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了达柳斯-迈尔斯的第三件事

avatar
关注
本文全长4657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其它人物文章链接附在文末】

2008年6月17日,波士顿广场花园球馆,凯文-加内特在生涯的第十三个年头,圆梦总冠军。在夺冠后的采访中,他用标志性的沙哑嗓音,仰天呐喊「一切皆有可能」,眼泪随之夺眶而出。
 
两个月后,一个沉寂许久的名字,踏上了这座相同的球场。在因膝伤缺阵了整整两个赛季后,达柳斯-迈尔斯,与凯尔特人签下一份无保障合同。
 
只是结局并不顺意。在赛季开始前的最后时刻,迈尔斯被球队裁掉,无缘15人大名单。半年后,他身穿灰熊球衣,打完了自己作为职业球员的最后一场比赛,上场6分钟,得到2分。
 
那年他27岁,距离当初被选中,已经接近九年时间。
 
人们依稀记得他「小加内特」的名号,尽管如今念起,多少带些调侃的语气。大家早就难以想象,这两个名字之间产生过如此紧密的联系。加内特的恩师菲利普-桑德斯,曾这样评价初入联盟的迈尔斯,「他的天赋肉眼可见,有朝一日会成为联盟中不可小觑的力量。」
 
但来自老帅的猜想并未实现,甚至恰恰相反。他19岁高中毕业,以探花郎的夺目姿态进入联盟,24岁那年,毁灭性的膝伤让他的未来一片漆黑,35岁时,他正式申请破产,并坦承自己长期饱受心理问题的困扰。
 
2018年,他发布长篇自述,「在达柳斯-迈尔斯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鬼事情?」将人们的思绪,重又带回了那个新世纪伊始的年代,在文章的结尾,他这样写道。
 
「我已经不再是从前的我。」
 
「但我想对所有关心我的人说,我的生活正在一天天好转。」
 
天才
当球探们绞尽脑汁地评定迈尔斯的未来模板时,凯文-加内特和莱昂-史密斯这两个名字,往往处在天平的两端。
 
如今,后一个名字令人感到陌生。可当初青涩的他们,曾共享着同一个代号,「天才高中生」。
 
身高接近7尺,体重刚过100公斤,身材和迈尔斯几乎出自同一个模子的史密斯,早迈尔斯一年,在1999年的首轮末位被达拉斯小牛队选中。可尚未等到新秀赛季打响,他便因严重的心理问题被送至神经科住院治疗,他曾一口气吞下250片阿司匹林,并幻想着自己是一位「激烈搏斗中的印度人」。四年之后,他的NBA之路走到了尽头,仅有的15场比赛,是这段旅程的长度。
 
但在乐观的球探眼中,「莱昂-史密斯式悲剧」,更多源于他个人曲折的童年经历,并不能代表高中生球员们的共性。迈尔斯也信誓旦旦地表示,「莱昂的身边没有像我母亲那样的人,她总是确保我做对的事情。」
 
大家都有十足的理由相信,成为凯文-加内特,才是迈尔斯更加合理的归宿。
 
高中时期,迈尔斯的数据一直稳步增长。高三时期,他场均能砍下惊人的20分15个篮板9次助攻,带领队伍闯入了四分之一决赛。次年,未能进入世界青年运动会大名单,激发了他复仇的怒火,22.1分12.1个篮板3.4次助攻7.4次封盖,加上66%的投篮命中率,这样的成绩单,让他毫无悬念地当选伊利诺伊州篮球先生。
 
正是在那个夏天,他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分岔路口。
 
直接参加选秀,还是暂时进入大学联赛?
 
此前,他已经口头接受了圣约翰大学的邀约。球队主帅Mark Jarvis,曾带领波士顿大学取得101胜50负的傲人战绩,并一度成为队史执教胜率最高的教练。
 
在麦当劳高中全明星赛期间,对迈尔斯有过细致考察的教练Ron Hecklinski坚信,和Jarvis共事的经历,一定会让迈尔斯获益匪浅。
 
「他目前无疑有着乐透秀的水准,但他对于比赛的复杂性还不甚了解,基本功也不够扎实,」Hecklinski说,「若是在大学中打磨一到两年,他会成为一名更出色的球员。」
 
许多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都持同样的看法。
 
球探Tom Konchalski认为,直接参加选秀对迈尔斯来说有些操之过急,「他的力量和耐力还不足以应付NBA的强度,而这两点,我相信他可以在大学期间得到改善。」
 
最后,Konchalski,这位在乔丹高中时期,便发掘出他身上蕴藏着无限可能的业界前辈,送给迈尔斯一句意味深长的忠告,「金钥匙总是藏在彩虹的尽头,而不是开端。」
 
金钱
迈尔斯却不愿再等。
 
将家庭从东圣路易斯搬离,是迈尔斯长久以来的最大愿望。拉方索-埃利斯是他童年时期的偶像,这位和他有着相同出身的篮球明星,从家乡一路闯进了NBA。
 
迈尔斯羡慕极了,「他再也不用回到这里了。」
 
那里有着「谋杀之都」的名号,枪支、毒品,随处可在的死亡气息,蔓延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那里的大人们,早已习惯了同混蛋共存,在不绝的枪声中安睡,这里的孩子们,早已没有了任何梦想,生存才是天大的事情。
 
想逃离的心,一刻也不曾停歇。而持续看涨的选秀行情,则为他注入信心。
 
「乔纳森-本德和迈尔斯类型相似,他去年在第五顺位被选中,而迈尔斯显然要比同时期的本德更好。」Konchalski说。「纽约时报」在选秀前夕的报道中也认为,「成为乐透秀,对迈尔斯来说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作为家中的独子,参加选秀是我唯一,也是最后的机会。」他说。
 
金钱,是令大多数从小穷困的孩子们,难以拒绝的诱惑。和许多少年的故事类似,在迈尔斯的成长历程中,父亲出现的次数总是少得可怜,母亲靠着开校车赚来的微薄收入,支撑着整个家庭。
 
「为了挣钱,我从13岁开始和一群三十多岁的家伙们一起打比赛,」迈尔斯说,「夺冠后,很多人开始注意到我,我意识到自己的人生或许迎来了转机。」
 
当巨额的财富摆在一个18岁的穷小子面前,命运的轮盘无论怎样不停转动,终究还是会指向同一个选择。
 
正是在那次夺冠以后,迈尔斯和好友「大Q」理查德森一同受邀参加乔丹训练营。回家后,母亲略带好奇地问起,「乔丹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回答道。
 
「他和我们一样都是普通人,也会爆粗骂人。」
 
「我觉得自己有一天也能像他那样成功。」他那时想。
 
「后来我才知道,这种想法有多可笑。」迈尔斯说。
 
风潮
选秀前夕,迈尔斯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自己对未来的期盼,「要是我去到一支充斥着3、40岁老将的团队,只有我一个人18岁,那种感觉也蛮有趣。」
 
最终的归宿,显然更遂他的心意。尽管日后,夸梅-布朗、勒布朗-詹姆斯、德怀特-霍华德等一众少年天才接连当选状元秀,但在当时,探花的位次,仍然是高中生球员在选秀中能触及的最高顺位。他顶着此般荣耀,成为洛杉矶快船队的一员。
 
这支平均年龄尚不满25岁的球队,无愧「青年军」的头衔。好友理查德森在他之后被球队选中无疑是最好的消息,除此之外,球队还拥有着21岁的拉玛尔-奥多姆,和同龄的科里-马盖蒂,他们的身体中满溢着躁动的因子,每个人都在幻想,有一天能在联盟中杀出一片天地,掀起阵阵风潮。
 
赛场之下,他们成为了媒体的宠儿,迈尔斯和队友布兰德、奥多姆在为「SLAM」杂志拍摄封面时反穿球衣的举动,风靡一时。而他们每次得分后,将双拳攥紧,轻轻拍击头部的庆祝动作,更是流传甚广,成为了一众球迷的共同记忆。
 
场上,这群个个能跑善跳的年轻人们,更是不遗余力地在每个夜晚,向观众抛洒自己全部的热情与能量。一旦遇到扣篮的机会绝不放过,是迈尔斯从高中生前辈肖恩-坎普身上习得的经验。
 
「对阵波特兰的赛后,我跑去问坎普,为何他每次扣篮都要用尽全力,他一直都是我心目中的英雄,」迈尔斯说,「他回答我,这样会吓退对手,让他们不敢贸然向前。」
 
「从那以后,我每次扣篮,都像是要把篮板扣碎一样。」
 
可事实残酷,任何一支曾以天赋名噪一时的团队,都难逃战绩的考验。在那段光辉岁月里,球队始终被抛弃在季后赛大门之外的糟糕表现,使得管理层对于潜力的全部憧憬,终于还是败给了消逝殆尽的耐心。
 
在旁观者眼中,当一切将要无可挽回地走向终点的时候,迈尔斯仍然怀着一种,和当年认为「乔丹也是普通人」相似的心境,执着地相信着。
 
「我知道那时候球队的战绩在联盟排名垫底,但我们对自己的能力深信不疑,」迈尔斯说,「我们相信自己拥有改变球队文化的力量。」
 
毁掉
「后来发生的事情把这一切都毁掉了。」迈尔斯在文章里写道。
 
第一件事,是他脆弱的膝盖,和由此衍生的种种麻烦。
 
27岁那年,医生的诊断结果显示,他的膝盖已经不足以支持他继续打球了。在考量了医生的意见后,开拓者队向联盟申请不将迈尔斯的合同计入工资帽内,以换取更充裕的操作空间。
 
合同期满后,迈尔斯便应就此退役,这是队医和管理层们的一致想法。回归赛场困难重重,这似乎成了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而在阔别赛场整整两年后,迈尔斯却尝试着复出。他先是同凯尔特人签下一份非保障合同,并在六场季前赛中有过出场纪录,被裁掉之后他很快又与灰熊队签下合约,在为球队出场两次之后,一场风波悄然而至。
 
由于联盟的规则规定,如果某球员曾因遭遇伤病,薪水不计入球队工资帽,那么当他重返赛场,并出场超过十次以后,剩余的合同将重新被算入老东家的工资帽之中。
 
开拓者管理层不愿让几年来的努力付诸东流,他们甚至私下里对其它29支球队的管理层予以威胁,希望他们能够拒绝与迈尔斯签约。可这般强硬的语气,反而激怒了对手,还引来了球员工会强烈的不满,最终,灰熊队用一份10天短合同为这场闹剧画下句点。
 
这次复出本身,更像是迈尔斯同命运的一场搏斗,一次明知败北却仍试图奋力一搏的抗争。结果不难预料,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到来之前,迈尔斯的篮球生涯正式宣告终结。
 
第二件事,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或许事关一个人的「金钱观念」。
 
人们很难苛求,一名出身小城,家境贫寒的19岁少年,霎时间置身于联盟的纸醉金迷后,还能够保持清醒。
 
「我确定我们从此出人头地了。」迈尔斯回忆自己初次登上球队私人飞机时的感受。
 
一夜之间,他们从孩子化身成为超级英雄,身边的人群从同龄人置换成无数名流,那些过去只能够仰望的面孔,如今正端着酒杯,走上前和他们热络地攀谈,却没人教导他们应对的办法。
 
「我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名百万富翁,但我还没准备好接受这样的变化。」迈尔斯说道。
 
他返回家乡,接受万人敬仰。面对充斥在耳边「成名后可不能忘了老朋友」的吵杂声音,他无法做出分辨,分辨哪些人出自真心,哪些人只关心他身上的钱。
 
他挥金如土,将财产肆意地播撒到家乡,赠予许多错的人,并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退役八年后,一条破产的新闻,将迈尔斯重新带回公众视野。媒体想当然地便会将这归纳为运动员退役之后挥霍无度的常规框架之内,可真相往往复杂莫测,「彻底导致你破产的,往往是那些琐碎的,不为人知的小事。」迈尔斯说。
 
母亲的离世,是压垮迈尔斯的最后一株稻草。在那之前,他经历过许多挚爱之人的离开,因喉癌逝世的爷爷,因心脏病死去的奶奶,因街头纷争而离他而去的朋友,在那些时刻,篮球成为了他最大的寄托。
 
「在那样的环境中成长,你的心中始终会留有一块阴影,一种无形的压力不断摧残着你,类似某种创伤后应激障碍,」迈尔斯说,「篮球是我发泄情绪的最好方式,每一次当我在全场球迷面前大力灌篮的时候,我的压抑就会得到缓解。」
 
可这一次,他忽然失去了面对的勇气,任由自己沉沦在悲伤的世界中,内心的偏执与抑郁情绪不断扩散,唯有依靠持续不断的烟和酒,才能稍加安抚、麻醉。
 
从高空向下坠,迈尔斯一步一步跌入深渊,再咬着牙从中爬出。一起一落,将好时光与坏时光清晰地分界。即将步入不惑之年的他,不再会说出「自己有一天能像乔丹那样成功」这种话了,也不再会天真的认为,几个毛头小伙子,会拥有重塑一支球队,甚至一座城市篮球文化的力量。
 
天才少年这样的修饰语,似乎无法与他如今的处境匹配,他写一篇文章,心平气和地向人们解释发生在自己身上,种种糟糕的事情。但他看起来淡定极了,字里行间,平静地像是在叙述别人的故事。
 
长久以来,当我们谈及加内特、科比、詹姆斯这些成就非凡的高中生球员时,常常会忽略掉,迈尔斯们,是深埋在那些天才身后的累累白骨。时间不曾放慢脚步,向前流淌,那些新鲜的面孔,伴随着人们永恒不变对新鲜事物的渴望,书写着一段段关于梦想的故事。
 
这故事恒常如新,却也反复上演。
 
也许他们会取得成功,也许他们终究难敌复杂的命运,也许就在此刻,一个又一个「他们」,正做着打败乔丹的美梦,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能够让一整座城市的球迷为自己欢呼呐喊。
 
迈尔斯曾是他们中的一员。

「人物系列」
更多文章见虎扑主页~如果有特别想看的球员,可以私信或留言哦
最近事情多一些,更新的节奏可能要略微放缓啦,提前打个招呼~我会争取将打磨得更完整的作品呈现给大家!多谢支持!
发布于辽宁阅读 88953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白狐

迈尔斯和拉希姆如果都健康,确实是非常美好的事儿

亮了(104)
查看回复(2)
回复
discusser-avatar

虎扑蓝领加内特

· 广东

因为KG的原因关注过迈尔斯,那时候看过几场快船的球,迈尔斯可以说是穷版的KG,投篮和技术相对有点糙,但爆发力和运动能力甚至超过同龄的KG,那会也经常上五佳十佳球了

亮了(7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