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程序员吃的是青春饭吗?
经常在虎扑看到一句话“35岁以后去送外卖”
这句话第一时间感觉挺幽默的,但是仔细思考:中国程序员的青春到底有多短?
中国程序员的职业领域已经细分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比如:大数据工程师、云计算工程师、某某语言工程师、系统架构师、web前端工程师、H5 前段工程师、H5后端工程师、嵌入式软件工程师、数据库开发工程师等等。
每个专业领域又衍生出很多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技能。就拿编程语言来说吧,光是常用的编程语言至少就几十种,什么动态语言、静态语言、脚本语言、过程式编程、函数式编程、面向对象编程等等;主流的移动平台就有ios, Android, Windows Phone。
在这种情况下,程序员即使只是掌握一个技术,掌握它的语法特性和函数库还远远不够。就拿Java来说,它的虚拟机、性能、集群、并发编程、分布式、垃圾收集、日志服务、异常等都需要深入了解。
由此可见,程序员这个行业,内部的知识壁垒都犹如天堑。
我们来看看其他领域行业,对于年龄问题常见的几个选项:
1.继续走技术:
成为一流的架构师,技术专家,使自己很难被淘汰。
问题:有几个人能保持的学习能力,成为这等大牛?恐怕是1%。这个方法对于普通程序员,显然不具备什么参考价值。
2.转管理:
面对了十几年的机器和代码,没有高双商,真的能和专业从事管理的人竞争吗?
程序员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nba第一老油条
· 上海出路不已经给你们找好了吗?摆地摊啊,程序员修电脑,卖假发,那是杠杠的~
王求王分
· 广东你该不会以为程序员挣得多是因为编程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