时准备。由于我是三战,整整一年全部拿来准备法硕感觉时间成本过于高昂,准备法考也同样是为法硕的复试加强基础,所以选择一起准备。对于大多数应届生同学来说,更好的选择是分开考,如果想考名校法硕,那法考其实可以等到考上研究生之后再准备,当然如果是准备学硕就另说了。如果要同时准备,我认为的前提是自身英语政治公共课基础够扎实,然后能清楚区分法考法硕刑法观点区别,且主观题之后备考时间充足。有人可以三个月零基础通过法考,但法硕就几乎不可能。法考是通过性考试,60分万岁,尤其客观题题量大时间紧,有些题不用搞懂蒙也能蒙对。但是法硕主要分值在主观题,且主观题的知识需要反复地背诵记忆,如果考到一道完全不熟悉的大题,蒙不出来,遗漏知识点也拿不到分。

 

进入正题,首先是法考部分

所有要学的科目共分为八科:刑法、民法、刑诉、民诉、行政法(含行政诉讼)、理论法、商经、三国(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备考大致时间规划

第一轮 开始备考至五月底 基础精讲阶段

关于法考总备考时间,我觉得长一点总比短一点好,虽然经常会看到各种零基础三个月过法考的经验帖,但我觉得对于大多数尤其是非法本的同学来说,民法刑法如果没学过,直接上手法考的内容难度还是比较大,所以时间充裕的前提下可以多看几遍民法刑法的精讲课程,自己去梳理知识框架。我认为基础阶段最重要的就是把老师讲的每个知识点搞懂,所以这个阶段慢一点没关系,在这个阶段我没有做题,也没有背诵,就是看一遍书再看一遍视频理解每一个制度每一个考点,至于先看书再看视频还是先看视频再看书这个顺序按自己习惯就好。如果时间比较紧的话,三国和理论法的精讲也可以不看,诉讼法的精讲一定要看,诉讼法的考点不是只有背诵,很多程序设计是有背后的法理的。关于科目准备顺序,推荐先看实体法再看程序法,民诉和刑诉不要放在一起学,其他科目可以看自己安排。

心态调整:这一阶段基本不会涉及心态问题,对自己的掌握程度也没有非常明显的感觉。可能在遇到民法刑法一些重难点的时候,会觉得无法适应,比如结果无价值论行为无价值论和偶然防卫的结合。对于这一类较难理解的知识点,首先可以自己多看几遍多思考找对应知识点的真题,去看真题的考察角度也能帮助理解。另一个方法是去找其他老师关于这个知识点的解读,看是否有更适合自己的理解方式。

 

第二轮 六月初至六月底 刷题阶段

知识点都学完之后开始先是按科目刷分章真题,我都是先回顾一遍知识点再刷一章的题。为了节省时间,回顾知识点可以通过看前一年的精粹或者叫背诵版,精讲阶段的书之后可以作为工具书,对于某个知识点特别不熟悉的时候再回头去看精讲书上的内容。刷完题之后如果感觉看解析还是无法理解也可以去听对应的真题课。有些老师会在真题课讲解题技巧而不是纯粹讲题感觉还是很有用的,尤其是李佳老师的课。

心态调整:这一阶段可能心态就会发生变化,因为自己是否掌握了可以直接通过正确率体现出来,正确率比较低的话就会觉得自己学得很差,心态比较急躁。由于真题往往陷阱会比较多,第一次做很容易就落入陷阱,做错了也很正常,关键是要明白自己为什么错,是根本没有理解题的考点还是忽略了题目的细节。如果不明白考点,就需要去增强对考点的灵敏度,多划关键词,多做题训练。如果知道考点,但没有理解,就需要重新回头去看精讲对应的部分。如果考点理解了,但是没有发现陷阱,同样也是需要多做题训练,在做其他题的时候还可以引申想想自己能不能想出其他的陷阱。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就是扎扎实实地做完每科的分科真题,做好错题整理,记录的主要是自己错的原因。如果觉得做纸质的整理比较耗时间,可以记下题号用刷题app记录。

 

第三轮 七月初至八月 背诵阶段

到这个阶段各个老师会出冲刺阶段也就是背诵版的课,再听一遍背诵版的串讲我觉得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背诵版把当年法考大纲修改的部分包含了进去,老师也会在课上强调新法部分,由于法考新法必考的特点,所以这部分内容很重要。而且背诵版还是各个科目所有知识中的重点浓缩。这样通过看视频回顾知识点,听完课就可以开始背诵,兼顾刷分年真题。该阶段刑法民法只需要简单回顾体系,不需要花大量时间,因为性价比太低,民法刑法考察难度对大部分考生来说都比较难,不容易拿分。背诵的重点在理论法、三国、经济法、劳动法、环境资源法这些仅通过背诵就容易拿分的科目。一定要重视理论法和商经这两个科目,2019公法卷理论法考察数量较多,私法卷商经考察数量较多。我的时间规划是一半拿来背诵,一半拿来刷题,刷题按一次三小时计,模拟考场状态。这一阶段各大机构也会组织各种大型模考,如果有时间,不会和自己的安排有太大冲突,建议去参加一下,经过模考不仅能熟悉考场状态,而且在对比中能知道自己当前的水平。客观题主要的难度在于,题目总共一百道题,而且不是按照科目顺序,也没有按照章节顺序出现题目,时间又很有限,要快速调动知识点,又要避开题目设的陷阱,这种考场感觉是一定需要通过足够数量的模拟考试去找的。

心态调整:在这个阶段心态最容易出问题。我当时第一次参加模拟考,模拟考的题目都是不熟悉的,做的时候一直很懵,最后成绩是79+66。那个时候离考试只有一个月了,感觉过不了了,非常绝望,但觉得还是得努力再试试。最后通过回顾错题发现考点是一样的,只是模拟题换了表述,容易识别不到考点,就会做错。所以这个阶段如果真题已经做了很多,适当做一些高质量的模拟题是很有必要的,转换一下思维,如果模拟题和真题都能得心应手,才是真正理解了考点。但如果真题只刷了两三遍,建议还是继续刷真题。第二阶段是按科目刷的,这个阶段就要刷分年真题,年代过于久远的可以不用刷,法律一直在修改,重点在近五年的真题。

推荐刷题app:深蓝法考、竹马法考

两个app都有错题本,还有正确率统计这些数据,深蓝的界面看着很舒服,竹马有一个智能组卷的功能,感觉很适合刷了多遍历年真题之后重新做,因为做多次之后很容易记住答案甚至顺序都记住了。

我是拿碎片时间来刷深蓝上的题,然后再用成片的时间做竹马的智能组卷,每次练习按3小时练习,模拟考场感觉,到后面就越做越快了。

 

第四轮 考前一周 冲刺阶段

最后一周建议过一遍自己跟的老师的考前聚焦三小时。考前聚焦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回顾知识点的,一种是讲押题的。我更推荐讲知识点的,因为这么多题能压中的概率并不大,总体回顾知识体系是不变应万变的方法,也可以通过这样回顾发现自己还有薄弱的没有掌握的地方,利用最后的时间查漏补缺。

心态调整:最后一周做题就不要关注正确率了,此时的心态应该是我做错了没关系,我搞懂之后考场就不会错了,那我就多拿一分。

 

如何背诵:

不要求逐字逐句背诵,内容也不一定要和法条完全一样,先理解再背诵。民法刑法主要是记制度的构成要件,更注重理解,如果有一起备考的同学,可以互相讲给对方听,能够完整讲下来就是真正掌握了。诉讼法更重要的就是程序内容,和法条相关性就比民法刑法要强,老师会提供很多口诀帮助记忆,也可以自己尝试画流程图,但是诉讼法也有很多制度是可以通过理解法理就能记住的,不要死记硬背。行政诉讼和民诉有很多地方是相同的,但刑诉和民诉就有很多的区别,也很容易搞混,可以自己做一下对比,蒋四金的觉晓法考也会有这个专题的小课,建议去听一下。理论法三国商经这些背诵的内容相对就会比较多,口诀会有较大用处。请不要忽视三国,这是性价比最高的科目,建议最后阶段每天都花一点时间在背诵三国上。

推荐老师:

尽量一个老师跟到底,中途不要换

1、刑法柏浪涛(柏杜)或者徐光华(众合)

我选择的是柏浪涛,两位老师在应试方面都很好,课时也不是很长。但是两位老师的有些观点有分歧,所以最好选中一个就不要换了,不然刑法学到后面会怀疑人生的。如果选择的是柏老师的书,做竹马真题的时候,刑法的正确率不要太在意,因为竹马的答案采用的是徐老师的观点。

2、行政法李佳 (众合)

我基础精讲阶段跟的是徐金桂,当时感觉全都听懂了,但是到第二轮刷题的时候就感觉跟没学过一样,我觉得这主要是我行政法之前没基础,而且时间一长就遗忘了。本来打算去看徐金桂的精粹,但是太过于精炼,很多知识点回忆不起来,就打算换个老师听听。跟着李佳老师的背诵版课程,他的体系我感觉更适合我自己,听完很多知识点就捡起来了。当然佳佳的魅力不止于他讲的课,后面还会提到。

3、刑诉左宁(众合)或者向高甲(厚大)

我跟的左宁,感觉他讲的很好理解,有些不用口诀就能记住,理解法理就可以。向高甲推荐的人也比较多,由于我没有听过,做评价不合适。

4、理论法白斌(文都)或者马峰(众合)

白斌的口诀有点俗,但很好理解。如果接受不了可以选马峰,可以到主观题再听白斌的。

5、民法钟秀勇(瑞达)或者孟献贵(众合)

老钟有个缺点,书出的慢,其他都很好,我选的老钟,喜欢听他讲鸡汤。从应试方面两位差不多。民法的课时会比较长,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如果来不及,可以选择一部分课程听。

6、民诉戴鹏 (众合)

我认为民诉界无出其右!听了他的课就知道他民诉讲的有多清楚。尤其是第三人撤销之诉的一个考点,他可以换着不同方式去讲,每次都能听出新收获。

7、商经鄢梦萱(厚大)或者郄鹏恩(众合)

鄢梦萱人气最高,我跟的是她。后期听了考前聚焦感觉郄鹏恩体系性比较强。

8、三国杨帆(瑞达)

这个应该没有什么争议,就不赘述了。

 

主观题

主观题总分180分,共五道大题,第一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论文,第二道刑法,第三道刑诉,第四道民法民诉商法综合大案例,第五道行政商法选做,两年都是这两门科目选做,之后也可能延续这个传统。

主观题因为只有一个月的准备时间,而且客观题和主观题之间的跨度很大,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时间是最重要的。我当时因为不知道客观题有没有过,所以等成绩的那一个礼拜拿来看法硕专业课了,如果是只考法考的话,一定要利用好这一周的时间。

客观题只要判断出正确错误,有时候光凭感觉就能选,甚至也有可能蒙对。但是主观题就不行,不光结论要正确,而且要说明原因,三段论推理过程要完整,既要有明确的法条依据,也还有对应的案情,才是一个完整的答案。

主观题备考如果时间充足可以先看一下各科老师主观题冲刺阶段的书,然后听主观题冲刺阶段的课。因为主观题冲刺的书上面主要都是小案例,这样可以找主观题的感觉。等听完课就可以去做

官方的案例指导分析,尽量每个案例都做一遍。上面的案例比较难,心态稳住慢慢做,尽量搞懂每道题。

社会主义法治理论那道题感觉不同理论法老师都有不同的讲法,我觉得只听一个老师就行了,毕竟这道题目以记忆为主。这道题非常关键,首先因为这道题分值最高,而且这道题上面花的时间几乎决定了整场考试的节奏,这道题一定要尽快写完,把时间留给后面的案例题。这道题不光得会背,而且要知道题目问的是什么,所以答题框架一定要清晰。我推荐听白斌老师的课,他有一个特训营,每天都会更新背诵材料,也会讲答题思路,去年的题就是差不多讲到的内容,所以我在这道题上面就没花太多时间。

刑法一般是一个大案例,有一句话的问法,也有可能分成好几小问的。一句话的问法是最难的,要去案例中找采分点,这个就需要足够的训练量,识别到关键词对应到考点。关于观点展示是需要把所有的观点都写上去的,这个部分柏老师讲的不是很多,如果想准备一下可以去看一下瑞达蔡雅奇老师的整理或者厚大罗翔老师的(罗老师现在已经是B站网红了)。刑法不需要刻意去找法条,如果能想到明确的法条写上去最好,如果想不到,就不要在找法条上浪费时间了。

刑诉是一道独立的题目,不和其他科目一起考的,往年考证据法比较多,一般都会有对应的法条的,而且法条一般是采分点。继续跟客观题阶段的老师就好。

民法民诉商法结合的大案例题目虽然很多,案例也很长,但是慢慢去拆解,每一问其实难度并不高。也是继续跟客观题阶段的老师就好。

关于行政和商法的选做题,由于没有明确说一定是行政法和商法的选做,所以还是有可能选做其他科目的,不要一开始就直接放弃某个科目,我选做的是行政法,因为我本身商法学的不够扎实,行政法的案例看了比较有思路就选了行政法。

考试一开始的五分钟可以大概浏览一下试卷结构,然后可以初步选择一下,之后真正做到这题时再快速决定,千万不要犹豫不决,在选择上花太多时间。主观题最重要的就是把题目答完,而不是前面的题答得很好,后面的题却没有时间答。还有一定要去参加模考,很多人最后都是来不及写完,答题节奏一定要提前熟悉,看一下自己四小时能不能做完所有题目。

关于背法条,尤其是记法条序号,在考试之前我看很多人在微博上争论。我的观点是没有必要背法条,记序号挺浪费时间的,有些题目不一定能想到对应的法条,而且现在机考有电子法条,只要找到法条的位置,把内容打上去就好,如果找不到对应的法条,凭着自己的印象把大致内容写上去就好了,不需要苛求序号。

心态调整:从客观题到主观题的跨度非常大,一开始的确会很难适应,而且时间也很紧,会很担心自己来不及。其实主观题和客观题的考察范围是一样的,有些知识点也因为案例的原因很难进行考察,相比起来主观题的考点更加集中,重者恒重。考试越临近,关于一些问题的争论也会越来越多,比如背法条序号,用纸质法条还是电子法条,是不是一定要写法条才给分。这些问题的争论没有意义,千万不要被影响心态而动摇。纸质或者电子都是看自己习惯的,法条的内容也不要求完全复述,大致意思对就可以了,关键是推理过程。客观题基础足够扎实的话,通过主观题是水到渠成的。

 

法硕部分

公共课

政治

我今年政治分数是76分,选择题45分

政治开始准备的时间取决于自身的政治基础,如果是文科生,而且马原学的比较好的话,可以九月份开始。如果觉得基础不太好,可以暑期看一遍基础班的课,尤其是马原的课。在打完基础之后就需要开始刷题,肖秀荣老师的一千题还不错,其他老师如徐涛腿姐也有出自己的习题集,质量都不错。腿姐在九月到十月会有一个技巧班,既讲选择题技巧,也讲主观题技巧,非常实用。等到十月底左右,就会有一些冲刺卷出来了,我的策略是把大多数老师的卷子都买来,把选择题全部做一遍。肖八肖四是肯定要买的,因为肖秀荣,永远滴神!然后主观题的部分在听了腿姐的技巧课之后结合最后的押题背诵,分数不会低。我觉得政治要确保70分以上,关键不是在主观题,而是在客观题。主观题的分数自己答的怎么样是一方面因素,但是所报地区的评分标准也是一部分因素,不确定性较大。客观题的分数则完全在自己可控范围内,争取40以上的分数,主观题即使是平均水平30分也就有70分了。

英语

我今年分数是83,前面客观题部分扣了三分,错了一个阅读和两个完型。与政治策略相同,重点放在客观题部分。我每天都坚持用扇贝背单词,在准备法考的时候也没有落下,每天也会做阅读保持感觉。阅读推荐听唐迟的课,技巧很实用。阅读也是很好的翻译训练材料,可以在做完阅读之后尝试自己去翻译,再和对应的译文对照,找自己与参考译文的差距。在暑期打好阅读的基础之后,九月份就可以开始准备完型新题型翻译这三个题型了,作文也可以定期训练一篇。后期更多的时间留给作文。考试之前推荐听一下刘晓艳老师的课程,她讲的作文模板不容易与别人重复。

专业课

基础阶段

由于之前准备过两次法硕考试,我在这部分没有花太多时间。但对于第一次考的同学推荐早点开始,并且时间主要分配给民法和刑法这两个科目。和法考的精讲阶段差不多,重视理解,配上一些基础练习题就可以。

背诵阶段

这个阶段需要开始做真题,在基础阶段做分章真题,这个阶段就要做分年真题。法本的真题如果有时间也要去做,法本的考察范围和非法本并没有太大差别,而且近几年很多题目都是重复的。一边做真题,一边背诵,也就能更好把握到底要背什么。法硕考试主要分值都在主观题,而主观题又以背诵为主,所以最关键的背什么,怎么背。如果我们去看考试分析上的参考答案,会发现答案很简单,但如果只写那些肯定拿不到高分。背诵的内容主要是每个考点分点论述的第一句话,这一句话尽量原文复述,在这之后进行一些说明、引申或是举例,充实这部分内容。如果时间来得及,可以把这个题目最相关的考点也写上去。这是赵逸凡老师教的“阴阳题”方法。文运会有主观题背诵整理,但是那个内容不够全,建议前期可以看背诵资料,后期一定要回归考试分析。现在考点越来越偏越细,资料上没有涉及,但考试分析上会有,有时候即使没有背到,看过几次也会有印象,不至于一整道题全拿不到分。

关于背诵方法,艾宾浩斯是最符合科学规律的,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很难坚持,而且越到后期任务越重,我觉得不需要刻意追求这个规律,每一轮背诵都达到自己的目的才是最重要的。在开始背诵之前,需要进行规划,这一轮背诵需要花多少时间。在过程中记录下自己非常不熟悉的考点,在下一轮的时候重点记忆。每一轮的时间都适当减少,根据自己的情况做调整就好。很多人可能会追求背的遍数,我觉得这个意义不大,并不是背的遍数越多就一定掌握越扎实,自己稳住自己的节奏就好,一旦开始背诵就不能停必须坚持到考前,所以这也是最考验毅力的阶段。

冲刺阶段

这个阶段要看一下冲刺串讲课程,回顾客观题的知识点。十一月的时候,背诵应该经过几轮了,同时不能完全不练习选择题,做题的感觉要一直保持,可以找一些模拟题来做,不要太重视正确率,尤其是文运的五套题,难度会比较大,而且考点比较偏,但这套题做完全部搞懂的话会感觉更有信心。前一阶段的背诵仍然要坚持,而且要针对自己不熟悉的点和重点针对性地背。

关于资料获取

微博上很多博主都会分享有些是同学们自己整理的或者是老师整理的有用的资料,空下来放松的时间可以去逛一逛,也许会有较大收获。

关于同时准备的时间分配

在准备法考客观题的时候,我完全没有看法硕的专业课,每天保持背单词和做几篇阅读,其他的时间都在看法考的内容。在客观题结束后,有一周的时间等成绩,从这一周我开始看政治的强化课程回顾知识点,看法硕的强化阶段课程,继续保持英语的背单词和做阅读。一周之后查到了成绩,就开始准备主观题,法考主观题和法硕的时间分配大致是一半一半的。政治每天2-3小时左右,英语2小时,法硕4小时,法考4小时,大致是这样的安排。

关于是否选择再战

我觉得首先要找到这次失利的原因是什么,是否还有提升空间。我一战的时候,因为当时心态爆炸,根本就没有好好准备,结局是注定失败的,觉得自己只要认真准备肯定能考上的。但在二战的时候会发现,很多问题并不是好好准备就一定能解决的,这也是二战同学最容易犯的心理误区。对于基础知识,要像一战一样去准备,但对自己的要求要更高。还要考虑的就是家里是否支持,如果家里支持的话,可以安心准备二战,阻力不会太大。如果家里不支持,我觉得最好是先去找工作,之后再考虑是否再考,整个备考过程中如果没有家人的支持,心态会受很大影响。

整个考研过程中的心态起伏可能会比较大,尤其是二战的同学,会自己给自己压力。在一开始可能会轻视基础,觉得自己都准备过一次了,这部分肯定没问题的。但是随着时间推进,做完模拟题感觉自己掌握还不如去年,又容易心态爆炸,觉得自己考不上了。考研就是战胜自己的过程,需要足够坚定的信心,在心态变化的时候,想想当初是为什么要考研,都走到这里了,为什么不走到底?

 

写在最后

到复旦读书是我一直向往的事,从高中开始。这一路走的并不顺利。去年进了复试,我以为我已经无限接近梦想了,但没有通过复试。当时对我的信心打击很大,会觉得都二战了,准备的也很认真,是不是极限就到这了,要是再来一年也不一定会考得更好。幸好信心随着法考的两场考试逐渐找了回来。在今年出结果之前,我也想过如果还是没考上呢?但我已经在初试和复试都尽力表现得更好了,如果这样还是不行,那可能就是没有缘分,我也能欣然接受。这也是我取这个标题的含义。

最后是李佳老师送给我们的一段话:每一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一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忍受孤独、忍受寂寞,甚至忍受各种不理解与埋怨,但是不抱怨、不诉苦,日后说起时连自己都能被感动的日子。

祝大家都能心想事成,考上自己向往的院校!

 

发布于浙江阅读 22881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N3Y

· 上海

三战啊 楼主了不起!我要准备二战了,希望我这次一定能成功

亮了(15)
查看回复(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