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贼王》的大篇章【和之国】篇即将进入高潮阶段,凯多手下的精英战斗力【飞六胞】也逐一“粉墨登场”,开始展现他们强悍的古代种动物果实能力(恐龙一类的动物系)。
其中,之前剧情中已与战斗服山治初步交手并稍显下风的【棘龙果实能力者】佩吉万,他的姐姐李小璐,呸【乌尔媞】也作为飞六胞的一员正式登场了。
这位面戴口罩,身材姣好的【尾田式美女小姐姐】迅速引起了读者们的注意。她剽悍暴力的发言与凯多铁粉的设定,
以及与路飞阴差阳错的邂逅时偶有显露的脱线表现,
寥寥几笔间,尾田仔似乎又一个卡塔库里式的极大反差类型敌方角色跃然纸上。
而在OP983的先行情报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乌尔媞小姐姐也正要开始准备变身动物系恶魔果实的兽形态。她的恶魔果实确认为【动物系·古代种·厚头龙果实】,可以从情报简图中看到她逐步隆起的额头。
而厚头龙,俗称“肿头龙”,在各类恐龙科普读物中出现的频率亦不算低。它是一种生活在白垩纪晚期的中小型恐龙。由于目前几乎只在北美洲发现过该种恐龙的化石,且古生物学家【查尔斯·怀特尼·吉尔摩尔(Charles W. Gilmore)】在1931年为厚头龙所属的模式种命名时,采用了他在怀俄明州(Wyoming,黄石公园所在的州)发现【怀俄明伤齿龙】(一种体型非常小的恐龙)的地点申请厚头龙的种名,因此厚头龙种在生物学上的正式命名实际上是【怀俄明厚头龙种(Pachycephalosaurus wyomingensis)】,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被错误地归类为伤齿龙科所属(在当时,伤齿龙仅被发现牙齿化石,而且与剑角龙的牙齿类似,所以伤齿龙与剑角龙被视为同种动物)。
直到1945年,另一位古生物学家【查尔斯·斯腾伯格(Charles Mortram Sternberg)】才修正了这个错误。
(由上到下分别为厚头龙与伤齿龙的假想复原图)
目前为止,厚头龙下目中最著名的种仍然是怀俄明厚头龙。龙王龙与冥河龙与它在亲缘关系上最为接近,但它们的化石分布区域与厚头龙极其重叠(事实上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的厚头龙化石均在美国西部的【兰斯组】和【海尔河组】被发现),因此有专家推测这三种恐龙实际上很有可能是同一物种(厚头龙为二者的成年个体)。
另一方面,有关【厚头龙下目】恐龙的存在推断证明工作也在不断进行着:俄罗斯与德国的古生物学家在跨于吉尔吉斯、乌兹别克与塔吉克等国的费尔干纳盆地中侏罗世地层发现了一具恐龙化石。经初步的研究,古生物学家断定这具化石是肿头龙类恐龙的一种,而且它是肿头龙类中最古老的品种,把肿头龙类的生存史扩充了1000万至2000万年。化石的研究者,俄罗斯科学院动物学研究所艾威恩纳教授团队在最新一期的《古生物学报》杂志上发表了这具肿头龙的研究报告,论文指出这具肿头龙的牙齿化石与先前的同类恐龙有明显的不同。所以,艾威恩纳教授将这个新发现确立为新属新种,命名为齿饰费尔干纳头龙 (Ferganocephale adenticulatum),属名说明化石的产地,其种名“adenticulatum”表明偶然发现的牙齿化石:容易丢失的齿状装饰。研究团队的成员,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地质学院的马丁教授称:费尔干纳头龙的发现与研究,将头饰龙类与肿头龙类的地史记录从晚侏罗世拓展到中侏罗世,比之前最古老的辽西朝阳龙还提前了两千万年。
【厚头龙】这种恐龙最大的特点,就是其被发现的颅骨化石中,那巨大而凸起的颅顶。厚头龙的头顶向外隆起,其头骨的厚度可达25厘米,头的周围和鼻尖上布满了骨质小瘤。长期以来,古生物学家曾经猜想过许多关于这异常颅骨结构的功能,其中最著名的假说便是将其视为恐龙中的“鹿”“大角羊”“麝牛”等食草类动物,认为它们的厚头是用来在求偶季节时,雄性个体用来互相撞击,以此决定交配权归属。
(厚头龙头部复原图)
同时,厚头龙类也被认为以颅顶抵抗掠食者。这让人们对其产生了【攻击性很强】【破坏力惊人】的印象。
在《宝可梦》系列游戏中,以【厚头龙】为原型设计出来的化石宝可梦【战槌龙】在游戏中拥有高达165的惊人物攻,排在所有非神兽非mega宝可梦中的第一位。由此可见人们对厚头龙有着怎样的印象。
(当然,战槌龙的设计元素同样融入了更加大型的鸟臀目肉食恐龙,比如食肉牛龙等,以夸大其体型)
实际上,这属于古生物学研究早期,化石证据不足时学者先行提出的假说被不加推敲地科普传播所导致的误区。经过大量受力模型分析,如今学术界普遍认为厚头龙类不可能将颅顶使用在这些用途上,原因是成年个体的头骨无法适当吸收冲击力道,所以不能承受压力与撞击。
同时,厚头龙头颅骨没有证据显示有伤疤,或其他损伤。此外,颈椎与前段背椎显示颈部呈S形或U形弯曲,而非笔直。最后,圆形的颅骨会减少头部撞击时的接触面,而使撞击时头部偏离。
目前学术界更为流行的说法是【侧面碰撞理论】。侧面碰撞理论最初是由【汉斯·戴尔特·苏伊士(Hans-Dieter Sues)】在1978年提出,而在1997年由【肯尼思·卡彭特(Kenneth Carpenter)】进一步扩充。
该理论提出:比起如同铁头娃一样的正面直撞,更有可能发生的是厚头龙与其他厚头龙科具有物种内的侧面碰撞行为。
依此理论,一只个体会与对手平行排列,或是面对面,使用头部装饰物来威吓对方。如果威吓无效,厚头龙会弯下头部,以头部侧面撞击对手。
此外,厚头龙属于白垩纪晚期发现的恐龙,其脑容量已经进化的相当大,推测其智力程度也要高过更早期的同体型恐龙。大部分厚头龙类的头部相当宽,可以保护内部重要器官,这特征支持了这个假设。
至于厚头龙会使用坚硬的颅骨撞击捕食者自保,目前尚无化石证据(比如在大型肉食恐龙的骨骼化石上发现由厚头龙撞击造成的骨骼损伤)支持这一观点。考虑到厚头龙的平均体长不超过4米,食性也不确定(根据其牙齿化石的特点,大概率为中小型食草/杂食类恐龙),较为可能的假说是厚头龙仍主要依靠自身【头部短,上有大型、圆形眼窝,朝向前方】的头骨特点所可能带来的良好实力,甚至立体视觉能力察觉捕食者,再通过鸟臀目恐龙强健的脚力逃脱其追击。这种说法比起铁头娃还击的假说显然还是要靠谱得多。
当然,就目前的情报来看,尾田仔大概率还是按照人们对厚头龙的固有印象刻画乌尔媞的果实能力(总不能是变身之后撒腿就跑吧?),至于小姐姐面罩下的嘴,有卡塔库里的前车之鉴,以及恐龙系动物果实普遍的巨口,就算WT画成臼齿的样子相信也不会有太多人对此报以期待了。不管怎么说,我们作为观众还是不要有太多的苛责,毕竟尾田就一画漫画的怎么可能精通古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