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到那么多讨论奥特曼的。然后突发奇想,或许能依照自己幼时的记忆,试着总结一下奥特曼的发展历程。由于自己最初接触到的全是昭和系列的奥特曼,尽管小时候留下的印象不够深刻,但随着一点一点的收集资料,幼时的观看体验以及具有记忆点的剧情也逐渐回想起来了。平成系列的奥特曼尽管记得还算清楚,但银河后的奥特曼基本没完整看完过。因此这次就以昭和系奥特曼为介绍主题,回顾一下这些在我眼里最具有特色的奥特曼。
第一期(1966-1968)
奥特Q
20世纪60年代,日本处于经济高速增长阶段,随着经济持续稳健的发展,日本的电视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电视机在广大市民阶层渐渐普及开来,文化娱乐消遣的重心也渐渐从”电影“向“电视剧”这一形式转移。又因为电视机的普及扩大了文娱消费的基础人群,使得原本没有消费能力的儿童,可以有更多机会接触到文娱产品,他们的选择所占的权重愈来愈大。而作为奥特曼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前传”作品,《奥特Q》只是顺应了当时人气爆火的怪兽类型的特摄片,并抓住了“文娱消遣于形式上的重心转移”这一契机,发挥“电视剧”的类型优势。由于本片以曾参与过《哥斯拉》等知名特摄电影的圆谷英二为监制,以此为卖点,《奥特Q》一经播出就在日本本土产生了重大反响,均集收视率能达到30%,而作为收视率主力军的,正是当时日本的孩童一代。
《奥特Q》之所以能带动儿童的“怪兽浪潮”,主要是本作怪兽的设定满足了孩童对于形式的猎奇心理。加之《奥特Q》每个故事设计之巧妙,尽管在本作中并没有出现奥特曼这一正义英雄,但也能让观众沉入其中,《奥特Q》每个故事讲述的都是人、怪兽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它并没有强调出“善恶两端”,没有故意营造出两极对立的矛盾冲突。
初代奥特曼
尽管在这里写为初代奥特曼,但当时对其的称呼就为奥特曼(Ultraman),这里将其称为初代奥特曼,主要是为了与之后登场的奥特曼进行区别。
《奥特Q》的大热让制作公司——圆谷公司发现了机会,他们决定依靠这份热度,趁热打铁,于《奥特Q》热播时便开始了《初代奥特曼》的企划。根据《奥特Q》的受众群体,电视台建议新作在技术方面将片子变为全彩;而在故事方面,为了突出形式感,将矛盾冲突明显突出,让儿童能更容易地抓住作品的脉络,提出了“正邪两类怪兽对战”的方案。而圆谷英二则建议创造一个类似美国“超人”的英雄,将正邪两派在视觉上再进一步分割,拥有人性轮廓的“奥特曼”就此诞生。
初代奥特曼的故事十分简单纯粹,就是遵循着一开始“正反两派对立”的企划,一直进行着“奥特曼打怪兽”剧情。剧情的节奏转折也依附于外部形式——奥特曼的服装设计上了。奥特曼胸口时间灯的设计目的,一是基于现实,通过官方设定控制奥特曼战斗时间,有效的控制了奥特曼的战斗时间,进一步节省了战斗时所产生的大量经费(场景、皮套保养等);二是这一设计也进一步突出了奥特曼战斗的紧张与高强度节奏。
承接着《奥特Q》所带起来的怪兽热度,《初代奥特曼》的收视率也取得了不凡的成绩,均集收视率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6.8%。作为经典的奥特曼系列开山之作,《初代奥特曼》更是制造出了众多名声大噪的怪兽,这些怪兽贯穿了众多奥特曼作品。
赛文奥特曼(严谨表示应为《奥特赛文》)
如果说《初代奥特曼》明确了主要受众人群为儿童的话,新一代的《赛文奥特曼》则希望通过剧情的转变将受众人群进一步拔高。本剧的主创满田穧曾表示,“《赛文奥特曼》为区别于初代,加入了强烈的Science Fiction(科学幻想)色彩,以此来提高观众年龄层。”
在《赛文奥特曼》里,对科幻元素的运用并没有仅仅局限在外部形式上。原43集里,便对机器人、电脑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单的思辨讨论。于地球一味依赖电脑的人类,其之后的映照,仿佛就在第四行星上展现了出来。诸星团(赛文超人的人间体)与超人警备队队员索加,在机缘巧合下被机器人劫持到了第四行星上,以地球人类的视角见证了被机器人所奴役的第四行星人类的悲惨生活。这是对当时因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进而所诞生出的“科学万能“这样的论调的批判。
不光是科幻色彩,本剧也同样引入了大量的军事元素,并借此来反映当时矛盾日渐激化的世界局势。像设定里出现了“地球防卫军”这样世界级的军事机构,以此来应对外星人的进攻。剧中所营造如此紧张的态势,似乎也暗示了当时因美苏冷战而日益紧张的世界格局。
在原26集”超兵器R1号“一篇中,就集中反映了因人类一方实行军备扩张政策,实验毁灭性武器“R1”,导致怪兽的家园被毁。为了应对怪兽的复仇,人类一方妄图继续研制更为强大的军事装备“R2”来压制怪兽。诸星团在首次使用“R1”毁灭性武器时就抱有怀疑态度,等到团解决了那只无辜的怪兽,团就向人类一方表示,无休止的军备竞赛只会给世界带来更为惨烈的战争。 不仅如此,在本剧中对人类本身的思辨、人类与外星物种不同价值观的碰撞皆有所涉及。然而作品本身剧情内核的丰富,并没有换来预期的受众人群的扩大。相反,在赛文奥特曼后期,收视率直线下降,相较于前26集平均收视率30.7%的成绩,后半部分的收视率在17%至23%间徘徊——由于前期制作所花费经费过多,顾此失彼,导致后期制作经费严重短缺,基于经费的场面拍摄无法展现;加之内容本身的深度,使得儿童这一受众群体与本剧产生了严重的割裂。
然而本剧作为昭和第一期奥特曼的结束作品,倒不是因为作品后半部分的收视率低下,当时接档《赛文奥特曼》的作品早已企划完毕,在本作的完结篇章播出时,收视率仍然回冲到28.5%。但最终《赛文奥特曼》还是宣布了昭和第一期奥特曼系列的结束。
尽管在当时,《赛文奥特曼》在商业上所表现出来的成绩并不理想。但在之后的时光里,世人渐渐发现了《赛文》本身所蕴含的深刻内核,《赛文》的口碑与人气持续升高。相较于前作,《赛文》拥有了更为完整且严谨的世界观设定,故事叙事也摆脱了初代单一的叙事模式,并且往故事里灌注了更为深沉的内核,这种种做法,都是让《赛文》这部作品在时光的沉淀下,得以被大众所选择的原因。
第二期(1971-1975)
杰克奥特曼
小时候自己初代与杰克两个奥特曼傻傻分不清,其实《杰克奥特曼》最初的作品名叫做“归来的奥特曼”,在正片中也是这样标识的,在最初的企划中,其世界观是延续了《初代奥特曼》。但碍于商业原因,赞助商建议创立一个区别于初代、全新的奥特曼角色,原案因此而作废,《杰克奥特曼》的世界观也独立了出来。但根据其服装与初代的高相似度,还是能察觉到其和初代奥特曼有一定联系。
如果说初代更强调的是英雄主义,赛文强调的是科幻与军事元素,那《杰克奥特曼》更多关注于作为一个”人“的成长,关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从主角的身份与他的经历就可看出,作为一个立志成为赛车手的普通人,为了保护一位少年和一只小狗,而惨死在怪兽所引发的建筑物崩塌之中。从M78星云来到地球的新奥特曼被乡的勇气所打动,便与乡融为一体,给予了乡新的生命。得到了强大力量的乡,为了守护地球而加入了怪兽攻击队MAT,在与MAT队一起进行保卫地球任务的过程中,乡常常因为自己强大的力量而过于自满,做事冲动,因此与MAT队员产生矛盾。而在其与怪兽的斗争中,也会出现苦战不胜的情况。这种种的情况,皆与前代——初代与赛文的完美形象有所出入,在本作的刻画中,与乡融为一体的奥特曼更像是有血有肉的人。加之剧情对乡的平常生活进行了详细记录,通过乡的人际关系(坂田兄妹,以及如父亲一般的加藤队长)完善丰富了”乡“这一人物形象。
《杰克奥特曼》的剧情进展紧密依靠着当时时下流行的元素。在剧情初期第四集中,为了承接当时的运动精神浪潮,加入了“乡能力提高可以使奥特曼能力相应提高”这一设定,在乡的魔鬼训练下,奥特曼也相应地成功习得了“流行飞踢”这一绝技。这一设定使得杰克奥特曼与乡的联系更加紧密,奥特曼能力提升以及对其能力提升的感知更为直观。
承接此设定,在之后的剧集中,奥特曼受伤同时也会使得乡受伤,在剧情中期,乡的精神与杰克奥特曼已经完全融合了。在最后一集中,乡作为杰克奥特曼的化身返回到了光之国,以此来照应此设定。
到了剧情中期,圆谷公司因杰克奥特曼的收视率较为低迷,在连载与奥特曼相关作品的杂志上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得到的反馈是观众希望加强奥特曼的能力并增加宇宙怪兽登场的次数。圆谷公司就此,为了拓展杰克奥特曼的能力,制定了“奥特手镯”这一设定。在第十八集中,宇宙怪兽贝蒙斯坦登场,杰克奥特曼陷入苦战,在危难之际,赛文奥特曼出现,给予了杰克奥特曼“奥特手镯”,借此,杰克奥特曼打败了贝蒙斯坦,并在之后的剧集中,凭借其手镯,开启了他的开挂之旅。
这一设定在我看来十分成功,他一方面满足了当时儿童观众群体对多样形式的追求,其次也通过这手镯,在形式上将杰克奥特曼独立出来,使其不用再依附于初代,成为一名独特的奥特曼。这也是当时自己喜欢杰克奥特曼的一个重要原因。除此之外,特效方面,大场面的加入极大提高了本作的观赏性,
加之剧情本身设计之精彩,充实了作品的内核,也让本作的观感进一步提高。许多剧集在现在的语境下去观看,依旧能收获满满的感动。剧情中期的三十一话到三十四话,因为剧集本身剧情的优秀,又因为这四集刚好在同一月播放,便将播出的十一月称为“11月杰作群”。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近期回看时瞬间回想起来当初观感的,正是第三十三集《怪兽使者与少年》,这也是公认的昭和致郁神回,依照投票排名仅次于赛文大结局。
剧情主要讲述了无父母依靠的少年良,前去东京寻找他的父亲,于半途中被怪兽追击,碰巧被前来地球进行气候调查的善良的怪兽使者发现,进而怪兽使者救助了良。在之后的日子里,两者情同父子、互相依靠。由于地球大气的污染日益严重,使得怪兽的身体不断被侵蚀,他已无力再将当初埋藏于地下的宇宙飞船召唤出,无法返回家乡。良为了能和善良的怪兽使者一起前往它的家乡,便日复一日的挖掘着怪兽的飞船。
然而,周遭的人们皆因良怪异的举动认为其是外星人,受尽大家的排挤。 在之后,这一矛盾爆发,在良面对小镇人的围攻之时,一直被良照料怪兽使者为了保护良,自己挺着孱弱的身体出现在众人面前,向众人揭露了真相。了解了真相的大众并未因此而放过这对相依为命的“父子”,因为基于种族的偏见,怪兽使者终究是倒在了人类的枪口之下。
目睹了这一切的乡,彻底动摇了,就此是能明确的感受到乡的无力感的。其实,在之前《赛文奥特曼》的简述中,因人类军备扩张政策而被毁掉家园的怪兽,本应也会有这种感觉的流露。但在《赛文》里怪兽无法与人类交流,进而无法与人类建立感情,导致两者关系的不对等,加之赛文本身的英雄主义特质,这份无力感被极大地削弱,对怪兽的感情变成了从上而下的怜悯。
而在《杰克奥特曼》里,怪兽通过交流与特定人类建立了感情,加之主角因剧情塑造而所拥有的“人情味”,这份无力感便完全的传递到观众,观众对其的感情也变为了建立在同等阶级之上的同情,因此,我着重笔墨来描写此处,主要也是因为此处的剧情更能打动人。在故事的最后,对人类彻底失望的良继续挖掘着埋藏于地下的宇宙飞船,希望逃离这个黑暗的世界。这里因为篇幅只介绍了其中一集,其他三集,尤其31集也相当精彩,希望各位有机会还是要亲自去观看,这里就不再赘述。 如此精彩的剧集放在现在依旧能引起观众的共情,凭借这一系列设定的补充,和高能量剧情的发力,加之与初代和赛文的联动(第三十八集),收视率于中期达到了一个顶峰。在剧情后期,杰克奥特曼经常出现以一敌二的戏码,娱乐性质进一步增强,收视率也是进一步提高,稳定在百分之25%,在最终的大决战篇,杰克成功打败了初代杀手杰顿,为杰克奥特曼的篇章画下了休止符,乡也化身为杰克奥特曼返回了光之国。
(杰克奥特曼是自己最喜欢的奥特曼,自己对外在形式与内在剧情的追求皆被满足,因此会花费如此多的笔墨来介绍)
艾斯奥特曼
作为紧接《杰克奥特曼》的作品,《艾斯奥特曼》相较于《杰克奥特曼》整体日常轻松的观感,它其中包含一种更为深邃的恐怖(自己感受),并不是像《雷欧奥特曼》展现于外,他的那种恐怖更是通过剧情所展现的。
当时的自己作为小孩子的感受,就是对其中愈加繁多的不信任剧情感到惶恐,作为艾斯奥特曼人间体的两位——北斗星司对南夕子的不信任,北斗与TAC(超兽特战队)队员之间的矛盾都日渐繁多。这种不稳定的关系每每都让幼时的我感到紧张不安。
而《艾斯奥特曼》在整个世代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将“奥特兄弟”这一设定确立。尽管之前在《杰克奥特曼》里,初代与赛文有过客串,但在当时并没有将“兄弟”的概念完全确立起来。而在《艾斯奥特曼》,观众能明显地感知到“奥特兄弟”这一设定的确立与完整。使其完整的做法不只局限于前代奥特曼的频繁出现,更在于各个奥特曼之间的亲密交互。这一从杂志中衍生出的概念,对正剧进行了补充,使得奥特曼系列整体的世界观进一步完善。
《艾斯奥特曼》在世界观设定上表现得十分优秀。首先为整部剧确立了大局上的敌人——亚波人,摒弃了前作所制造的多而杂的小矛盾(艾斯里依旧是有其他外星人的入侵的,例如希波利特星人,只不过是矛盾更为集中了)。而亚波人为了侵略地球而制造的超兽——地球怪兽与宇宙怪兽的结合体,在设定上使得超兽的实力远大于普通怪兽。随着怪兽战力的提升,也将与之相对抗的艾斯奥特曼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而首次出现的男女两位人间体的设定也十分新奇,在剧情的前期北斗星司与南夕子两位性格迥异的人间体,在相互合作中,诞生出了至纯的感情。这一设定使得对人间体一方的剧情刻画更具可能性,尽管这一设定在剧情中期,随着南夕子返回月球而中止,北斗在剧情后期也从似孩子一样爱冲动的人物形象,又变成了像初代、赛文的“英雄”式人物,但这种”以全新设定为基本——进而所创造出独特剧情——给予观众新奇的观感“这一套流程还是值得肯定的。泰罗奥特曼
同《艾斯奥特曼》一样,《泰罗奥特曼》开场就带着设定而来。不同于《艾斯奥特曼》所强调的“兄弟”这一概念,《泰罗奥特曼》更加着重强调概念是“家人”。尽管奥特之父在《艾斯奥特曼》里对战希波利特人也曾出现过,但由于艾斯奥特曼与兄弟们并肩战斗,奥特之父这个“家长”的出现并没有影响剧作所营造的“兄弟”这一氛围。
而在《泰罗奥特曼》,作为家族团宠的泰罗,受尽了哥哥们的照顾,在他的成长道路上,奥特之母的指导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奥特之母的“母性形象“完全体现了出来。
而东光太郎的个人性格塑造的也十分鲜明,泰罗给予年幼时的我的观看体验是最舒服的,一方面就是因为东光太郎本人性格——亲切、真实,能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泰罗奥特曼》的整体观感是十分轻松的,从主题曲的风格中就可以体会到,尽管主题曲仍旧是以军乐风格为底,但其中加入的欢快童声以及更加明朗的节奏,使得活泼的风格被凸显了出来。虽说《泰罗奥特曼》是一部阳光的子供向作品,但对于我来说任然有童年阴影。《泰罗奥特曼》虽不失为一个好作品,但其任然无法阻止从《杰克奥特曼》之后就直线下降的收视率,尽管圆谷公司想尽了办法:为泰罗奥特曼设计了繁多的技能;前代奥特曼的频繁出场;引入新人物“奥特之母”。
雷欧奥特曼
紧接着《泰罗奥特曼》的故事,在泰罗奥特曼离开地球之后,返回地球的赛文奥特曼被马格马星人袭击,导致双腿瘫痪,变身器损坏,无法进行变身。在紧急关头,雷欧出现,暂时将宿敌马格马星人击退,拯救了赛文奥特曼。
雷欧的设定,他的故乡和前作的奥特曼们是不一样的,并不是来自M78星云,而是来自狮子座L77星。雷欧的故乡被马格马星人毁灭,父母与同族人全部被消灭,弟弟阿斯特拉下落不明。作为L77星的王子,被迫走上了逃亡之路,基于这全新的设定,使得《雷欧奥特曼》的基调与前作《泰罗奥特曼》截然不同。
而导致剧集体现这种氛围的原因,基于当时的社会情况来看,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严重波及了最大的原料进口国日本,经济的波动对当时的特摄业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使得影片的制作成本极大提高;经济动荡也使得日本社会动荡不安,百姓对未来的发展感到迷茫甚至是绝望,这种负面情绪急需一个突破口引导民众倾倒出去。加之东映公司的《假面骑士系列》越来越受欢迎,作为“对标产品”,《雷欧奥特曼》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削减成本,甚至在剧情中后期设计了“MAC队全灭”这样的剧情,以此削减演员数量,以便节省资金。《雷欧奥特曼》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制作了出来。
尽管如此,《雷欧奥特曼》在如此严峻的情况下,依旧展现了“面对困难永不言弃”的精神。承接上文,在雷欧拯救了赛文奥特曼之后,由于赛文无法再变身,诸星团(赛文人间体)便邀请夙源加入MAC队,让其承担守护地球的重任,并在之后对其进行了魔鬼训练,以此来培养这个没有太多实战经验的“雏鸟”。
在之后的剧情中,夙源几经队友与朋友的离去,但夙源并未因此而完全消沉;面对强大的敌人,夙源就不断在一次次的魔鬼训练中磨砺自己,一点一点变强,最终变成了奥特曼里公认的“格斗之王”。这些坚毅的做法,观众皆看在眼里。作为一名叛逃的具有悲壮色彩的王子,就在这一次一次的磨练中塑造自己,到最后雷欧奥特曼自身的生命也受到了威胁,但他依然没有放弃,在我眼里雷欧是最能体现悲壮的一作,也是最能体现运动家精神的一作。
现在虽然如此说,但在当时,奥特曼系列在市场反应来看,主要受众群体依旧是孩子,如此之多的阴暗、致郁、具有冲击性的剧情显然不会被孩子们所接受,最终导致收视率暴跌至10.3%。这惨淡的成绩,终究是让《雷欧奥特曼》成为了昭和年代第二期奥特系列的终章。
第三期(1979-1981)爱迪奥特曼
《爱迪奥特曼》的出现距前一部特摄剧奥特曼《雷欧奥特曼》已有五年之久。其实在《爱迪奥特曼》发行前一年,还有一部《乔尼亚斯·奥特曼》,但其是为了顺应当时日本动画这一形式的流行,将其制作成了动画片,在这里对这部奥特曼就不再过多讲述。
如果说在《雷欧》感受到是满满的负能量,那在《爱迪奥特曼》里能感受到的就是满满的正能量,毕竟在设定上,《爱迪奥特曼》就是为了解决因人的负能量而活动日益频繁的怪兽。故事分成前后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校园篇主要讲述矢的猛(爱迪奥特曼)人间体,作为一名老师在学校里的日常生活,身为班主任的矢的猛,面对自己的学生时经常会展现出他细腻的内心,他认真耐心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导自己的学生坚守爱与善良,希望借此来进一步遏制频发的怪兽事件。
后来,矢的猛在公园里偶遇UGM队长大山,在大山队长的邀请下,矢的猛以兼职队员的身份加入了UGM,后在第十三集中成为全职队员,至此开启了本剧的第二部分——UGM篇。在之后对饰演矢的猛的演员——长谷川初范的采访中,长谷川初范表示在饰演两个篇章时,因为角色定位不同,而展现出的表演方式也完全不同。在校园篇里饰演老师,是以一个长辈的身份对待孩子;而在UGM篇里,面对同龄人(队友),所接触人群相较于自己进行了阶级的转换,使得表现出的举动与校园篇的风格完全不同。通过此,两个部分带给观众的观感也是截然不同的,但因为矢的猛角色本身诠释的十分出色,两个风格不同的篇章连接在一起,也没有强烈的割裂感。(尽管剧情上还是稍显突兀)
并且在《爱迪奥特曼》,为主角矢的猛添加了许多关于爱情的戏码,这在昭和奥特曼系列里属实少见。像一开始在校园篇里的相园京子老师;还有在UGM篇里的城野惠美队员;最后还有爱迪的“正宫”——星凉子——奥特之星公主尤莉安的人间体。小时候自己看这些朦胧的爱情故事,也会感到悸动,这些从影视剧里感受到的源于爱情的”悸动“,为幼时的我建立了最为稚嫩的爱情观。
作为昭和时代最后一代奥特曼,《爱迪奥特曼》以平均收视率10%的成绩收场。至此之后16年里日本本土都没有继续制作过奥特曼系列,直到1996年,平成第一部奥特曼,也就是我们更为熟知的那一部,《迪迦奥特曼》才算是继续承接了奥特曼系列。终
到此终究是将昭和年代的奥特曼草草的串讲了一遍。自己肝了好几天,然而这么多的作品,自己也只能大体上做一个概述,让各位好兄弟大体了解一下昭和奥特曼的发展历程。其中如有错误,也请大佬们在评论区里指出。如果各位好兄弟对奥特曼有所情怀的话,也希望好兄弟们能在评论区里分享一下自己的追”曼“历程。不求关注什么的,只求自己抛出的话题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大家一起讨论的愉快氛围,这才是自己追求的。
这是我看到的我个人感觉一篇比较好的文章,就转载过来了,经过了作者的同意和自己的一点点的修改。
当然也还有一些细节没介绍到列入同为昭和三大问题作的
1.初代《宇宙英雄奥特曼》No.23 故郷は地球(我的故乡是地球)
2.《赛文奥特曼》No.42 ノンマルトの使者(农马尔特的使者)
奥特曼的战力还是希望大家不要过多讨论基本是一个编剧一个版本。基本上老奥特曼都要为新奥特曼铺路的。怪兽也是列如叶腐这种就应该是告诉人们不要武力对待一切要友善。不能以武力击败。而不是讨论叶腐在外传小说里面被海帕杰顿吃了所以叶腐没有杰顿厉害这种。毕竟号称——最快最强的麦克斯,在自己tv里面可以无限分身/变成999m高/瞬移/拥有银河长度的银河巨剑等等一些bug技能却在赛罗剧场版里面被贝利亚两棍子撂倒,都是剧情需要。