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k|接着说日潮,今天和大家聊聊Visvim这个牌子

avatar
关注

日系潮牌日渐衰落(之前的主题里有很详细的阐述),而Visvim却越来越多被提及,甚至可以说是早期日系潮牌中硕果仅存的力量,以往你所看到的Visvim题材的文章都少不了中村世纪的采访,谈创作理念,品牌精神,这篇文章不是推广文,我也不想去写“精神”“情怀”之类的陈腔滥调,仅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看它实际做的东西,正面负面的都会写,另外因为我所涉猎的不局限于潮牌,这些年收藏了很多时装与传统男装,所以有着足够的经验去评判一件物品的好坏(只玩一个体系不了解其它领域你就没法对它有一个客观的认知)。这篇文章也要感谢两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圈内好友。


下面进入正题,就像上一期我为大家讲过的Bape对Air Force 1以及Superstar的改造一样,早期的Visvim也是一个以“借鉴”为创作方式的品牌,事实上在潮流界“借鉴”从来都不是一个新鲜事,但如大家所看到的,Bape已经没落,而Visvim却越走越远,始终不乏追随者,为什么?这就是我这一期要讲的,全文3600字。




首先我们来回顾Visvim都借鉴了哪些经典鞋型
Christo

大概07年的时候,一位cn-kix的朋友恰好在美国做康复,发了医院的拖鞋照片,二者有着相同的结构,但Christo有着更大的体积,更厚的面料,细节也更丰富,我们有理由相信Christo原型来源于此,名称则来源于大地艺术家J·Christo(其艺术表现形式恰好为“包裹”)。

Christo由仓石一树在2003年设计,可以说是Visvim早期最成功的鞋型,06年陈冠希以及藤原浩多次搭配Fenom穿着,粉丝模仿,08,09年的时候已经到了泛滥的程度,你一定见过,当然很大比例都是假的,早期的Christo绑带是用了和汽车安全带相同的材质,有带状的反光,鞋内底会掉色(没开玩笑,这也是当时判断真假的依据),还有一个缺点是穿上非常热,后期有改良。

早期著名款式有Clot Royal合作款(07,08年发布,红黄蓝黑四色,从2000多炒到1万多,现在估计买不到),NBHD合作款,Mayan,F.I.L开业限定等。


POLKE

Ploke属于Visvim的鞋子里面不太主流的一款,但它的原型极其经典——Clarks”Wallabee(下图左一)“,后者已经被无数品牌借鉴,时装周上亦可见到它的身影。


Louis Vuitton Menswear 2017S/S


FBT

Visvim最早的鞋型,据中村世纪本人说,灵感来源于Terry Hall在专辑《Fun Boy Three》中穿的Moccasin。而moccasin是北美土著传统鞋子(“Native American”,“Indian”作为歧视性称呼已经被逐渐弃用),被无数品牌改造,Visvim并不是唯一一个(许多品牌都有生产Moccasin鞋型,另外Loafer的起源至今众说纷纭,其中也有声音称其源自Moccasin)。FBT是Visvim主打的鞋型之一,08年Gucci也借鉴“Visvim X Undercover X Fragment Design FBT”推出了热销款“Shaman Moccasin”亦被称为“Gucci FBT”。

左1 “Visvim X Undercover X Fragment Design FBT,左2 “Gucci Shaman Moccasin”,左3 “Visvim FBT Shaman”



FBT对于Moccasin的改进是显而易见的,原本的Moccasin鞋底是采用与鞋面相同的皮质包裹,FBT将鞋底改为适应城市道路的功能性Phylon(二次发泡材料)鞋底(但当时技术上其实没啥可吹的,Nike用了几十年的东西,直到2010年与Vibram合作开发新的聚氨酯大底材料,并“开发”了“Folk”中底技术)。借鉴与抄袭永远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我们拿FBT和原始的Moccasin(下图)来比较就会发现,这一款确实超出了“抄袭”的范畴。



所谓”Folk“技术是在中底铺上一层软木屑,能起到吸湿排汗的作用,并非Visvim独创,这是传统”固特异“鞋履基本步骤之一。但把这种工艺用在运动鞋中Visvim确实是最早的。

 

FBT是目前Visvim唯一在日本本土生产的鞋子(FBT中的一部分特殊款式,普通的中国产,其余鞋款都是中国产),它与传统皮鞋/靴子相比有着更好的舒适性,与运动鞋相比它有着更好的外形以及皮质(ELK Leather)。

Hockney

美国有个品牌叫Sperry,1953年的时候做出了第一双“Boat Shoe(帆船鞋)”,亦被称为"Deck Shoe",“Hockney”毫无疑问借鉴了Sperry的设计,当然Sperry的外形专利早已过期,现在许多品牌都会做同样的鞋型,就像Loafer和Derby一样普遍。

左1 Sperry "Top Sider",左2 Visvim "Hockney",左3 Visvim "Americana Deck"


另外“Deck Shoe”本身与其说是皮鞋,更偏向于运动鞋,理论上不可配西裤,常与九分卡其裤或短裤搭配。传统穿法不可配袜子,这就对鞋子的材质有极高的要求,只有高档皮革和特殊制作的鞋底才能让你在不穿袜子的情况下保证舒适性(其实Sperry这个品牌如今的品质已经不足以保证这两点,毕竟价格也便宜,只要95刀)。

Visvim Hockney是在2004年推出,融合了“Moccasin”,“Deck Shoe”与"Sneaker"等因素。因2006年藤原浩在日本电子潮流杂志Honeyee.Mag上穿着而被追捧,并在2008年推出改进鞋型Americana Deck,后者通常使用更高级的皮质。

Foley

2007年推出,如你所见,Visvim Foley毫无疑问借鉴了“Adidas Originals Stan Smith”,近两年“小白鞋”火的一塌糊涂,“Stan Smith”已经不需要我介绍了,像Saint Laurent以及Alexander Mcqueen等时装品牌也都基于“Stan Smith”推出了自家的球鞋款式。

左1 Visvim“Foley”,左2 Adidas Originals“Stan Smith”


Kiefer

2005年推出,有许多变种鞋型,在正面或侧面加入拉链,但它无疑借鉴了“Converse All Star”。与AFFA,Mastermind,Comme Des Garcons,藤原浩,村上隆等都推出过合作款式。

左1 Visvim "Kiefer",左2 Converse "All Star“


Kooning

也是一道送分题,看见标志性的”开口笑鞋头“你就知道了,在2003年推出,借鉴Converse"Jack Purcell" ,这个鞋款只在早期售卖,出了很少就停产了,与GoodEnough和Fragment Design有过合作款,算是相对失败的鞋型,同时期Undercover推出的"Jack Purcell(没错用了和Converse同样的命名)"则成为了当时最炙手可热的Sneaker之一。

左1Visvim"Kooning",左2 Converse"Jack Purcell"


Serra

前面我写了Visvim与Vibram合作开发鞋底,我为啥要再提一次呢,以前有个老头叫Vitale Bramani,他是个登山家,在1930年代发明了带有纹路的橡胶鞋底,正是如今的Vibram,1982年西班牙鞋厂Boreal基于法国攀岩家Eduard Bourdineau创造的"EB Boots"原型创造出了历史上第一双登山鞋(Climbing Shoe)(采用了Vibram鞋底,虽然我们常叫它登山鞋,但实际用途是攀岩”Climbing Shoe For Rock Climbing“)。Visvim品牌所宣称的”New Vintage“显然是一种美式文化,它的登山鞋自然会借鉴美式登山鞋的代表”Danner Mountain Light II“(不过现在登山靴长得其实都很像,你拿双Red Wing 825或者Timberland出来也都没有很大差别),之后又有改进款"Whymper"。

左1 Visvim "Serra",左2 Danner "Mountain Light II"

 

后续鞋型Visvim "Whymper"

 
 

Decoy Duck Boot

鞋如其名,有着鸭嘴型的鞋头,原型取自美国经典户外品牌L.L.Bean。
左1 Visvim“Decoy Duck Boot”,左2 L.L.Bean "Original Duck Boot"

 

7Hole

热衷于美式复古或者工装的玩家一眼就能看出来,原型是Red Wing 8166,之后的73-Folk款又在此基础上提升了鞋帮的高度看起来更像是一双丛林靴(Jungle Boots)。在2010年”Grizzly“推出之前,”7 Hole“可以说是Visvim的”鞋王“,2006年东京F.I.L开业时与Mastermind Japan的合作款是此系列最经典恐怕也是最贵的款式。
左1 “Visvim X Mastermind 7 Hole Boot" ,左2 Redwing 8166


Logan

没说的,原型是Vans的”SK8“。Logan鞋款与Sophnet联名最多,当然最贵的还是08年与Mastermind的合作款。

左1 Visvim "Logan",左2 Vans "SK8"


另有Logan Deck借鉴了Vans的"Era",左1Visvim "Logan Deck",左2 Vans"Era"


看到这里你应该能理解为什么有人买Visvim了,质感的提升显而易见。

Grizzly

当前的Visvim”鞋王“,许多玩家以为这是一双原创鞋型,其实Yuketen在1995年就已经推出同样的鞋款,当然Yuketen也是借鉴了1930年代北美土著的狩猎靴创作的。我们首先拿出2010年Visvim Grizzly初代版本来看,它是狩猎靴(Vintage Hunting Boots)以及马靴(Riding Boots)结合而成。

左上为古董狩猎靴复原图,左下为马靴,右侧为初代Visvim “Grizzly”



Yuketen “Maine Guide DB Boots”


2011年开始Visvim "Grizzly"改为中帮系带款,以14年最为出色,主体采用野牛皮,鞋帮用Limonta生产的帆布作为拼接,后跟加入蓝染古布(这一年的特点),发售价94000日币,但实际要10000+RMB才能买到。这一记录已经被16年的新款泥染打破,168000日币的发售价,却要23000+RMB(小尺码,码数越小价格越贵)才能买到。

左1 Visvim “2014 Holiday Grizzly Boots-Folk”,右侧为为2016 "ict 泥染Grizzly Boots"




衣物


早些年Visvim产品以鞋子为主(也做衣服但销量不是很高),2011年之后衣物地位在逐渐提高。

其中以“蓝棉袄”以及“道袍”最为出色,先说蓝棉袄,虽然被俗称为棉袄,但实际内里是鹅绒,采用30-50年的古董蓝染布作为面料(其实你如果去问自己的父辈,他们一定也见过这样的蓝花布),每年一款,但同样的款式每件都不一样(没有两块完全一样的古布,拼接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才显得珍贵,说到蓝染,Visvim其实有四种天然染色方法(这些日本古代染色方法,其实都是中国传过去的,只是在我国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值得深思)。如下图,有兴趣可以查阅相关资料。






基本款定价14万日币,拼布款17万6千日币(价格均不含税),但实际这个价格很难买到,如14,15年的Kofu款,第一代要3万人民币,二代也要2万5千人民币才能买到。

 


再说道袍,结构上类似于日本剑道服,结构与缝制上自然是没有太多玄机,价格从2万到200万日币不等,差别主要在面料,如下面这件造型染道袍(一直用日本独有染色技术)定价就达到了158万日币,中村世纪在官网首页穿的正是这件。

 


杂记

品牌产地:鞋子之前是在韩国生产,在2011年之后由中国生产,只有极少数的FBT款在日本本土生产。供应链来自世界各地,在英国,意大利,美国等地鞣制(也包括Horween鞣制的马臀皮),意大利Limonta提供的帆布,Vibram提供的鞋大底等,最后的制作(绷楦、缝底、整饰)是在中国(东莞叶师傅的鞋厂),鞋楦势必也保存在中国,所以2011年Visvim流出了一批所谓的“厂货”,那一批货虽然有着同样的结构,但是材料相去甚远,也毫无疑问是假货。衣服产地主要在日本,然后意大利,英国,美国都有,也有极少量在中国产。


Visvim如今的价格已经与一线奢侈品牌相近,购买者或者有意购买的人自然会关心它的品质是否可以与奢侈品牌相比,这也引出了另外一个问题:Visvim贵吗?

贵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作为潮牌来说,它确实贵的离谱,但我们不如换个角度看,3000多块钱已经能买到Visvim的主力款式FBT,5000多块已经能买到Goodyear工艺的靴子,而同样的价钱只能买到一线品牌的入门粘胶鞋,纵观所有品牌,在这个价位能用到Visvim同样工艺的也屈指可数。所以不必拘泥于品牌出身,Visvim的手工与质感是肉眼可见的,虽然在缝制方面可以看到与欧洲传统高级鞋履的差距,但那些东西价格也是Visvim的数倍了,在一起比较并不公平,所以总结起来就是:同价位(这个定语很重要)的Visvim在品质上并不弱于一线品牌,甚至略强,但无法达到更高端的领域(毕竟别人传承了几代人的工艺在那摆着)。

当然也包括另外一种极端情况,像泥染,蓝染的鞋子,因为是Visvim独有,Vintage感无法复制,它本身定价并不贵,但因为产量稀少,粉丝愿意付出数倍的价钱来从二手市场买一双这样的靴子。


至于Visvim用的海岛棉,产量仅占所有棉中的0.0004%没错,它确实是棉中最好的,有着最长的纤维和真丝般的光泽,性能极其优越,近两年许多品牌都在用海岛棉进行炒作,不过我们回头来看,2015年全球棉花年产量2500万吨,也就是说海岛棉年产量大概1万吨,如果全部做成衬衫,可以做14亿件,至于埃及棉,皮马棉就更多了,不过话说回来,这些材料基本被奢侈品牌垄断(其实奢侈品牌使用这些材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需要单独拿出来说,毕竟价格也摆在那),小公司或者个人想去买还蛮难的,另外也确实贵,普通品牌舍不得这个成本。

8000美金的雨伞
从官方发布的内容来看:在法国耗时6个月制做,之前有讹传伞面是用山羊皮做的,实际上是特殊处理过的高密度防水棉料,只有内里顶部的那块圆形是鱼油鞣制的山羊皮,内部支撑是用棕榈藤和黄铜,伞柄是用的山毛榉。


 

说一些资料之外的,8千美金是美国的价格,日本售价是58万日币,15秋冬至今,共发售了3把蓝色以及1把绿色,作为雨伞来说,它的价格已经是Swaine Adeney Brigg基本款(公认的雨伞顶级品牌)的十倍,如果诚如中村世纪所说,一个匠人6个月时间才能做一把,那它可以算作是艺术品,以现在很火的Pasotti举例,每个工匠每天做一把伞,便以限量闻名,把这个时间乘以180倍,确实让人难以理解,从价格上来说,一把Pasotti大概2000块钱,手工大概占到价格的30%-50%,你可以计算一下它的时间成本。


如前文所说,Visvim不是一个原创品牌,事实上中村世纪本人也这样说,咱们抛开借鉴或者抄袭这种容易产生争议的东西不说,Visvim能够成功的原因首先在于它的品质确实都是超过原版的,上面有很多对比图,优势显而易见,作为消费者来说,如果我喜欢Stan Smith的样式,却无法忍受它的质量,那Visvim的Foley就在我的备选清单里,同样备选的还有Saint Laurent的SL 01 Court鞋型。而像上文提到的Bape等品牌,去掉炒作因素之后去看产品,品质都非常糟糕,自然走不远。



发布于辽宁阅读 209106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韦德在赛后说

· 江苏
疲卡丘洗vsvm 洗什么都好 主贴写的都基本都对 这牌子有好东西。。。但是洗vsvm洗性价比 这场面我真没见过。。。
收起

vv有毛性价比,自我高潮的产物。作为一个服装品牌在设计方面毫无建树,只能通过各种工艺营造噱头,那把伞就是个证明

亮了(12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JerryAX

· 江苏

牛逼,希望这样的大佬多多发帖

亮了(6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