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后悔,肯定是后悔。当时如果有80万美金买下他,现在估计我能收到的回报是当年的30倍。”
机缘巧合,我结识了一位前辈。
之所以称为“前辈”,皆因他作为一名记者进入体育行业之时,我还在幼儿园乐此不疲得玩着滑梯。
在当年号称“三千足记奔世界杯”的02年,他是持有FIFA官方采访证件的60位中国记者之一。
02世界杯的中国队之旅,他全程跟随。
由此经历,我尊称一句“老师”毫不为过,但他拒绝这个称谓“叫我Viking哥吧”。
世界杯后他选择离开一线进入到一家美国企业工作,但没过多久他又重回体育行业,只是这次他未选择足球,而是成为《篮球先锋报》成立之后首位驻洛杉矶记者。
是的,就是当初很多人热衷的那份《篮球先锋报》。
自此,斯台普斯球馆成为了他的新“绿茵场”,日常与科比及湖人众星打交道,科比的81分之夜他也得以在现场见证。
在NBA一线度过大约四个赛季,他再次离开,完成个人职业的第三次转身。
这次他的身份,是国际足联的持牌经纪人,俗称“持证上岗”,兜兜转转一圈,他还是回到了足球圈。
多种角色的切换,在Viking哥身上发生过的故事自然是相当多,今天先给大家来上一则他心中“最后悔的事”。
08年,离开《篮球先锋报》的Viking去到乌拉圭,去接他的是一辆很老的虎头奔,开车的是雷科巴的父亲,就是那个被称作“中国男孩”的雷科巴。
与雷科巴的相识,又是另一番故事,暂不展开细说。
在乌拉圭,前尤文主力中后卫、乌拉圭国家队队长蒙特罗的经纪公司,他得到一份球员简历“你拿80万美金,就能买下这名球员25%的股权,这就意味着,往后他每次转会所产生的的转会费你都能分走其中的25%。”
(左一:雷科巴的父亲Raul;右二:曾效力于中国联赛的乌拉圭球员哈拉;右三:前尤文主力中卫、乌拉圭国家队队长蒙特罗)
有点像印第安人,黑黑瘦瘦外加一头卷发,这是简历上这名球员留给他的第一印象。
浏览完简历,又观看这名球员的比赛视频,当时在屋子里面的人都认为这是一名非常好的球员。
在当时的乌拉圭联赛,民族与佩拉罗尔是当之无愧的两位霸主,几乎囊括了乌拉圭国内全部的联赛冠军。
在乌拉圭国内联赛踢球时,这名球员效力的并非上述两支传统豪强,初出茅庐的他在职业生涯首个赛季便为球队贡献9粒进球帮助球队夺得乌拉圭国内联赛冠军。
之后他便被欧洲球队带到意大利,在那里继续职业生涯。
“球员适应性肯定是不得不考虑的方面,在国内联赛数据再爆炸的球员,到了国外的联赛中都不一定能取得成功,足坛里太多太多这样的例子。”
当然,钱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
08年1月份北京的房均价大约是1.2万/平米,同时期人民币兑换美金的汇率约为7.1:1。
80万美金,在当时约等于560万人民币,也就是在北京坐拥四套百平米左右的住宅。
“在当时直接拿出那么多现金也确实做不到,买球员这种其实跟赌石有些像,球员就像璞玉,你也不知道最终开出来,是好玉还是普通石头。”
总而言之,他错失了签下这位球员的机会。
日后这名球员加盟那不勒斯并夺得意甲金靴,随后前往巴黎效力,这名球员叫卡瓦尼。
自他离开巴勒莫加盟那不勒斯再到大巴黎,他的累计转会费达到8000万欧元,25%意味着2000万欧。
以上之事,也仅是他职业生涯中的一件小事,你想了解哪些故事?或许我可以帮你问出来,如他所说:远离江湖,才能讲述体育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