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发了一遍,视频补在下面,先显示图文,不好意思各位。
第一次写测评帖,业余人士,个人看法作分享,用错词语的地方还请JRs多多见谅。
主人公:安踏要疯4狂潮2篮球鞋2020新款
帖子主要成分:
第一部分为球鞋实物图为主,展示球鞋的样式
第二部分为浅谈设计与细节
第三部分为球场上脚的实感,有视频展示
6月17日收到的鞋子,17日忙于安排没有时间实战,只是开了箱拍了几张照片,18日下午才有空去到球场试下感觉。后面学习工作之余才写的帖子。
(开箱视频上传到评论区了)
首先,可以去官网看看这对鞋,
暂时共有五种配色,我的是银+黑色的这款,
建议零售价为549,渠道价请见各大平台。
鞋盒正面
白色疯与红色肆的交错穿插,背景为黑色球架
球鞋系列文创
开盖
鞋盒内侧,这里等下还会再提到,为设计团队的手稿
鞋子正面展示与货架陈列视角
(下面这张非镜面,手动狗头)
内侧(这是我写着写着发现漏了内侧图,球场下来之后补的)
尾部(被记住的永远是疯子)
鞋底(水泥克星&疯)耐磨材质,分割线也是和上面的同一个材质,是鞋底Ashock部分的效果。
试穿坐姿拍摄
试穿站姿拍摄(卧室的全身镜)
再回顾一下开箱的照片,会不会有与网页展示图有很大的差距?我觉得还好哈,甚至比预期要好一些。
嗯,大体的展示就暂时到此结束,大致说一下自己的看法(球鞋设计颜值部分,试穿部分请见下一part)
要疯狂潮2,是针对希望当下疫情形势好转之后,篮球爱好者们再次回到球场、挥洒汗水、做回之前那个“篮球疯子”所推出的一款要疯系列球鞋。定位为安踏旗下中端至中高端过渡范围内的一款室外篮球鞋,延续安踏的“水泥地杀手”文化。
首推的五款设计除了全黑报纸配色之外,颜色都偏鲜艳、耀眼,有符合部分篮球爱好者的审美——年轻、特立独行、活力(saoqi)的设计风格,而黑白款又具有独特的调色板(怎么看起来有种黑豹的感觉hhh银亮银亮的)。大红的话十分抢眼,甚至有点一团火(喜庆)的味道,准确来说是偏浅的那种红。草灰绿嵌粉色会体现一种青春感,白加粉会比较小清新,而我手上这对会比较耐脏,色彩冲撞感不大,可以说五种配色大概迎合两类目标群体的品味。
从观感和脚感来说,狂潮2的鞋型相比要疯3会偏向收窄——紧凑又保持高挑,当然,鞋底也有一定的厚度。与汤神高帮系列不同,整体入眼很协调,适合搭配高筒袜。
其实,之前在论坛上就有看到提到这对鞋的帖子。
我自己也对外侧的那四个类似爪爪和钩子的起伏设计感到很不适应,一下不是很能hold的住,
而且可以注意到那一部分和鞋底的材质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将鞋底部分“背”了上来,
然后我试着换个角度看,其实外侧的大部分面积都是顺应着这个爪爪设计的,
亮皮革和灰色部分一直顺延到鞋带侧。
在看到官网的效果图后我有所启发,
似乎是“一步冲刺一个脚印,激起波浪与水花,掀起篮球狂潮”,
有种溅起水花和热浪的感觉。
随后我换了个角度来了张自拍,使用的滤镜和背景羽化对于鞋子的颜色的影响只是加深了黑色,稍微降低了银色的曝光感,白色和绿色没什么影响。这样看,鞋子是否确实有它的特色呢?
第一观感的难以理解,在触及实物和多角度把玩之后,甚至觉得还挺有特色。
或许,真的就是,被记住的永远是疯子,是那些在球场上拼命努力的人呢?
第二部分,细节展示:
首先放大一下狂潮最标志性的部分,与鞋底一样的材料,周围附上blingbling的亮面皮革,这样包括了很大一部分面积。
塑胶镶嵌部分走势相同,为中部镂空的环形A-ShockStablize设计,强化了侧翼支撑
鞋头部分,并没有上拉的小块,前端为亮皮,然后是针织走线
鞋头内测的安踏logo,其他配色会更加明显,
这里也可以看到与鞋底衔接部分的材质,
鞋后跟内侧是用到A-Shock3.0科技
肆无&忌惮,我个人很喜欢鞋带的走势,黑绿相间的鞋带细看很养眼。
下面空气囊的疯也是绿色样式。
看看鞋内,鞋标在鞋舌处,我脚比较小,41,42都能穿,
鞋子整体高挑,看起来比较长,
可以看到里面有个设计真的很用心,增加了一层突出的护根部分,
所以整体鞋子看起来偏长了些,不过确实舒适感上升。
前面可以看到,鞋跟的“被记住的是疯子”那里是一块塑料板,
平时我穿鞋会喜欢用手指去钩住后面的那个圈圈,塞脚进去,这样的设计就只能扯住借力。
可以看到这一层是有点儿厚度的。
这里必须说到一点:“除了一只鞋的空气囊(疯)那里有点线头,没有找到所谓的瑕疵点”,
只是客观地说,确实并未发现溢胶,开口,污渍等情况。
整只鞋的设计细节之处会通过一些比较含蓄的方式表达,
也许是色彩本身就很鲜艳,加上溅出的狂潮比较抢眼的原因。
整体的设计都是按照紧凑高挑的模板设计的,
鞋的正中部分是网格孔设计,透气性也不错(上场的感觉)。
细节方面我这个对配色也许还有我没领略到的地方,
但是整体的定位还是个性表达和功能性实战鞋相结合,
只能说越看越觉得不错,嘿嘿。
第三部分:上脚&上场
帖子底下上传了一个视频,是我在无对抗情况下对于鞋子缓震和摩擦效果的展示,时长3分多,动作分为原地收脚起跳、上篮和背打和突破。
我本身就一球场养生选手,中学的时候练习过一段时间跑步,陪练当锻炼身体,大家对我的篮球动作就不必费力吐槽了,
为了拍摄方便减少失误有次也直接合球,大家注意力放在球鞋上吧(手动狗头)。
首先说说身材,171裸足+61kg体重,个人感觉偏瘦,臂展感觉比身高长一点,具体没量过。
我穿过不同品牌的篮球鞋,四五百,1599的都有买过,真实从来没有体验过“把气垫踩开“这种操作,毕竟太瘦了。
先说说上脚感受吧,两个字,扎实。
真的感觉鞋穿起来挺大的,鞋重量和之前汤神系列差不了很多(家里的体重秤比较低级,不精确),但是也不觉得重。
鞋带绑一次或者两次都行,不长。
鞋子偏收紧型,我的脚算正常,不过跑鞋一般买41,球鞋41,42都行,有时候要为爱伸缩。
跑步时脚趾头没有感觉到挤压,脚后跟卡的刚刚好,我穿的是正常穿皮鞋的中筒袜,不是厚的球袜,球袜我试过了,穿鞋会紧,可能要42的。
蹂躏了一下鞋子,(用力到手开始抖动)弯曲程度见下图,
大概是这样,还是很耐抗的。
现在又放回那张图,说实在的,这里真的已经讲的很清楚了,也画出来了,很直观。
狂潮外侧的标志性设计是为了强化侧向支撑,
鞋的结构大概可以分三个部分看:
稳定那里的框架,也就是内测安踏logo那边;包裹性的楔;内靴,这三个可以一起看,
到了中底,支撑部分和EVA材料,加上脚掌位置的TPU材料,给到缓震、回弹的效果,
下边就是A-Shock科技和水泥克星耐磨橡胶(确实耐磨,适合室外的村广场)
简言之,在场外鞋的基础上稳固了鞋底,中底部分用的EVA,个人感觉是可以匹配大多数人水泥地需求的。
实战的感受就是,缓震效果没有特别明显,毕竟不是大块的气垫,其目标效果也不是去做到弹和软。
球鞋毕竟是球鞋,穿跑鞋或者休闲来打球,首先脚踝部分容易受伤,其次跑步突破的时候脚趾头会戳的很厉害,
所以即使缓震效果不明显,也应该是同类和同类比,篮球鞋下再与室外系列的球鞋比,然后再参考价格和品牌,这样才比较准确,
作为水泥克星,中底的TPU和EVA发挥着缓震功能,正面上篮的动作应该是最直观的,看缓震的话集中关注一下爪爪的那里。
摩擦力方面是很不错的,肯定也是防滑防磨皮的,可以在背打动作和突破动作关注第一跖骨那个地方,也就是脚大拇指与掌衔接的关节那一段,旋转摩擦起跳的效果还是看得出来的,因为发力点和受力点比较明显,起跳落地一般也是前掌,所以这对鞋还是做好前掌的稳定性和包裹性的,缓震只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当然,也要看价位。
缓震效果:我只能说在我穿过的室外水泥地鞋中,算优秀的,毕竟价格在这里,缓震不是其卖点。
摩擦效果:优秀
包裹效果:优秀
透气效果:还行,不是很能感觉到
重量:厚实,不算很重
那么具体的效果就看我简单剪辑的视频吧,
总而言之,我的感觉是从在论坛看到的“啊这?”,到“这个配色还行”到越来越觉得喜欢,感觉不错,
拿到手之后才能慢慢琢磨,
其实我感觉从最初初中接触的霸道系列,加内特等等,到手上2020的要疯4狂潮2,确实能看到有在进步,
不是哪种情感渲染,就是对于自己鞋子的分享。
一血鞋底图收尾,谢谢你阅读到这里,点个推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